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研究

2015-04-13 06:19林国清
文理导航 2015年6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新课程

林国清

【摘 要】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是首先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接着要锻炼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后,通过实践增强直观感受;最后找出问题中的对应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研究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应用。这句话非常明显地表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的现实意义。教材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培养对数学的热爱。

虽然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题目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困惑,亟待解决。例如,题型更加灵活,学生往往抓不住重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常常出现不会选择有用的信息,搞不清信息间的关系,不会运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等等。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对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进行突破。

一、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学生提出最简单的问题的能力开始。事实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引导。例如,在组织学生做完一道题目之后,我总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动动脑筋,看看能否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呢?”这时,学生们都开始积极地思考起来,在思考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锻炼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们常常会发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困难。这是因为,现实中的问题不像数学题目中的问题那样简单,现实中的问题是复杂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中选择有效的信息。新课程改革也注意到了这点,因此教材中的题目提供的信息不再过于精细,这对低年级的学生就比较困难了。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正确的信息处理。例如,一道题目,树上有一些鸟,第一次飞走了5只,第二次飞走了6只,树上还剩4只,问树上原来有多少只鸟?我没有直接就让学生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什么信息,信息的关系等等,教会学生分析,学生自己就会解题了。

三、通过实践增强直观感受

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可知,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导。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小学生的这个思维特点。我们可以多使用直观性的演示与亲自操作实践等及类似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会感受,通过比较直观的呈现方式让小学生较好的理解相关问题的实质,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类题,学生们在碰到的时候会较难把握。比如:买一个篮球需要65元,那么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小芳带的均是10元面值的钱,她要带几张10元面值的钱能够买一个篮球?第二个问题是小明带的钱正好购买一个篮球,他最多带了几张10元面值的钱?面对这一类的问题,学生刚碰到的时候,往往较难抽象的去思考这个过程,自然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准确,往往把握不准题目,回答的答案也不正确。但是,如果运用实际购物付钱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亲自对这一过程进行实践,那么,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了问题的实质,能较好的解决问题,回答正确的答案。于是,我先为学生们分好组,分组之后进行模拟实际购物情景的活动,模拟之后,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派出代表登台演示这两个问题。通过实践演示之后,学生们很快答出,小芳带了6张10元面值的钱,小明带了5张10元面值的钱。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找出问题中的对应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想着“授学生以渔”,而不要只是教给学生套公式。小学数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当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整理后,一定要学会分析找出问题中的对应量,通过理清数量的关系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若是能够掌握分析数量的关系,那么许多题目,学生便能迎刃而解。例如,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有一本书,小芳已经看了30页,小红还剩20页没看,这本书是65页。问:小芳还有多少页没看?小红看了多少页?碰到这样的问题,许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解答出来。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找对应的量。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逮到题目中的数字便胡乱加减。我问他们理解题目中数字代表的意思吗?这些数字是否可以随意进行加减?学生们通常也知道这样胡乱加减不对,但是他们又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于是,我便引导他们从问题中寻找各自对应的量,找到了对应的量了,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例如,小芳和小红一共看了多少页?我问学生,如何能知道小芳和小红两人一共看了多少页。学生回答需要知道小芳看的页数和小红看的页数。然后将两者相加。由此,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从问题出发,找出对应量,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杜一凡.小学数学新课程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1

[2]吴建华.“解决问题”目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索[J].教育导刊,2010,01

[3]刘娟娟.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新课程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两只想打架的熊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智珠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