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菊
(大同市同煤集团肿瘤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3)
血液标本检测是开展疾病诊断、疗效与预后评估、不良反应筛查等与疾病相关医疗活动重要依据,但随着大量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医院对标本检测质控有所放松,重测、偏差发生率较高[1]。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加强血液标准检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白血病检出率,进而使疾病及早获得治疗、干预,有助于准确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保障治疗过程有效性、科学性、安全性,有助于准确评估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总而言之,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加强血液标本检验质控非常重要,关系诊疗效用,影响患者预后。我院特别加强白血病疑似、确诊患者血液标本检测质控,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预见性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白血病疑似患者254例,其中男151例,女103例,年龄4 个月~43 岁,平均(28.3 ±2.3)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81例、中学及中专138例、大专及以上35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表现、文化水平等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普通血液检验质控标准,常规采样,经抗凝处理,按照样本次数送实验室待检,等待检测结果。
1.2.2 干预组:采集前,对于疑似血液病患者,给予高度重视,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特别注意可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合并症、并发症情况,在标本管上贴敷红色标示,留字表示疑似血液病者。具体操作:①一次性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取血,有助于提高WBC 检测准确率,避免误差[2];②在采血过程中,给予安抚、心理支持(怀疑为白血病,初次采样时,更应加强安抚),医嘱患者镇静,避免呼吸、心率过于急促,若无法控制,应避免采血;③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应严格控制采集、送检时间,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如止血带束缚应松紧适宜、穿刺前不应过分拍打,不仅可降低出血与感染风险,还可避免凝血、溶血[3];④选择型号、大小适宜的针头,在确诊前,宜视选取静脉选择标准针头,过细小易致针头阻塞,过粗,易造成溶血,化疗后患者血管条件普遍发生改变,溶血、凝血风险进一步增高,穿刺还增加感染风险,此时应适时调整采样策略,相对应的也许改变针头;⑤避免同一条血管反复穿刺,降低溶血发生风险,当然也应综合考虑风险与获益,切不可应保障采样质控水平,而不顾穿刺安全;⑥将标记有血液病疑似风险标志的采血管,第一时间送至检验科检验,同时医嘱检验科室人员尽量优先检验此类样品,若条件不允许,可先留待患者,待人员、时间、器材充裕时再进行才需,以便及时检测,若无内勤人员送检,切不可因图省人力,将标本留置,应派遣助理护士送检。
1.3 统计学处理:以SPSS18.0 软件处理所获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初次检验检验与诊断一致、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重测例次率、穿刺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干预组检测相关指标对比[n(%)]
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及早诊断有助于争取治疗时机,改善患者预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降低靶器官损害;②争取血液配型时间;③争取有利于化疗的身体条件。急性白血病以贫血、出血、发热等为典型症状,以T 淋巴细胞群改变为主要特征,但患者因年龄、病程、合并症等原因,血常规表现存在特异性,白血病特征不明显,若检测发生偏差,则进一步增加了确诊难度,造成漏诊,延误治疗时机,对于急性白血病而言,时间便是生命,因此加强疑似白血病患者血样检测质控非常必要。对于确诊住院治疗患者,应许反复检查血象,以评估疾病进展、疗效与预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今后治疗工作的制定,应尽可能的提高检验质控。我院通过一次性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取血、加强采血前的心理支持、注重操作技巧避免凝血与溶血、选择合适器材、避免同一条血管反复穿刺、优先及时送检与检验、合理安排采血时间等方法,尽可能规避采样前、采样时、送检时血样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干预组初次检验检验与诊断一致、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重测例次率、穿刺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质控水平较高,有助于提高初次诊断符合率,争取治疗时机,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医患纠纷风险,有助于降低住院期间反复穿刺风险,减轻血管损伤,降低穿刺并发率,全面提高采样护理质量与质控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1] 黎莉.血液标本采集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A):17-18.
[2] 孙立明,魏国萍,阎晓芳,等.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7):455-456.
[3] 余丽华,任卫全.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089,38(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