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和瑞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非感染性病变,发生率约为11%[1]。肺的放射性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RPF)是放射性肺损伤的晚期表现,约在放射治疗后60~200 d发生。进展较缓慢,呈隐匿发展,在放疗1~2年后趋于稳定。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但是在临床上这些治疗方法都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延长其生存期[2-4]。因此大多数患者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尤其是心理上的悲观失望情绪带来的失落感和负疚感,使其生活态度随之改变,生活质量下降。根据中医理论认为:气虚血瘀、痰湿内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表现,临床运用中药复方化纤方配合西药治疗RPF,取得了一定成果[5-7]。现将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PF 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RPF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以来在放疗病房就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对自己的病情知情并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100例R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8~82岁,平均(65.1±8.99)岁。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5±8.91)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6±8.8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2年拟定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1)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史,隐匿起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憋喘,病程≥3个月,双侧听诊可闻及吸气性爆裂音;(2)杵状指和/或紫绀;(3)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VC)减少,而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动脉血气示低氧血症或运动后低氧血症;(4)胸部高分辨CT表现为:双下肺和胸膜下为主的网状改变或伴蜂窝样改变,可伴有极少量磨砂玻璃样阴影;(5)经支气管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示肺间质病变[8]。
1.3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的同时,视情况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对伴发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T有急性渗出性改变者根据病原体检查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优先推荐口服强的松,症状较重或病情较急时静脉使用地塞米松。强的松0.5 mg/(kg·d)(理想体重),口服4周,然后每天0.25 mg/(kg·d)(理想体重),口服8周,之后减量至0.125 mg/(kg·d)(理想体重)口服,维持1~1.5年。(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中药复方化纤方。化纤方组成:柴胡24 g,黄芩9 g,党参15 g,法半夏12 g,天花粉12 g,桂枝12 g,五味子15 g,干姜6 g,瓜蒌仁15 g,香附12 g,炙甘草6 g,浙贝母12 g,麦冬15 g。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均建立管理档案,定期随访,并进行健康宣教教育活动。
1.4 疗效评价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圣桥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问卷参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和《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制定,包括50道问题,可划分为5个能区:呼吸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发作等),活动受限(爬坡、穿衣、游戏、家务等),疾病影响(焦虑、痛苦、不安全感、失望),肺功能检查(改善、有效、恶化),胸部X线或HRCT显示(减轻、加重)[8-9]。在检查的当天调查表由患者独立完成,不允许任何代替,并由观察者检查是否有遗漏。根据调查问卷统一规定进行评分并记录,具体评分方法分为每一部分的分值和包括所有问题在内的总分分值。每一部分的分值等于该部分阳性选项的得分之和与该部分总预计分比值的100倍,总分分值等于所有阳性选项的得分之和与全部问题总预计分比值的100倍。分值范围为0~100,分值越低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值比较 两组治疗前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化纤方可以改善RPF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GRQ评分结果比较(x-±s) 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3.14、4.67、9.33,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97、3.68、7.17,P<0.05), 治 疗 组 治 疗 后 FVC、FEV1、FEV1/FVC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胸部X线变化 胸部X线或HRCT显示,治疗前双侧肺纹理增多、紊乱,双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呈磨玻璃样、云雾状或蜂窝肺改变,双下肺和胸膜下为主的网格条索状改变,有的还伴有肺气肿,双侧胸膜增厚以及少量胸腔积液,由于肺纤维收缩牵拉,气管、心脏、膈肌移向患侧,肋间隙变窄,膈肌抬高。治疗后,虽然双肺仍见纹理增多、紊乱,但磨玻璃样、云雾状、甚或蜂窝状改变明显减轻,有的减轻十分显著,并且都往双下肺、靠近胸膜处局限,胸膜增厚的变化改善明显,胸腔积液全部吸收,肺气肿的改善对于病程短的可以全部不见,病程长者无明显改变。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x-±s)
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肺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副反应[10]。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其改变主要是逐步发展的纤维化,以肺泡间隔有弹性纤维和胶原沉积使之增厚,肺泡缩小塌陷,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壁有胶原沉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阻塞,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基础肺病将加重损伤[11-13]。
本组试验中观察到:(1)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胸部X线及肺功能变化均显示治疗组有较好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加用复方化纤方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复方化纤方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免疫损伤作用,不仅明显改善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抑制肺泡炎症,减少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和动脉氧分压,使病情进展的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由于本病病理属于难以逆转型,病机特点又是因虚致病,因虚致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以气虚血瘀、痰湿内阻为基本病机表现,并贯穿疾病始终,病机复杂,预后不佳,所以无论中医、西医均认识到治疗上不能追求解剖学的复原,而应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14-15]。医学的研究不仅只是针对疾病本身,而是对患者整体,只有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均处于完善状态才是健康[16]。
结合肺纤维化的病机演变过程和疾病分期,进行辨证施治。早期以复方化纤方散结为主,中期在此基础上配合化痰清瘀,晚期则增加补肾纳气或温阳利水。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化纤方可以缓解RPF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安全有效,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比较,效果明显。
[1]白友贤,汤俊凡.肺部疾病的X线病理诊断[M].北京:金盾出版社,1988:106-109.
[2]支开叶.肺纤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12):23-24.
[3]陈萍,李素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38例[J].光明中医,2009,24(3):505-506.
[4]孙增涛,封继宏,李小娟,等.益气活血散结法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7,48(10):907-908.
[5]赵丽丽,韩磊,鲍文华.参芎葡萄糖在治疗肺纤维化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3):13-14.
[6]于永江,李树民,鲍文华,等.TH17细胞、IL-21在鼠肺纤维化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176-1179.
[7]鲍文华,李树民,穆晓春,等.TH17细胞、RORyt在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75-1079.
[8]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387-389.
[9]朱文峰.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86.
[10]马铁英,辛炜,霍志峰.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与三维立体放疗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3-16.
[11]易智明,向太梅,向旭东.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癌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22-123.
[12]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120-1124.
[13] Katzenstein A L,Myers J L.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clinical relevance of 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8,157(4 Pt 1):1301-1315.
[14]尹同利.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07-109.
[15]邓生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53-154.
[16]肖义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