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中医药教育标准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对外教育发展研究
李玲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通过回顾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对外教育经验,分析我国中医药教育机构在中医药本土化进程中的作用。探讨中医药教育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出版规范化教材等途径,加快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进程,并为对外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监督。
中医药教育;对外教育;标准化
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对中医药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大。教育是知识和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大力扶持中医药教育并积极推动中医药对外教育是使其延伸并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应发挥中国在中医药教育领域的绝对优势,致力于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为更深入的推广和普及奠定基础。
(一)“引进来”战略。
1.留学生教育。中医药发源于中国,来华留学无疑是各国中医药学生和从业人员获得专业教育或接受系统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中医药院校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至6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及亚洲周边国家的一些学者选择到我国进行短期学习。70至80年代,留学生生源扩大至五大洲,已有超过50个国家(含16个欧美国家)的奖学金进修生及少量自费进修生、本科生到中医药高等院校学习。留学生教育在90年代中期经历大发展:自费生为主体的留学生群体不断扩大,替代了单一的奖学金生群体;留学生层次显著提高,学历生(本科生、研究生)成为主体;留学生规模和人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1]。
2.国际教育机构建设。为迎合境外学生学习中医药的热情,我国建立了国际(海外)教育机构,开展中医药相关专业的教学。设立培训中心,吸引各国留学生深造。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于1976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建立“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以针灸学为主开展中医培训。
20世纪90年代,我国卫生部在厦门和广州分别建立中医药国际培训中心,天津中医学院也于1994年获批准成立了中国传统医学国际学院。目前已有25所中医药院校具备资质招收境外留学生[2]。中医药国际教育逐步成型并趋于不断发展的态势。2011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工作会议的参阅资料中显示2004-2010年来华接受中医药教育培训人数如下(见表1)。
统计结果表明,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以东北亚、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最多,这是受中华文化圈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中医药国际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留学生的教育层次由短期培训、进修、专题研讨等发展成学历教育为主体(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专业涵盖针灸、中医、中药、按摩、养生等。同时,为满足留学生的实习需要,一批中医药对外培训基地应运而生,以大学为依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深入这些培训基地接受临床实训。
表1 各区域2004-2010年来华接受中医药教育培训人数
(二)“走出去”战略。
1.师资派遣。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和先行者,让教师“走出去”是实现各国教育资源互通的方式。我国每年派遣至境外从事中医药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的老师及中医药从业人员近千名。派出人员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并且境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又锻炼了其语言能力。这样既通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切实推动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世界中医药教育的不断发展成为现实。2011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工作会议的参阅资料中针对在海外开展中医药培训的人次进行了统计,数据如下(见表2)。
云南省在对外教育和国际交流方面是全国的表率,其与外界保持着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在中医药教育国际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也十分注重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肩负着对外交流的重要使命。众多人才汇聚北京,将这些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各国进行交流和学习,一方面解决当地对中医药知识的渴求,显示我国教育和文化的软实力,另一方面提升我国人员的语言交际能力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实现了双赢。
表2 2004-2010年在海外培训中医药人次前5位省市
2.开展境外办学。我国中医药院校积极与国外公立大学合作。澳大利亚和英国教育部门分别正式批准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伦敦密德塞克斯大学的合作项目,标志着西方国家的高等院校第一次向中医药学开放。成都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美国墨西哥州中医学院等也形成合作关系[3]。
同时,加强同国外私立大学和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与意大利、泰国的中医药研究机构和医院等联合培养中医药领域的人才[4]。
此外,国家汉办2012年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已经启动的孔子学院达358所,分布在105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知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纳入到孔子学院的教学中,相信其可以成为推动中医药国际教育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另外,远程教育成为信息技术社会的又一新手段。通过国际互联网便可以实现中医药远程教育的新尝试,推动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
来华留学生生源国范围的扩大以及留学生人数的增加,表明中医药国际认知度的提升。中医药及中医药教育的影响力逐渐扩散,各国的中医药教育机构在数量和规模上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这一进程推动了中医药本土化的发展。因此,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是提高全球中医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把握教育质量控制这一核心问题,规范世界中医学教育发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于 2009年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为落实该标准,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起草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规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经典医籍选读等10门课程为核心课程,并对教学内容做出具体的要求,提供参考学时。该文件于2012年经世界中联通过,成为又一项国际标准,为编写世界中医学专业课程教材奠定基础。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的重要媒介。编写适合外国学生使用的各语种中医药教材,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拟启动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译工作,规范世界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保证各国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达到规定要求为前提,以“必须、适用、够用、能用”为原则,适应世界中医学教育发展需要和各国中医学教育机构需求。
标准化建设已列入中医药发展战略,世界中医药教育需要在标准的、规范的环境下发展,以标准化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使各国中医药教育机构开展健康而有序的竞争。通过制定国际标准、编写及出版规范、统一的中医药教材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为对外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
[1]吴秀芬.中国中医药外国留学生教育50年发展状况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增刊):26-27.
[2]赵雪丽.中医药国际教育现状调查[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372-1373.
[3]王德葳.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3-6.
[4]祖 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教育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2):1123-1124.
On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Li Lingl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retariat of Educational Instruction Committee of WFCMS,Tianjin,300193)
With the retrospection of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way of integrating 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into standardization system.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initiating regular textbooks will promote world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and provide external supervis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education,standardization
G649.21
A
1002-1701(2015)07-0003-02
2014-09
李玲玲,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英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11BGJ011)。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