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豪 吴昊 吴雪
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及模式转换探析
——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跨界与融合
张豪 吴昊 吴雪
文章通过对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存在弊端的分析及环境艺术专业自身特点的多元性特点的阐述,提出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结构“跨界”的必然性及美术院校隐性文化对环境艺术专业“跨界”的影响,指出“跨界”将成为环境艺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跨界”使美术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成为可能,也成为其办学优势。
创新人才 跨界 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该论文为2013年度陕西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陕教高〔2013〕28号]《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自2002年建系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系以本科班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设立建筑环境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于2013年获得省级立项。实验区依托学院艺术学的学科优势和办学资源,在学院本科4年培养方案“1+3教学模式”①基础上,以跨界教育为主导思想,不断增强了学生的造型基础学习与研究能力,培养了学生较好的艺术修养;不断融入多学科的知识体系,虽然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环境艺术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张绮曼、吴家骅等先生开创,至今已发展了30年时间,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创立之初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科申报,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各大美术学院相继设立环境艺术专业。第一批接受专业教育的毕业生初步满足了我国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成为现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第二阶段,2000年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艺术专业设计人才紧缺,全国各大本科院校普遍设立艺术学院、成立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第三阶段,2010年前后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全国各种专科院校、三本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相继开设此类专业。目前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千余所,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各层次艺术设计人才不足的现状,也使艺术设计原本的精英教育变成为普及教育。
然而在艺术教育领域一片繁荣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国目前艺术设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主要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存在不足。大多数教师人文修养欠缺,文化基础薄弱,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更寥寥无几。
2.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都是刚刚毕业就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更对同龄人无法进行更深层的素质教育与人才的全面培养。
3.缺乏教学方法的连贯性思考。部分院校师资不足,聘用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从事教学工作,虽然满足了对专业技术的传授,但对教学的方法缺乏思考、对课程体系缺少完整的贯彻。
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大部分的艺术类学生毕业变失业,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终的结果是加剧我国艺术设计水平的发展偏失。每年就业出现两头热的倾向:艺术设计积淀深厚的各大美术院校、建筑院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经济发达的京、沪、深等地区依旧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这必然导致局部范围毕业生竞争激烈,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无人才可寻。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带来的艺术设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恶性循环。如何扭转地区设计水平失衡的现象?就要求各高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院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创造出具有自己优势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专业面宽、素质高、创造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多元性交叉学科,既有一定艺术门类的特征又具有一定工程技术的要求。优秀艺术设计领域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体系架构基础之上的,美术院校的艺术门类细化、理工院校的技术支持、文科院校人文精神的滋养对于环境艺术专业都不可或缺。专业的互补性保证了多元化知识的摄取和创新的思维意识。艺术的跳跃性思维带来的无限创造力与想象力成为环境艺术专业的活力源泉,而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使环境艺术作品的呈现成为可能。专业师资多元化、知识结构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成为这一专业教学的必要条件,用“跨界”的思维方式去穿插于传统艺术与技术之界成为必然。
谈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架构就必须了解该学科的专业特点,环境是围绕人类生存的各种外部条件或要素的总体。环境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创造性结合,它需要多元、宏观的协调与统一建筑、规划、园林、景观、室内、雕塑、绘画及各种艺术品。它强调社会与人的存在关系,注重空间外部与内部的相互对应,感受时空变化引起的行为存在。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创立始于美术学院,但其最终成果却不仅仅是二维空间绘画表现,而是工程技术支持下的、适合人参与的三维空间实体。在广义建筑学的背景下,环境艺术是一个概念“模糊”的特殊角色,它不单纯是以建筑的内部或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更强调高层次的艺术氛围感受。它既兼顾建筑技术,又涉猎心理学、民俗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它统筹各专业,有机的组织空间与文化、功能与技术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界定的“模糊性”是教学的难点。一元的知识构架无法满足专业实际需要,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四年的本科教育,我们只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宽厚的知识平台、合理的知识框架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环境艺术专业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征,真正的角色需要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逐步完善。它需要整合自然与人工、物理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物境与意境、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考虑人与环境艺术的参与性,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为评判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问题仅靠课上无法解决,所以我们提倡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和其他专业一起交流,跨界发展。
艺术作为环境艺术专业的核心方向,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其核心内容,多学科的涉猎有益于每个学生创新思维的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校的隐性文化特征,做到优势互补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途径。各类高校都有自身的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充分利用学科交叉平台,使跨界与创新成为可能。
艺术自身的“跨界”活动是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对话与碰撞,相互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实现创作思维与形式的全新变革。美术院校环境艺术教育的优势就是“创新精神”的隐性文化渗透。创新精神使得“跨界”的尝试渗透多种艺术媒介、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成为可能。从油画个展到版画交流,再到装置艺术、平面设计,美术学院内多种艺术交流活动带来的冲击时刻影响着环境艺术专业的学习,这种课外的隐性文化所带来的创新意识氛围远远胜于单纯的技术知识传授。艺术创作对创新的要求在美术学院中具有普遍性、共通性,是无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专业的知识,激发自身创新意识。
跨界,这就是美术学院的特色、美术学院的优势。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思考跨界设计教育、更多的确保艺术的纯粹与原创培养。只有跨界,环境艺术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形成建筑环境艺术的特色和优势。
环境艺术学科人才培养应该在面向社会实际、强调学科交叉、重视能力培养、注重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跨界的设计观已经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成为普遍共识,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跨专业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下社会需求的共识。
跨界的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要有跨界的师资队伍。建筑学、环境设计、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绘画、雕塑等专业人才共同组成“跨界”教学团队,达到项目与课程有机结合,优化课程教学设计。专业课教育中,课程结构也调整为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规划课程、园林环境艺术课程并重的体系。《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就是通过跨界,整合室内、景观、雕塑、壁画、城市家具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设计方向,它紧靠美术学院的学科架构特点,高度融合多个专业学科特色,成为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创新。
跨界建立在对本专业多元化的特征了解、对其他学科关注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相关学科中间共通的规律与法则基础之上。环境艺术专业跨界源于当下建筑设计对规划、环境、景观等缺乏整体组织的背景下。设计学科所共通的比例尺度、构成构图、材料质感等形式没法则,使绘画、雕塑、平面、环境艺术、建筑等专业的跨界成为可能。同样设计学科对人生理、心理等的涉及,也使心理学、人机工学、社会学等专业的跨界成为可能。
当代设计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跨界”模式,只有跨界设计的创新,思维广度和深度才会越大。如果环境艺术的专业人才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考虑到城市、建筑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深入理解建筑和城市本身,将整体设计理念贯穿空间内外,那必然完成的设计作品是与城市浑然一体的优秀环境艺术作品。
打破“界”的束缚,大家应该在“术”的范畴之外去重新审视和理解更高的境界。提升技术的修养、人文的修养、艺术的修养,无法用界限来衡量。学科的发展源自学科的交叉,只有交叉跨界创新才更有深度、更有意义,学生的收获也最大。超越“界”的限定、触及“新”的领域,跨界思维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突破口。撰写本文在于希望能抛砖引玉,大家共同为艺术设计教育困境献计献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注释:
①“1+3教学模式”,即由造型艺术部承担其中的“1”,即学生入学第一年的美术通识知识培养,由各系部承担“3”,即三年专业课程的学习。
[1]李卉:《从“立界”到“破界”探索跨界设计思维的内在理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第6期。
[2]何辉、李莉:《基于跨界思维的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吴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1。[4]刘霁虹、万萱:《平面广告跨界设计》,《装饰》2009年第11期。[5]吴昀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跨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作者单位:张豪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陕西西安吴昊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吴雪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