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王钰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论道家思想对传统武术的技击观的影响
张勇1,王钰2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传统武术独有的技击观蕴含道家思想,老子的“无为而为”思想促使中国传统武术的目的与手段的分离、“谦让不争”思想成为传统武术礼仪基础、“处雌若水”思想直接促生传统武术“贵柔”技术风格.道家思想促进武术“术道合一”的融合与互动,也解答武术理论中“武术指向技击的同时又回避技击”、武术技术传承强调“体悟”的理论问题,同时进一步佐证了道家思想并非消极面对问题的学说.
老子;传统武术;技击
近代之前的中国传统哲学并非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学科,而是和各种具体的技巧或技术紧密结合成为整体,这种“术道合一”的现象十分广泛,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浸淫在儒、道、释的思想以及观点中形成中国式的文化形态.但是不离日常生活的传统哲学并不像邻国日本那样处处形成“道”成名,茶道、柔道、空手道已经将技术传承融合文化传播之中,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传统生活方式急速转向现代城镇化,民间各种被视为“老土”的文化样式正经受海外泊来物的严重冲击,不是饱含传统礼仪和文化意味的“中国茶”失去技术传承与创新而是年青一代更多倾心于追逐“咖啡”与“可乐”.因而哲学研究不能打上“精英文化”的印记,应让“术道结合”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去解析像茶、武术、民乐这样的中国传统.道家的“无为而为”的思想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观点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本研究将从传统武术独有的技击观入手试图系统深入地阐发道家思想的痕迹,为武术文化的传统因子排列以及道家思想与民间文化形态之间“术道合一”的融合与互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苏州大学的王岗教授所说的“武术技击性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到武术发展性质与方向的极为重要的问题”.武术技击性判断成为长期困扰武术学界和广大武术爱好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只要谈及武术则不能回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民间武术习练者为主的群体提出的“技击本质论”,另一个是以部分武术学者提出并拥护的“去技击论”.笔者认为对武术技击性的判断并不能毫无区分地给出一个简单判断,我们在讨论之前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判断条件以及适用范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包括提倡“回归实战”的传统武术也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杀人术”.从师徒的相互选择以及认可、技术传承方式、礼仪养生、习武者交往方式等等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习武者所接受的不仅是格斗技术,更多是武术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其中老子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为”、“谦让不争”、“处雌若水”对于武术技击观产生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的“武舞之争”正是对武术技击性的谈论,但随着武术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竞技武术的体育属性成为关注重点.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核心问题,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建国后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分流后,武术技击性并未能准确定位.竞技武术的技击性并不是“现代武舞”,传统武术也并不是一直延续着“技击”精神,武术技击性在衰退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这种不断“逝去”的趋势,已然引起了学界新一轮的关注,发出了“抢救武术”,“原生态保护”、“非物质遗产保护”等号召,武术理论研究视线再一次回到了武术本质这一核心问题上,不厘清这样一个问题,武术技术、文化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都将无法解决.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其他民间技艺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受到精英文化以及俗文化影响,其中不仅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色彩闪烁在习武者自我修为的追求上,也有墨家“兼爱非攻”体现在练武不是追求暴力征服的自我行为规范,同样有佛家“禅拳一体”在不断强化学习武术技术过程中的“体悟”,但更为重要是有道家“无为而为”思想给予中国武术一种可以超越“击杀格斗”层面的一份连接生命与自然的豁达境界.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与兽斗、人与人的格斗甚至是战争成为促进人类格斗技巧发生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如中国武术这样以固定动作连接形成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的武技几乎没有,当然由于中国武术与戏剧表演以及舞蹈相互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从逻辑上讲能赋予以击打对方为目的的格斗技术发展成为看起来“满编花草”的花法武艺正是道家思想,而其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以天下之至柔克天下之至刚”观点直接成为中国武术太极、八卦等拳种的拳学理论.甚至近代成拳较晚而颇具影响的大成拳在运用当时最前沿生理学、解剖学理论分析身架(身体姿势)和劲力过程中,仍不难看出这种反对套路禁锢直指实战的拳法还强调练时如“虎豹在前”而用时放松自我的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以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方式的传统武术已经出现手段与目的脱节现象,尤其是元朝之后失去“擂台”验证武术技术,将练习身形、步法、功力这些技击手段上赋予更多自我技击想象以及表演展示的因素.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不难看出,执意要求武术追求技击的真实,一方面是受到大众对于武侠世界想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漠视逐渐远离血腥暴力的击打层面的武术发展阶段.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人应该容纳别人,能容人才是真正的善.[1]武术习练常要相互切磋,自然有滋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然而传统武术不论是门派内部或跨拳种之间的比试多是“点到为止”的技艺交流,轻易出手伤人不仅难以在武术界中树立自己威望,甚至会引来前辈职责成为行内不受欢迎的人物.包括许多门派创始人或重要代表人物,如陈式太极拳陈发科、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在不得已进行比武的情况下尽量保全对方的颜面,要让对方感到技艺上的差异而外人甚至丝毫未能察觉即已经结束.对于习武者克制自己的“好胜心”是非常困难的,每一个习武者正是为了“战胜对方”而开始的习武道路逐渐在师父和师兄弟的引导下变为“争而不伤”,最后运用“不战而胜”的方式决出胜负(展现功力、打套路).
道家所讲的“谦让不争”并不是就要成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的被动者,老子思想的真髓是让人克制对客观世界本不必要的物质名利追求,达到人人“自足者富”的境界不会为一己私欲而增添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2]武术练习的是人与人格斗技术,因而在练习或交流过程中只追求“击打对方”而不择手段,“撅土扬沙”式的偷袭暗算都是不被人看得起的伎俩,这就是“争斗心”过强,老子所言的“不争”是平常心对待比试的胜负,所以能达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的最终结果.此外,任何时代的习武者都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往往一次比武切磋的输赢造成日后关系恶化甚至“结怨”几代人,因而分出胜负又不伤及颜面的结局往往能促使双方成为武学“挚友”,正是老子所说的“持左契而不责于人”.[2]
先秦思想家常运用“水”来思考,如《告子上》中“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宥坐》中的“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但是老子更加体会阐释“水”与道之间的关系,用水这种“具下而不争”来阐释“道”.[3]道家所讲究的“人之道,为而不争”,恰是产生八卦掌旋转身形避开对方正面进攻从侧面还击精妙技击策略的思想根源,太极拳常年不断相互推手寻找的正是对方进攻力点变化时机,力求放松自己的强硬身体和过于激进的心理状态,才能达到“随曲就伸”的“不丢不顶”的绝佳境界.当然在传统武术131拳种中,并不是所有的拳种都是这样提倡“柔弱胜刚强”的技击思想,但即使是讲究“硬打硬上无遮拦”的形意拳和八极拳同样还有“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的技击战术.[4]
老子所提倡的“处雌”和“若水”是寻找事物转换趋势的临界点,在远还没有形成明显态势的时候占据有利位置,这就是“弱者,道之用”的本意.[5]传统武术认为对方“老力已过,新力未生”的瞬间是反击的最佳时机,当然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机会没有超强的洞察力和迅速反应难以实现,所以太极拳推手、形意拳搓手、咏春拳擒手都在敌我手臂接触情况形成两力平衡,成千上万次练习即为尝试抓住破坏这一平衡的微小“先兆”.可以说,武术招式千变万化不可能学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训练自己劲力变化和扑捉对方劲力转换的能力,这是传统武术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是不同流派实现途径不同,解读方式不同而已.
老子思想中的“知雄处雌”、“不争而胜”观点,正是为处于弱者地位的人在周围环境中处于自我保护的手段,最终达到 “无为而为”的目的.[6]而这位具有高超智慧的古代先哲为中国武术技击观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换言之,运用老子思想更加清晰地透析出中国武术本身重重矛盾背后的真相:武术来源于搏斗,其技击性是一直存在,但是受到传统道家思想以及社会规范的影响已经转变为对技击的“体悟”过程,这就是解开“武术指向技击的同时又回避技击”的关键;正因为受到“无为而为”的思想影响,本应不断追求击打效果的传统武术更多地追逐“来留去送”、“粘连随”、“攻守同期”精妙技法,正如一位民间拳师所言,中国武术是一种“琢磨”人的事.上述老子思想对武术技击观影响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晰看出长期以来的道家为消极态度观点显得不严谨.
[1] 李心记. 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人生哲学探微[J]. 前沿, 2012(10): 16-17.
[2] 李程. 论老子“不争”的思想与社会和谐[J]. 理论月刊, 2011(10): 62-64.
[3] 沈香萍. 水:老子“道”论的理念直观[J]. 理论学刊, 2011(04): 124-126.
[4] 张勇,马文友,李守培. 从技击走向审美:中国武术套路特征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31-34.
[5] 马德成. 老子对无为而治的哲学证明[J]. 理论月刊, 2011(01): 67-69.
[6] 公木. 知其雄 守其雌——老子二十八章校读[J]. 社会科学战线, 1992(01): 339-342.
[责任编辑:徐明忠]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Wu Shu of combat opinion from taoism
ZHANG Yong1,WANG Yu2
(1. P.E. Inst. ,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2.Foreign Languages Inst. ,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unique view of the art of attack and defence contains the Taoist thought, Lao tzu’s “ nothing but for ”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means of separation, the purpose of “true humility” become a basis of traditional Wu Shu etiquette, “being female and like the water” thinking direct promote the technology for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style. There are “dao”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which is the answer in martial arts theory “martial arts point to attack and at the same time avoiding combat”, martial arts inheritance emphasizes “connect”. It is also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Lao tze’s thought is not negative to face problems.
Lao tzu; the traditional Wu Shu; combat opinion
2014-09-19;
2015-04-2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林武术文化历史流变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No.13BTY057);安徽工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安徽传统武术活态传承研究》(No.2014YQQ004);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计划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建的大学体育武术课程改革研究》(No.TSSK2014B13)
张勇(1980-),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工程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武术教育与武术传播的研究.
G852
A
1672-3600(2015)06-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