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宇,郑 洁
(1.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由“独白”到“对话—共识”
——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形态的思考*
曾红宇1,郑 洁2
(1.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独白”型教学形态居于主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教学形态的缺陷和弊端日益凸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堪忧。在新情势下,应构建 “对话—共识”的新型教学形态,通过师生的真诚对话,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的知识和价值根植于学生的心底,润泽其心灵,改变其行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态;转型;对话—共识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包括不少高校教师和学生——心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简化为政治课,既未见思想,亦无闻理论。此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较长时间内的现实有很大关系。如教学理念保守,教学内容重复、抽象,部分脱离现实生活,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呆板、单一等等;在教学上的直接体现便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无趣,教学实效性堪忧。现实的状况促使我们进行反思,结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我们认为,传统“独白”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态的滞后性是其中重要因素,可以反映出诸多问题。
我们发现,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长时间以来,知识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关于知识教育,习惯的做法是通过教师单向度的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表现为一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这一教学模式,期待以“教师讲,学生受”这一简单公式的运用来实现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目的,达到促使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认识发生正向变化的教学效果。深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白”式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它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我国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师生关系上,历来强调“师道尊严”, 教师作为教育者始终居于权威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而位于客体地位。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也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主体的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进程,其主要任务便是用已有的知识来“填充”学生的头脑。为此,“灌输”便成为常态。作为客体的学生,则被动地配合教学活动和教学进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倾听和储存,为此,“敷衍”也就不可避免。师生之间是一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简单主次关系,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排斥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和互动,是一种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主客体关系。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能,甚至是核心职能。从某种意义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党和政府在向学生传递既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的规范和要求,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学生居于完全被动服从的地位,无法以真正独立的个体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学生作为言语的主体地位丧失,而逐渐演变成为“权威言语的纯粹接收者”;相伴而来的便是学生的言语、思想、行为,以及其中蕴含的宝贵的质疑、探索、创新精神也随之流失。他们唯一能做的似乎就只有等待教师的“真言”[1]。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自顾自的“独白”,师生之间缺乏对话和交流,无法对等地理解、信任与接纳,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失落,导致学生对教授内容产生距离感甚至拒斥感,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二)强化教科书在知识经验中的权威性和强势地位,忽略学生的自主体验
“独白”式的教学是以教科书、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中心的教学观认为,知识是普遍的、一般的,经过现实检验过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或真理,具有既成的稳定系统。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可以随时从中取用,其传递路线是单向的。此外,知识亦是中立的,乃纯粹理智和经验之产物,故不应牵涉主体的情绪、趣味、意志、态度及价值观念等,教科书便成为相关知识的集合以及传递知识的主要渠道。受其影响,对现成知识的传授和对间接经验的习得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乃至于唯一的格局,将教科书及其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详尽的传授也就毫无悬念地成为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最终旨归,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其本身的经验所决定、所影响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反馈,学生只以学到一些现成的结论性的东西以备考试为目的,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情感熏陶、意志锻炼、信念树立、人格修养等综合目标难以达到。
此外,一段时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的分类规划,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也表现出科学性与针对性的相关欠缺。前者容易导致相关理论知识体系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学科领域宽泛,包括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分布于四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为保证每门课的体系完整和逻辑连贯,不可避免会出现相关理论、知识的重复。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点内容,既出现在大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又出现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对于学生来说,直观的感受便是同一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重复讲授,使这一完整的理论体系显得零散而无系统性。后者则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不足。例如,在学生最需要养成言行有度的基本品行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授予的却是爱国主义、民族大义、崇高理想的抽象理论教育;在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比较鉴别、以身担当的时候,面对学生言行失据,缺乏基本文明礼仪的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又不得不花费大量课时进行基本文明礼貌规训的补偿教育;在学生易于接受形象思维文化知识时,却忽视他们的自主体验参与,而代之于抽象的理论说教;在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有鉴别地认识各种文化知识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条式的灌输依然还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些无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学生也难以真正从中获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不到显现。
(三)强调受教育者的共性,忽视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差异性
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我们一直奉行的是一种高度同质化教育,内容、方法、目标、评价标准无不具有同质化倾向,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去要求和衡量那些智力、趣味、意志、品性都各有千秋、差异明显的亿万学生,以期经过整齐划一的教育加工而成为思维方式、行为举止格式化的标准件,培养听话顺从的“好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教师们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不可否认,在此种“独白”式的教学形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在政治、思想、观念、道德、法律等方面快速社会化,使他们能尽快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理念和信念,以正确态度对待社会的急剧变革,进而对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发挥正向的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任何方面都要达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和行为上的完全一致。姑且不论这一目的能否真正实现,即便能实现,我们的社会也将成为高度同一而创新匮乏,由此陷入停滞的状态。但在现实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就是在此理念指导下,以“训练驯服而划一”的人代替了培养对真、善、美具有强烈感知、热爱生命、具有极强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师专注于反复强化政治思想,很少去关心如何培养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理解身处其中的世界,帮助他们了解履行生活中的真正任务,从而“不至于在一个迷惘不清的宇宙里盲目前进”[2]18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社会现实即 “生活世界”联系最密切、最具活力的学科,但“独白”式教学能给学生的却是经过高度抽象的概念、原理等统一的知识性内容,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刻板的、毫无生趣的“统一科学世界”,丧失了让学生从每个个体的丰富的“生活世界”中去发现、体验生活的意义这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追求。致使学生只会求同,不想求异,不愿独立思考,不敢标新立异,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因此而无可挽回地萎缩了。
综上可知,此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其弊端逐渐显现,已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厌倦甚至反感、教学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独白”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危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亟待转型。
何为“对话”?《现代汉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3]318。所以,多个言说主体的存在是对话的基本前提。奥地利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即“我和你”的关系,“我与你的对话不仅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而是寓于生活深处的具体体验”[4]。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则将对话看作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认为“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5]。但对话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致“共识”的手段或环节。通过对话,产生共鸣,才能实现共识。共鸣,本来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是指物体因共振而发生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3]441,即当发声器件的频率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即叫作“共鸣”,后来引申为因为彼此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某种情绪、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只有在对话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感应,才可能形成共同的认识,即共识。基于对话、共鸣、共识的特点,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两者结合起来,构建“对话—共识”式教学形态,力图在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共识,为达致共识而进行对话。
所谓“对话—共识”型教学形态,是指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对待,双方借助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在不断探究中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直至在主体间最终达成共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话—共识”型教学形态则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要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确定共同关注的话题,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的立场,以平等的姿态,通过双主体的言说、倾听、讨论,乃至于争论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经过主体间体验、经验的碰撞、激荡,相互交流、交锋、交融找到共鸣的“频率”再最终达到共识的方式。我们认为,没有学生作为主体的言说,就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对话就无从知晓分歧,更无可能消弭歧见达至共识。所以,相对于主客体单向度的传统“独白”式教学形态,“对话—共识”教学形态是一种主体之间彼此尊重对方生命经历、体验,具有充分包容的、由不同声音组成“和声”,并最终实现“合唱”的教学形态。要实现“对话—共识”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形态,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
“对话—共识”型教学形态首先强调师生间的“对话”。因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 21 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6]。“对话”意味着双方平等地敞开内心世界,尊重彼此的差异,真诚倾听和包容对方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互感通。为此,必须改变“独白”型教学中教师居于不容置疑、绝对权威地位的现象,建立基于彼此尊重、信任、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其实,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政治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便在课堂教学中也并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单向传授,而必须依赖于师生相互对话交往,达致共识,共同创造相关价值和意义。如果没有对话,不知道学生对该问题的真实看法,而是自顾自地言说,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入耳”,更谈不上“入脑”“入心”了,那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只有对话,才能发现引导的钥匙和切入点,通过双方甚至多方观点的呈现、碰撞、争锋,才能发现最大公约数,实现在最本质问题上的价值共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多地鼓励学生理性的思考,应该日益成为一名意见交换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矛盾和问题的顾问,“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2]108。教师不应将学生预设为政治上、思想上的无知者或幼稚者,从而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权威,而要真正理解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具体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他们作为发展中主体的特有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同时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中“春风化雨”。
(二)树立新的知识观,实现知识和意义的融合
由于知识的激增以及提供信息的途径多元化,教科书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甚至已不是主要渠道,教师作为传统知识权威的优势中心也已开始迁移。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走出传统“知识中心”的桎梏,树立新的知识观,紧密联系生活世界的经验性体认,与学生达成意义共识,实现经验共享。
教师应从“知识至上”和“学术垄断”的狭隘视域中走出来,不再以掌握知识的权威自居,将预先组织好的既有知识体系单向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成长、彼此获得对人生意义求索和生存质量提升的双向活动过程。学生亦不再简单地被当作知识的接受者,只是听从教师的指令,而应带着各自的生活体验、兴趣、需要直接与教师对话进而与知识对话,在对话中显现着知识、创造着知识,又超越着知识。实现思想对话,双方通过彼此心灵的敞开与接纳,通过对知识的体悟及对知识以外生活世界的理解来探寻人生价值和意义,在亲身参与中形成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从而实现基于最根本价值的共识。与此同时,在对话中,双方分别带着个体的生活世界经验,通过主观情感的共鸣展开理解与沟通,超越文本化的知识,达到视域融合,进而获得情感、意志、思想、价值诸方面尽可能全面的发展。
(三)“对话—共识”型教学形态的教学内容应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
以“对话—共识”型教学形态审视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我们会发现其多侧重于理论说教、文本化的知识传授,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隔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节,他们在其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知识的压力,却没有通过知识的传递来得到关于世界的了解和人生意义的启迪。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里,在教育中感受不到意义的充盈与生活的完满,当然也无法感受教育的旨归。故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很多学生并未能通过这种看似非常辛苦的学习建立起良好的思想、政治、意志和品德基础。与此不同,“对话—共识”型教学则将教学内容与鲜活的生活世界相关联,双方在一个共同的生活逻辑下,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交换经验,体会对话内容,表达各自观点,传递基本共识。如此,教学内容才能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相契合,在对话形成的冲突中,明晓学生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把握蕴藏于其中的宝贵的教育时机,真正发掘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达致思想上的共识。
当然,“对话—共识”型教学形态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完全放任,也不等于师生随意聊天。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是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引路人,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师不仅是一个好的对话者、倾听者,还担负着在对话中教育引导学生,并最终达致“共识”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是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大家所表达的观点必定是多样化的,一定会有正确的,肯定也会有错误的,甚至不乏比较极端和偏激的言论,这都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认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区分出“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分别加以提醒、澄清或纠正。同时,教师要在充分倾听、理解学生观点的基础上,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言语和生活的逻辑,通过真诚的对话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总体精神和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独白”型教学形态,在相互尊重、民主、合作的理念下建立“对话—共识”型教学形态,使师生双方在对话中真正形成精神层面的交流,达至“协商性的共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的知识和价值根植于学生的心底,开启其智慧,润泽其生命。
[1] 姚本先,刘世清.教育交往中的言语困境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2):80-84.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奥]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83.
[5]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4.
[7]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From "Monologue" To "Dialogue and Consensus"——Thinkingonthebuildingofanewformof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sinuniversities
Zeng Hongyu1,Zheng Jie2
(1.SchoolofMarxism,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2.SchoolofMarxism,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
In the teaching of courses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eacher′s monologue throughout the class" is the main form. 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defect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is teaching form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s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s are far from satisfy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a new teaching pattern of "dialogue and consensus" should be constructed,since through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knowledge and value that the courses intend to impart may get deeply rooted in the bottom of the students′ hearts,enriching their mind and transforming their behavior.
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s;teaching form;transformation;dialogue and consensus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QSY13036);中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工程(JYX1202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yjg13200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zyzuszk2013005)的阶段性成果。
2015-06-09
曾红宇(1975-),女,四川自贡人,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郑 洁(1974-),女,四川泸州人,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0.012
G642
A
1008-6285(2015)10-00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