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道德教育本质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①

2015-04-11 12:03高凤敏沈大光
关键词:共产主义恩格斯道德教育

高凤敏,沈大光

(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全面理解道德教育本质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①

高凤敏,沈大光

(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道德教育活动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生活关系,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教育和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历史共时性、社会普遍性特征,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展开。展开道德教育活动有利于争取和培育致力于社会进步的力量。我们应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理解道德教育,特别是不能简单地把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单纯地理解成基于经济关系而界定下来的“阶级的人”,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单一地理解为是为政治和革命而服务的政治教育,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呆板地理解为对单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在展开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尤其要突出“现实的个人”是道德教育活动根本出发点的主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特别是要抓住“现实的个人”这一基本出发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看待社会的对象个体,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生活情境和个性因素,通过制度的完善和社会道德环境的改善构筑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引领人们逐渐养成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本质;现实出发点;核心价值观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6.009

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和必要的工作,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3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在这种背景下,全面总结道德教育的本质、规律、形式等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著作,但综观其一生,他们的很多思想都有着广泛的道德教育意义,尤其是关于道德教育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诠释,关于“现实的个人”是道德教育出发点的论述,对我们当前进行道德教育,解决德育困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思路。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教育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对道德教育的本质理解不同,道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也势必会有所不同。譬如宗教哲学和理性哲学由于对道德本质的理解存在明显的不同,在道德教育活动中也会有着诸多的不同特征。同样,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道德本质的理解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底蕴,既不同于宗教哲学的神秘主义,也不同于理性哲学的唯心主义,因此对道德教育活动的认识也自其有独特的结论。

1.从根源上来看,道德教育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生活关系

唯物史观的建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在确立唯物史观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到:“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也即是说,作为意识形态的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并不是一些永恒的范畴,而是有其实际内容。这些内容由人们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决定,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在本质上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受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随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出发去阐明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并且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角度去理解它们。因此,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既不像宗教哲学所认为的是由“神的意志”、“上帝”决定的,也不像理性哲学所认为的是由“绝对精神”或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道德确是由人们彼此间的物质生产生活所决定。也就是说,由于人们在物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于是就产生了一些规范人们行为并要求人们遵守的准则来进行调解,这些准则内化到人们的内心观念中,就成为了人们所说的道德。无论人们承认不承认,在人们作出价值判断时,总是受制于他所从属的社会关系,受制于他所从属的阶级。正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人们才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由此可见,物质生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也必然是不同的。同一种行为,在一种情况下是符合道德的,但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却很有可能是不道德的。《三国演义》中曾经讲述了一个刘安因为家中没有食物,杀了妻子来招待刘备的事情。这种事情在今天看来是非常不道德的,可是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却是道德的典范,刘安为此还受到朝廷的嘉奖。从这种对道德的认识来看,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培育和养成活动,也必然受到每一个时代物质生产生活的制约,因此“道德教育的过程只能是人们把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规范施加到道德对象身上并使之内化形成道德观念的过程”②高凤敏:《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研究》,《人民论坛》2012年第14期。。它的内容、形式、发展都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根源并因此受制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活动。

2.从功能上来看,阶级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教育和政治教育功能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是充满了阶级之间冲突和对立的历史,各个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利益相互斗争。“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4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5页。可见,没有所谓的永恒的超越阶级的道德,一个社会的道德总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一定阶级群体的利益诉求,道德也只能是特定的阶级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作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内化的结果。这也就说明了道德和养成道德的教育活动在阶级社会必然带有阶级性。道德教育总是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把有利于自身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方式灌输给本阶级甚至社会全体成员的活动。不可否认,在阶级社会中,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必然是统治阶级的道德。统治阶级可以利用政治上的统治权力和对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掌控,把自身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全社会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并欺骗、诱惑甚至强迫被统治阶级成员接受,从而达到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本阶级政治统治等目的。如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三纲五常”道德准则经过长期的道德说教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的脑子里,并成为维护统治者秩序的有效工具。而被统治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地位的原因也会形成代表自身阶级利益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并通过道德教育活动传播、继承下来。由于它们之间经济关系的对立,他们的道德教育活动在内容上也是对立的。譬如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的道德教育活动就是使自己的儿女成为下一代的奴隶主,而让奴隶和他的子女安心于做奴隶的现状;可是奴隶们基于自身不人道的感受,他们的道德教育活动则倾向于如何教育本阶级成员摆脱自身非人的状况,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是受到奴隶主教育的影响,屈从于自己所处的奴隶状态。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和农奴的道德教育活动是对立的但又是以地主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为主导。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活动就是要用“自由、平等、博爱”等字眼来掩盖他们内心深处希望“金钱”“货币”的道德支配一切的崇高目标,同时用这些字眼来欺骗工人阶级,使工人阶级安心地接受他们的剥削,在工厂里老老实实地为他们干活,甘愿成为机器的奴隶;而无产阶级虽然受到资产阶级的这种道德教育,但由于自己“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处境而产生一种要求摆脱剥削处境,实现自身解放的道德追求,并为此展开道德教育活动。

3.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道德教育具有历史的共时性、社会的普遍性特征

从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的来源来看,道德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内容在本质上有着严格的阶级性区分和政治性教育色彩。但是当回顾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社会上不同的人群的道德价值观念,也会发现一些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人群所共同认可和遵循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那么,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呢?是不是在世界上真的存在什么“永恒真理”和“普世价值”呢?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是没有这回事的。恩格斯早在批判杜林的时候就已经对这种所谓的“永恒性”作过分析。他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在各个时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人群所公认的一些道德准则,从根源上讲,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恩格斯举出“切勿偷盗”这一道德准则来作说明。他指出,在封建地主阶级、现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那里,都把“不要偷盗”看作一种共同的道德戒律。恩格斯在比较了以上三种道德后指出:“这三种道德论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4页。“不要偷盗”成为所谓共同的道德准则的根本原因在于这几个社会里面都存在着私有制,都要求保护私有财产。所以,“不要偷盗”才表现为几个社会共同的“普世价值”。但是,在已经消除私有制的社会中,没有私有财产了,也就没有了产生偷盗的动机。恩格斯对此说道,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进行道德说教,庄严地向人们宣布一条所谓的“永恒真理”——不要偷盗,那他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嘲笑。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5页。可见,归根结底,道德是要受到社会物质生产生活关系制约的。只要社会的经济基础形式类似,即使是不同的阶级也可以有相似或相同的道德规范,共同的或相似的社会实践基础也使这种相似性更加趋同。用这个例子来看当前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为什么现在“自由”、“平等”、“博爱”、“公平”等观念被当成了“普世价值”呢?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真的是什么永恒的“普世价值”,而是因为现在我们还都处在阶级社会中,不论是我们口中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国家,还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还存在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存在着阶级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阶级成员之间的地位高低不同,所以才会出现要求利益均等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政治上的平等、公正、自由诉求的价值观念。所以,在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出现“普世价值”这样的所谓“永恒道德”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基础。这也是解释“普世价值”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有一定市场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也只能说明这些道德价值观念的历史共时性和社会普遍性,不能因此就说它们真的是永恒道德或普世价值。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来说明,为什么大家崇拜英雄,就是因为英雄做到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同理,如果社会发展到了这么一个阶段,也就是消除了私有制和阶级,没有了不平等、不公正,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也没有必要说什么这个社会就是最公平的、最自由的、最平等的社会了。因为这些价值理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必要的。再试想原始社会,在人们的观念里面怎么会有“自由”、“公平”、“平等”等价值概念呢?当然,由于社会意识形式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所以,人们在从事道德教育时,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创造和积累着这些具有社会普遍性的道德经验、心理和道德准则。每个时代的道德也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把历史上某些道德观念继承下来并作为形成和发展自身道德的起点,道德教育活动也因此能够表现为一种历史的共时性和社会的普遍性色彩。不过,正如先前所分析的道德教育具有历史的共时性、社会的普遍性特征源于其相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永恒道德”。或者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才会出现全人类的共同道德,然而这也不过是由于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而已。

4.从途径上来看,道德教育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展开

要使道德教育活动能够达到效果,就要选择适当的途径和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进行道德教育,简单地通过口头上的宣传、说教和号召是空洞的、没有效果的、苍白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亲身去感受、体验,才能使某种道德规范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内心之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观念的改变或者说养成,只有在实践中,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才能逐渐形成。这主要是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它的丰富性是通过人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人的能力和各种价值观念。同样,没有实践,就没有亲身的感触,就不可能把一种外在的道德准则内化到心中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注重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如在谈到对年轻人的教育问题时,就非常注重家长在道德实践中的典范作用。他们指出:“年轻人应当在日常生活斗争中从成年人那里获得这种教育。”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55页。比如家长教育小孩子要尊敬师长,只靠说是不行的,要在日常生活中亲自去做,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见到师长的时候也去尊敬师长。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会起到效果。再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有时恰恰不去这么做。当我们在路上遇到老人摔倒的时候,由于众所知周的原因,我们会迟疑甚至假装没看到,孩子这时就会产生疑惑,对这一道德原则就会产生不信任,也不再去遵循这一原则。再比如我们都受到做人要诚实的教育,可是在社会实践中却有时不得不说谎,说实话反倒成了不道德行为。这些都是在道德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谈到的共产主义道德的革命教育。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应当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中进行,因为“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1页。。不过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这句话时的语境,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发生,他们如此说是为革命做更好地宣传;二是正因为革命没发生并且没有成功,所以他们不可能也没想过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所以,不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革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的思想看作是不分地点、场合的“永恒真理”。革命只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也不是任何道德教育活动都只能通过革命才能进行,要充分注意并警惕“唯革命论”这样一种偏见。在某些时候、某些地点,采用其他实践方式可能会更加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5.从革命事业上来看,道德教育有利于争取和培育致力于社会进步的力量

道德教育之所以必要,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虽然在本质上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但是并不单纯地受到经济因素的决定,道德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可以使本阶级或者其他阶级的成员获得本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念,并因此从中获得有利于本阶级活动的动力。就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言,进行道德教育有双重的积极作用。首先,可以争取其他阶级成员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一个阶级成员是有可能由于教育的原因在道德观念方面脱离自身的阶级立场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面所说:“正像过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到资产阶级方面一样,现在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2页。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之时,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内的知识分子本身都不是无产阶级,但是却在建党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情况也是这样,知识分子在引入、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教育工人阶级,创建中国共产党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道德教育可以激发起社会先进成员的道德情感从而投入到社会进步的事业中去。其次,无产阶级本身是需要教育的。工人阶级虽然从根本上说是代表先进的大工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那是指的一种理想状态,指的是他们自觉的状态下。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的工人在思想状态上有时候是很落后和蒙昧的,特别是由于无产阶级群众本身的社会生活处境,在他们身上往往带有一些旧的坏习气、旧的坏习惯、旧的道德观念,而这些是与共产主义事业和道德不相容的,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做出背叛革命事业的事情。所以,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他们必须经过教育,使那种革命的自然感情变成自觉的理性,使他们那种自发的道德情感变成自觉的道德价值遵循。做不到这一点有时是很危险的。比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位纯粹工人阶级出身的书记——向忠发,可以说是根正苗红。可就是这位书记,被逮捕以后很快叛变,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周恩来甚至痛斥其“节操还不如个妓女”。可见,无产阶级也需要道德教育,并且尤其需要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们的革命性,使他们摆脱愚昧和落后,由自发走向自觉,由落后走向先进,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

二、全面理解道德教育本质需要紧紧抓住“现实的个人”这一出发点

要全面理解道德教育的本质,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对道德教育出发点理解不同,必然导致道德教育整个活动过程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学者把道德教育过程理解为上帝对人的谕旨,把遵从对上帝的教导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或从抽象的“永恒道德”出发,用“永恒道德”作为出发点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多次强调,道德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源于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生活活动,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进行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不是别的,只能是“人”。而且,在对人的理解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不是抽象的人,从其现实性上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虚幻的人,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道德教育活动要做的是这种“现实的个人”的工作,因此也必须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最后也要落实到“现实的个人”这一根本的出发点上来。这是因为,“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

1.“现实的个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有生命的自然的个人,道德教育绝对不能忽视人的基本需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讲明,人首先是自然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页。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不曾否认过这一点。可是,我们在历史发展中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把人都看成了单纯的“阶级人”,这就离开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衷。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讲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命需要的,因为这是人的本性。可是我们曾经恰恰不讲人的本性,不讲人的需求。可是作为一个人,最现实的莫过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中国古语云,食色性也。可是,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却把这句话忘了。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繁衍的需要,就这两点来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2页。。自然性是人的本性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它代表了人的最原始的欲望,如果无视这一点把一些道德规范强加到人们身上,可能暂时会起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是不符合自然的,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一旦外在的力量消失,这些道德规范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弃。这也已经是被历史所证明的。

不过,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性,而在于其社会性。即使在对自然性的需求方面,人和动物也有很大区别。首先,在生活需求方面,人的生活需求是有层次的,人不仅仅为了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了生活而斗争。人除了吃穿住用行之外,还会有更多的、更高的需求。不但如此,人们对需求的满足还可以作出选择,可以“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3页。。“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页。如人可以为了吃更美味的食物暂时不吃现在的食物,动物就无法作出这种选择。动物和自然界是融为一体的,还没有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而人则在自然界的基础上独立出来能够作出选择。这是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其次,在种族的繁衍方面,人不仅仅是为了繁衍而性爱,人们在性爱中还可以从中得到欢乐、爱情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动物之间的交配是一种本能,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行为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在里面。“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页。所以,肯定人的现实性,首先就要肯定人是这样一种有生命的自然的个人,肯定人的自然性,肯定人的基本需要。不管什么内容和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绝不能离开这一出发点,如果无视这一基本的事实,不但会失去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2.“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历史的人,道德教育要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展开

自然性固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属性,但社会性才是“现实的个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页。,“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就是这些“现实的个人”,而且他们“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人”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0页。。这些“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共同构成了他们的全部内容。可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个人”在其现实性上是由其社会关系来决定的。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个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有其具体的社会内容。正是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物质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而构成了人的本质的丰富内容。比如当称呼一个人为老师或者医生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称呼这个人的一种社会关系。并且,人的这种本质还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社会关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仅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4页。。这也正是为什么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会不断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就个人而言,由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也必然导致道德观念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进行道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要在综合考虑到一个人的性格、家庭、社会背景等前提下进行道德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然,离开这一点去谈道德教育,就会使其缺乏针对性,偏离目标,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效果。

3.“现实的个人”是有着自主意识并改造对象世界的特殊的类存在物,道德教育应充分发挥主客体的主动性在劳动实践中展开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有自主意识,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对对象世界进行改造。首先,这种自主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的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谈到最蹩脚的设计师也比蜜蜂要高级,原因就在于蜜蜂的蜂房虽然建得很精巧细致,但那只是蜜蜂的本能。人则不一样,即使是一个很差的设计师,在建造房子之前头脑里也会有个规划,对所要建造的房子的各个方面做出预先的考虑。其次,这种自主意识还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这就是说“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不是简单地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是一个对外部世界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现实的个人”可以通过意识对外部世界作出判断,作出选择,决定自己的行为。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个人”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工具,而是活生生、有生命、有主动性、选择性这一关键因素。要充分调动“现实的个人”的这种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再次,也正因为这种自主意识,每一个人都表现出同其他的个体不一样的特点,这也要求道德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切不可不加区别单一地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最后一点,“现实的个人”这种自主意识突出表现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实践。“现实的个人”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的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人不但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而且在劳动中形成自己的本质,丰富自己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人的自主意识的道德观念也在劳动中逐渐养成。所以,进行道德教育,要充分考虑“现实的个人”这种自主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挥道德教育主客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在劳动实践中完成既定的道德教育目的。

4.“现实的个人”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的个人”,道德教育应当同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

我们已经分析过道德教育具有阶级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功能,所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道德教育在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中是起到一个手段的作用。这也必然导致道德教育同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相互结合。因为只有思想理论教育有了效果,人们在对其有了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才会取得更好的结果。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仅要以情动人,而且要以理服人。所以,他们的所有道德教育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展开,尤其在他们那个革命的年代,他们往往从革命的角度看问题。如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人具有自然性、社会历史性和有意识进行劳动的类本性,当他们一接触现实社会领域,对“现实的个人”这种全面的考虑在一定程度就被对“阶级的个人”的关注代替了。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2页。基于对社会发展历程的这种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持有一种革命的立场,而只要坚持这种革命的立场,在看待人看待事物时便采取一种革命的“阶级的区分”立场。他们认为,只要阶级还存在,“现实的个人”就永远不可能超脱于阶级而存在,要实现他们理想中人的那种全面自由发展就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消灭阶级,要进行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他们认为,对于社会历史进程的这种认识,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不理解的,因此,就特别需要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并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养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阶级道德,使他们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并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历史使命。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道德教育应当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应当同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不过,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革命的阶级区分立场看问题本身是对的,但需要注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如果不顾这些肆意地以“革命”的名义去做事情,有时候就会做出疯狂并且破坏性非常大的事情。在当前的道德实践中,怎样做到道德教育与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出发,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不要把一种僵化固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当成未来的共产主义。无论从社会物质基础方面还是从精神觉悟方面,共产主义本身是一个自然发生过程。正因为如此,当前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在讲清楚共产主义思想理论的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培育工作。

5.“现实的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道德教育要致力于实现人的现实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并不是最终目的。相对于最终目的而言,共产主义也只不过是手段,“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1页。,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也就是人的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曾经用另外一个名称来称呼共产主义,即“自由人联合体”,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联合体,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条件,每个人都能做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道德教育作为革命实践活动的一种,也应当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出需要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而实际上,只要保证这个最终目标不发生偏差,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向终极目标的迈进。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非常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资本主义教育,提出了包括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的教育内容,虽然他们没有提道德教育,但是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底蕴是很明显的。道德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最终建立一种全方位育人系统”②张宗伟:《地方高校品牌的创建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4页。。作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方面,道德教育要做的不仅仅是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培育,还要基于现实的社会基础实现人的“现实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有力体现。

综合以上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的阐释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为进行道德教育活动提供了基础,也为道德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出发点。“现实的个人”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也是道德教育的客体,贯穿于整个道德教育的过程。要全面理解道德教育的本质,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要从这种“现实的个人”出发,紧紧抓住“现实的个人”这一出发点,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更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做好当前社会道德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三、片面理解道德教育忽视“现实的个人”进行道德教育导致的遗憾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道德教育活动不是对某种“神谕”的遵从,也不是某种“精神”或者“类”对人的要求,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人”对“现实的人”的现实教育活动。这一认识告诉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现实的个人”应当而且必须是出发点。而在历史和现实中,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对“现实的个人”理解不到位或者认识不足、不全面。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真正切实地去关注“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境况,了解“现实的个人”的需求。这也是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注点和重要出路所在。

1.从历史上看,不顾社会历史发展条件,忽视“现实的个人”存在,过度重视社会意识形态性,过度重视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导致道德教育工作简单化粗暴化

纵观历史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教育,无一不贯穿着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并且高度突出道德教育的阶级性色彩。列宁在1920年写成的《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是从无产阶级的斗争利益中引申出来的,它的本质是反对以往旧的剥削阶级的“损人利己”的和“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旧的观点、心理和习惯,是同以往一切旧的意识形态做出的彻底决裂。“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这也就是共产主义培养、教育和训练的基础。”①《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2页。“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8页。在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列宁指出:“我国社会主义者就应该用全部精力进行自己的工作;他们应该更详细地探讨对俄国历史和现实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应该更具体地考察在俄国特别模糊而隐蔽的一切阶级斗争形式和剥削形式。他们应该进而把这个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给工人。”③《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4页。也是从列宁开始,历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紧紧围绕着共产主义的要求而展开道德教育工作。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继承。但是问题在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顾当时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不顾人们当时的思想精神状态,过度地强调共产主义的品格教育,把道德对象和目标都过于理想化了,一切以理想作为标准,这就导致实践与现实的脱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在《共产党宣言》里面就提出过“两个彻底决裂”思想,可是随后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思想对其进行修正,在社会历史条件没有达到的情况下,盲目拔高、揠苗助长一定会出问题。“八十年代的苏联学者在评论六七十年代的苏联伦理学关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提法时说,这是把愿望当成现实,把应有当成实在。他们承认,他们过去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规定,是脱离实际的主观幻想。”④金可溪:《前苏联道德教育理论嬗变的轨迹》,《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6期。

在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人为拔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水平,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化标准来衡量条件不足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纲化线,最后导致道德教育成效的不佳,乃至改革开放以后出现反弹,出现共产主义思想弱化的倾向。再比如道德教育工作在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从“现实的个人”角度出发,指出个人只有在真正的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真实的集体也并不会以集体的利益来异化个人的利益,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可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过度重视集体利益,轻视甚至忽视个人利益。比如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斯大林虽然也说:“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是不能撇开个人利益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此外,社会主义社会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唯一可靠的保证。”①《斯大林文集》(1934-195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页。但是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却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有时候集体利益甚至无限度地损害个人利益。其实在道德教育中重视集体主义教育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这对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却又发展到过于注重集体主义教育,过于强调集体利益相对于个人的优先性,在社会物质生产条件达不到的条件下过于苛求个人服从集体,为了集体利益可以伤害个人利益等,从而造成了对个人个性的压抑。实践证明,在这种道德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工作其成效也是有很大不足的。

追根溯源,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工作之所以过度重视意识形态性阶级性,忽视“现实的个人”的全面性,过度重视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正确全面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教育本质尤其是“现实的个人”的出发点。一方面忽视了道德教育是社会经济关系基础,盲目拔高;另一方面忽视了“现实的个人”不仅仅是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的个人”,它本身还有基本的个人需求和利益诉求,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盲目地以理想化的高标准来要求人们,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当前条件下一定要反思以往道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要接地气,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有条不紊地进行道德教育工作。

2.从现实来看,忽视“现实的个人”存在导致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工作受到严重挑战和弱化,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呈现形式化倾向

从现实来看,以往道德教育工作呈现出的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理想化的倾向目前的确得到了纠正,可是相反地却似乎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尽管我们也一再强调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但是在当前社会上,的确普遍存在着一种对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淡化的倾向,认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大而空、唱高调、形式主义的。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应当是贴近生活的、“纯粹”的、无阶级性和政治性的。这种观点起源于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传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失去了信心,甚至害怕一谈共产主义教育就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随着改革开放在各个社会领域的纵深方向的全面展开,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步瓦解,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走向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状态,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出现,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也在自由、开放的冲击下呈现多元化状态,各种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多元化价值选择也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不仅在道德领域,在整个思想领域内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有学者做过调查,在县乡基层,天主教、基督教在某些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了具有较大影响的“邪教”,相应地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反而出现了弱化。这不由地逼迫我们反思改革开放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工作的问题所在。

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在某些情况下犯了和以前一样的错误,那就是在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时同样没有真正做到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任何道德教育工作都不能是脱离实际的单纯灌输,尤其是不能脱离“现实的个人”的现实利益。反观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教育工作,在这一点上做的是很不到位的。一个鲜明的表现就是,我们虽然不再过度地强调道德教育的共产主义高标准和理想化目标,可是导致的后果却是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不理解和不屑,甚至一谈到共产主义道德就发笑或投以鄙夷和不可思议的态度。反思其中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在道德教育中呈现出了形式化倾向,在教育过程中没有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实际问题来展开。换句话说,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不能够解决教育对象的实际问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说出的和做出来的相互矛盾。这不由地使人们生疑,绝对是不能够受到欢迎的。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就必然会失败,什么是最大的实际呢?“人本身”就是最大的实际。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讲过一段经典的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道德教育同样如此,无论何时何地什么条件,只有真正抓住了“现实的个人”这一出发点,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效。

四、全面理解道德教育本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在精神道德领域同样需要进行深入调整。为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大势,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全面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教育本质和“现实的个人”是道德教育出发点的思想,认真分析当前情势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寻找社会的对象个体,充分兼顾个体的生活情境和个性因素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首先就需要我们改变道德教育工作的思维方式。以往我们的道德教育总是强调宏观和一般,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因素,在当前个性张扬的时代背景下,就需要转变这种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从单一关注总体宏观转向关注个体,寻找社会的对象个体,同时注重道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充分兼顾个体的生活情境和个性因素,做到因材施教。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标是通过共产主义达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一个“个人”既是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主体,更是最终目的所在。要展开道德教育活动,绝对不能离开“现实的个人”这一前提。另一方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利益并不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不高于集体利益。在真正的集体里,并没有通过自我牺牲而实现集体利益的道德要求,也排除了为个人私利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情况。当然,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二者的矛盾,因此就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往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集体利益,甚至忽视个人利益的存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突出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功能,突出人对社会的服从,培养的就是整齐划一的共产主义事业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拧,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性和创造性难以体现。现在看来,这一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个体性的行为本身不仅制约着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生成、发挥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实质上已经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本来的精神实质,悖离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标和价值,也已经被事实证明非明智之举。所以,鉴于这种经验和教训,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侧重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生成,这既是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弊端的克服,也是实现道德教育价值的根本途径。当前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在承认“现实的个人”的丰富性基础上,要充分考虑个性差异,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贯彻这一思路,首先要从道德教育理念上改变简单的思想道德灌输模式,承认个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并由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引导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发挥,使之主动形成对道德教育内容的认同和内化。教育者要明确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增强其主体意识,注重培养其主体精神,达成塑造主体人格的目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取舍、情境设定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这一道德教育理念,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充分唤醒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人格,最广泛地调动受教育者自主教育的积极性,最充分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活力和主观能动性。其次,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切实做到在尊重差异和个体的多样性基础上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自觉进行道德行为,从而实现道德教育过程由外塑式、改造式的客体化道德教育模式向自主式、生成式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转变,从而提高道德教育活动的实效和价值。

2.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结合社会思想道德治理综合进行

“现实的个人”总是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个人,要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就要结合影响个人的多种因素综合进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强调环境的改造和人的改造是一致的,对受教育者而言环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前道德问题的频繁发生不能仅仅归咎于个人,更要从社会根源来考虑。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在引进资本运行体制的同时,没有有效对资本无限制追逐剩余价值这一目标进行节制,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等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跟上,个人在市场化浪潮中为了求得生存就必须关注个人利益,也就很自然引发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追求金钱而出现的各种不道德现象。另外,由于我国有着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长期以来的权力本位思想在这种转型的时期也由此开始以一种与资本的联姻的形式出现,但是又由于缺乏一种成熟的资本管理理念,结果就很容易滋生“暴发户”的心态,或是以权谋私,或是以钱通官。因此,改善社会环境成为当前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问题。当然,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以革命的形式,而是要在中央的领导下,除了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强社会风气的引导以外,更要逐步渐进地展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形成以制度保障道德建设,以制度推进道德建设的局面。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直面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不要回避或遮掩各种消极现象。越是躲躲闪闪,民众越是反感。要做到摆事实讲道理。比如说针对当前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思想,绝不应当简单地以一句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话语来敷衍,而是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说服民众。比如说,当前中国的确有资本主义成分,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由此是否可以认为,中国既然有资本主义成分,那就是变质了?这时候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当前中国仍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要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这样一来,在道理上就能够说得通了,而民众也就很能够接受这一说法,主动地去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外,针对社会上各种消极面,也完全可以讨论,在可控的范围内广泛讨论,加以引导。二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使民众了解历史,认清当前的美好社会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顾大家,在做出巨大牺牲、艰难百战的曲折历程中逐渐形成的。这里可以运用的媒介很多,比如报刊、电视、电影、网络、微信等。不过要注意的是,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最好不要通过行政命令搞群众运动,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适当引导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完成教育活动。

3.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当前要进行道德教育,最重点的“现实的个人”应当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之所以成为当前进行道德教育的重点,是由其社会角色及地位来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应当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应该走在时代前列,在思想道德觉悟上都应该起到身先示范、模范带头作用。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应当加强党员干部的政德官德教育。要使党员干部形成一种自觉的自律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党员干部在道德上出问题的实例一次又一次挑战这个社会的底线,也刺激着民众本来就很敏感的神经。官正则民清,要匡扶社会风气,就要从党员干部自身入手。党员干部应当增强公仆责任意识,以人民为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政绩观,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7页。除了对党员干部进行政德官德教育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落实制度和法律建设,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制约党员干部的行为,形成一种预警、惩罚和监督的他律机制,以制度推动官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也是当前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当重视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他们不但培养出了一大批如拉法格、李卜克内西等共产主义的领导人,而且在通信中多次就青年对理论的错误理解进行纠正和教育。要做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一个基本的要求是教育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广大青少年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充分调动他们的道德情感,鼓励他们带头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和谐人际关系、形成文明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贡献一份力量。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一定要考虑他们本身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个性特征,选择适当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当前,要针对青少年尤其是青年人触觉敏锐、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引领青年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激情,调动他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顾现实情况,把道德教育变成一种形式化、表层化的活动,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某些学校竟然对广大的学生进行政德教育,这样做明显超越了阶段,脱离了学生实际。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让青少年能够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道路的正确性和艰难性,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让青少年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不回避、不逃避的态度,要勇于面对这些问题,并在与青少年的讨论中一起解决,最好能够让他们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消极方面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摆事实、讲道理加以充分讨论。讨论即使没有最终结论,对他们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通过思考,结合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党中央所做的努力,通过横向的和纵向的比较和甄别,使他们逐渐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Values

Gao Fengmin,Shen Dagua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Marxism,Jinan Shandong,200014)

Moral education activity is root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people.In class societies,it has a distinct class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It has a history of common time and social universality.It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social practice.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moral education,especially not simply think that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class”defined by the economic relations,that the purpose of moral education is a simpl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ervice for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at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is mechanically understood as a single Marx doctrine.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moral education,we should especially highlight the“realistic individual”is the main purpose of 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and must be started from the“realistic individual”In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for the current,it should be started from“realistic individual”:such as looking for social individual object with fully consideration of life situation and personality factors;to improv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combines social moral governance;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following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nd you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work.

Marx and Engels;moral education;essence;realistic starting point;core values

D648

A

1001-5973(2015)06-0093-15

2015-09-25

高凤敏(1982— ),女,山东兖州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沈大光(1965— ),男,山东临沭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

①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依法治国进程中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15YJA710026)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寇金玲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恩格斯道德教育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