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科技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2015-04-11 07:04:47付启军
关键词:应用型驱动教学法

付启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英语已成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查阅科技资料、进行对外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掌握科技英语阅读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科技英语阅读是我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以来新开设的一门课程,采用自编教材,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通读、习题、阅读技巧、语法等,每单元4课时。为了避免教师疲于赶进度,避免课堂教学忽视背景知识的介绍,避免课堂忽视有效互动,科技英语阅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科技英语阅读教学走出简单的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协助、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与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目标相一致,对推动应用型本科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最早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观点的是Vygotssky,他在1962年由剑桥出版社出版的《思维的语言》(L.S.Vygotssky,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2)一书中首先提出并介绍了这一概念。20世纪70年代,Prabhu在印度邦加尔多(Bangalore)主持了一项语言教学改革项目。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Wills开始了她的“任务型教学”实验,1996年出版了《任务型学习原理》一书。还有Candlin,Nunan,Long等对“任务型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做了介绍与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以小组形式进行任务分配,对学生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指导,使小组学生围绕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科技英语阅读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单元主题为线,以语言实践任务设置为链,环环相扣,旨在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突出科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科技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科技英语阅读的意义

1.学生合作,促进自主学习。美国当代合理学习理论的开创者明尼苏达州大学教授约翰孙等人认为,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科技英语阅读主要以小组活动展开,要求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小组每位成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解决问题的某个方面或者是全方面,在任务实现的过程中学生必要加强自我学习。任务驱动科技英语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发挥才智和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英语的爱好和欲望,通过动脑、动手和动口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科技英语新知识有所了解,提高了运用科技英语进行科技交流的能力,收集科技英语信息和整理科技英语信息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学习方法。

2.教师协助,实现教学相长。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科技英语阅读中的实施要求任教科技英语阅读的教师自觉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研究,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应用性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任务驱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收集到学生很多好的作品,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更多更好的素材,有助于教学相长。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使得科技英语阅读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充满挑战,教师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学习和展示空间,使科技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人性,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师生共同愉悦起来。

3.围绕主题,转变教学模式。科技英语阅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以拓展学生专业英语知识、加强实用阅读技巧为出发点,重点考虑英语教学中的专业特色与英语技能的结合,从而使英语学习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好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法体现了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的三大转变: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也就是说,任务驱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法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任务驱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法给应用型本科英语课堂增加了新奇的形式和有趣的内容,既能活跃科技英语阅读课堂气氛,又能丰富科技英语知识。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上,笔者以自己教授的科技英语阅读为例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任务驱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法旨在通过任务分配、适时指导、课堂展示、互动交流和合理评价五大过程,让学生在完成科技英语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总结科技英语阅读技巧、科技英语阅读方法,积累科技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应用型本科科技英语阅读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任务分配。在科技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第一次课,教师根据单元数,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每组自行选定教材的一个单元主题。教师要求每组同学阅读选定单元课文,收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材料,做成精美的课件,课件二十页左右,纯英文和图片,允许插播简短英文视频,每一部分以照片或姓名标明是哪位同学的成果。具体如下:

科技英语阅读教材单元内容如下:Unit 1 Superhighway,Unit2 Computer,Unit 3 Computer Virus,Unit 4 Internet,Unit 5 Electronic Commerce,Unit 6 Cybercrime,Unit 7 Telecommunicating,Unit 8 Robot.每个班级48人,全班分成八组,每组六人,每组选定课文的一个主题。以Unit 1 Superhighway为例,针对热身话题和课文内容,提出四个问题“What is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What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How does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change our lives?”组长把四个问题分给四个同学,这四名同学负责收集四个问题的英文资料和相关的图片,一名同学负责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和补充图片资料,组长负责整理成PPT课件,在相关内容上署上各自的名字或者附上个人小照片。

2.适时指导。在单元主题任务分配后,科技英语阅读教师在课后通过QQ、邮件、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适时交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科技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进科技英语阅读任务的完成。小组长对本组同学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做成精美的课件,网上传给教师进行审核,教师指出存在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及时反馈给组长,组长和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并完善。

3.课堂展示。课堂展示要求展示的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自己所承担的小组任务。通过第一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做成了基于科技英语阅读第一单元以Superhighway为主题的精美课件。第一组六位同学全部上台,针对Superhighway主题,面对全班同学和教师,穿上得体的服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组长控制PPT课件的流程并做总的介绍,组员负责各自部分,首先用英文讲述,然后用中文讲解,汇报时间十分钟。

4.互动交流。小组同学汇报后,教师或其他组的同学对科技英语阅读第一单元Superhighway为主题的课件上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所提问题涉及到哪位同学的内容由哪位同学回答,也可以提问学生指定同学回答,也可以汇报组谁知道谁回答。这种互动交流有助于让所有学生关注课件上的信息,引导学生在科技英语阅读主题探索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共同寻求科技英语问题的答案。师生或生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让课堂变成愉悦的场所、求知的场所。

5.合理评价。合理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科技英语阅读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例如在第一单元Superhighway中,一方面小组成员对四个问题所包含的信息是否完整,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科技英语阅读课程考核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重在单元主题任务的参与和完成,单元主题强调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采用组内自评与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法,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只是诸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实践应用中还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科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更好地完成科技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实现科技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应用性本科学院发展历史比较短,在应用型本科非英语专业将《科技英语阅读》列为必修课程的为数甚少。本文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科技英语阅读的研究,着眼于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参与科技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强化科技英语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一步完善任务驱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法,为应用型本科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1] Vygotsky L S.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2.

[2]Long M,Crookes G.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TESOL Quarterly,1991.

[3] George M Jacobs,Michael A power,Loh Lun.The Teacher’s Sourcebook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Practical Techniques,Basic Principle,and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Corwin Press,2001:9.

猜你喜欢
应用型驱动教学法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