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5-04-11 04:37翁李焱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学建设文化

翁李焱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16

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翁李焱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16

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国内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创业理念内化不充分,创业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备,创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树立创业型大学文化价值观、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强创业文化载体建设等,最终形成以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个体价值为主要内容,兼具企业家精神与学术内涵的创业型大学文化氛围。

创业型高校;大学文化;个体价值;学术内涵

创业型大学在国内外迅速崛起,这些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的办学实践来看,创业型大学“将基础研究和教学与产业创新结合在一起的MIT模式,正在取代哈佛模式成为学术界的榜样”[1],这意味着大学文化面临一个新的转型。对于我国的创业型大学来说,如何实现大学文化的转型和创业文化的建设,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下面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大方面逐一讨论。

1.1 精神文化层面

1.1.1 对建设创业型大学文化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受传统大学象牙塔思维的影响,大学师生特别是教师对于建设创业型大学文化缺乏普遍认同,对于把创业型大学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发展的延伸和新形态缺乏理解。不少人认为,创业就是追求经济利益,这会对大学文化造成伤害,会导致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引发浮躁冒进的学风。因此,这些人更愿意固守传统大学文化的教学科研职能,而对于参与社会和经济事业缺乏热情,对于大学师生创业持保守态度。

1.1.2 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缺乏有效衔接

创业型大学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以大学的知识资本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有效介入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衔接。但不少大学的学科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大学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急需的人才大学不能提供,大学文化建设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因此,有必要将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进行有效衔接与整合,构建更适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型大学文化。

1.1.3 大学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相去甚远

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最需要的精神和能力是: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及交际能力、诚信和市场应变能力等。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对于这些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都存在不足。因此,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就要在这些精神的指引下,进行相应的企业家精神文化的培育工作。

1.2 制度文化层面

1.2.1 办学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滞后

办学机制的改革滞后于办学理念的创新,新理念与旧机制之间存在矛盾形成了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的重大障碍。因此,有必要以提高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目标,从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科研提升机制、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开发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创业型高校办学需要的办学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

1.2.2 创业精神教育不够

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和广泛接受还需要时间,需要继续大力推进。有研究证明,“创业环境中对大学生创业倾向起决定作用的是政策完善、家庭的帮助鼓励以及教育的鼓励”[2]。除了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家庭环境影响之外,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精神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鼓励创业、培育创业精神方面责无旁贷。但是从目前来看,创业精神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1.2.3 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够

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协调互动模式不能进行良性运作,政府对创业的激励政策不能落到实处,不能对学生创业起到普遍有效的激励作用。对政府来说,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一些政策,满足大学生创业的现实需要;同时,让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在接纳大学生就业时能够得到切实的优惠和帮助。

1.2.4 专门的创业指导和培训机构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要求

据调查,大学毕业后创业的学生中,至少一次创业培训也没有参加的竟然占68.6%,参加5次以上的只有1.1%。正在进行创业的学生中,参加5次以上创业培训的学生占4.2%(数据来自《福建省高校创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下同)。由此可见,创业培训对于帮助学生成功创业,塑造创业型大学文化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接受调查的福建省大学生中,高达77.62%的学生选择了“现有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70.2%的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创业相关的培训”。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创业知识需求和学校加以有效指导之间形成了突出的矛盾。但是,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缺乏,导致学校不能在创业教育方面给予学生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虽然理工科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但理工科教师能给予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却很少,只有不到10%的教师会经常性地给予创业案例分析或者创业信息指导,这样的比例显然太低。因此,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大学教师参与创业,树立创业文化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是推进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1.3 物质文化层面

1.3.1 资金不足

大学生普遍觉得创业最缺的是资金。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最希望得到支持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创业基金支持、政策支持、专业化管理服务。但是,从政府及学校的层面看,支持学生创业需要的投资明显不足。很多学生有好的创业想法,但因为缺少资金支持而导致创业未果。

1.3.2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建设无法满足学生创业实践的要求

不少已建立的创业园区往往徒有其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园区建设成了跟风工程、政绩工程,而没有切实地从学生需求出发,没有从实习实训、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1.3.3 高校对创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

高校内部的各类媒体平台对创业政策、创业文化的解读与宣传不到位,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与大学生的期望存在一定距离。体现创业文化精神的校园景观甚少,很难形成耳濡目染的创业文化氛围。

2 建设创业型大学文化的对策

2.1 精神文化层面

(1)办学理念作为高校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学校发展远景与目标方向,能够有效地引领大学办学实践。创业型大学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应深刻理解建设创业型大学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育“经世致用”的创业型大学文化理念。从大学的发展史来看,创业型大学文化不是对教学研究型大学文化的否定,而是拓展,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后者功用的基础上。总结MIT创业型大学发展史的亨利·埃兹科维兹以创业科学(Entrepreneurial Science)来概括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他坚信创业型大学在一个愈发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培育“经世致用”的创业型大学文化理念,学术追求与市场意识并重,提高师生员工对创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

(2)推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内外联动。在高校内部,积极推进学术自治,鼓励大学师生钻研学术,形成兼收并蓄的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上,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的三螺旋结构,实现大学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要认识到,“金钱的诱惑并没有取代对学术荣誉的追求,相反,二者是重叠的并且相互强化”[3]。

(3)转变教育理念,形成鼓励创新、勇于尝试、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相对于传统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创业型大学文化更应该重视教学科研与现实需求的结合,更鼓励创新和冒险,对于失败也有更大的容忍度。有研究者指出,美国文化崇尚个性、个人自由和独立,敢于挑战、勇于冒险,鼓励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获得成功,对于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失败更加宽容[4]。因此,在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中,应转变教育理念,多些理解、宽容和支持,鼓励学生多方面尝试,在实践中学习,以坚韧、从容和百折不挠的心态面对失败。这是创业者成长所需要的重要的文化基础和心理准备。

(4)尊重个体价值,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我国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对个体的价值重视不够,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往往得不到充分尊重。《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真正的教育,不应只是培养青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5]。英国学者查尔斯·汉普登等通过对美国、英国、瑞典、法国、日本等12个国家的15 000名企业经理人的调查发现,美国管理者最富个人主义色彩。他归纳说,美国文化的精神是致力于让所有的人美梦成真,鼓励每个人“发挥潜力,成为你自己”[6]。

2.2 制度文化层面

(1)着力构建鼓励个人创业的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是创业成功的有效保障。要建立激发大学师生创业的内在动力机制,制定与创业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师评定和考核机制,鼓励教师将发明专利技术进行转移,深度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在创业型大学文化视野中,科研成果一方面要注重“创新价值”和“科研价值”,同时也要重视其“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需要建构起大学科技成果“科研价值”“商业价值”和“创新价值”三结合的评价体系。要对师生中的创业行为予以支持,鼓励大学师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把成果转化由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动,培育学校的“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和“创新文化”。

(2)建立“大学-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促进产学双方合作与成果转移的“中介机构”,实现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衔接。美国创业型大学一般都设立有技术转移办公室等专门机构,在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政府作为产学三螺旋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应该允许中间人角色发挥作用,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产学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始终如一地关怀每一个创业者的创业过程,为大学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融合营造友好环境。我国虽已出台《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有学者指出,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有力的法律保障环境,应该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今后所要面对的主要课题[7]。因此,要达到大学、企业、政府三者的良性互动,就要制定促进专利实施的激励政策,加强对专利(或专有技术)持有者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进而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3)努力构建服务大学生创业全过程的工作体系。创业教育要为学生提供从事创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教育等,这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工程。因此,要大力建设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创业师资队伍、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设计实践项目等,努力构建服务大学生创业全过程的工作体系。加强企业界与教育界、企业家与大学师生的互动,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市场信息和技术难题,并加以研究和解决。同时邀请企业家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到校兼职任课,通过举办各类创业主题报告会、创业实践竞赛活动等,大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有研究者指出,西方大学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重视培养主导大学文化的师资队伍[8]。“在其早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凡尼佛·布什)就表现出身兼咨询师、专利持有者和公司创建者数职的创业型学者角色。”[9]因此,要改革调整教师评价体系,突出创业导向,鼓励教师把研究方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甚至直接创建企业,鼓励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发明专利,与市场需求对接,推动产业进步,甚至开创新产业。只有教师认真践行了创业文化理念,取得了创业经验和创业成果,才有可能使学生得到切实的创业教育和指导。

2.3 物质文化层面

(1)重视大学文化载体建设,强化校园媒介对创业文化的传播。高校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微博、微信、电台等校园媒介形成立体的宣传体系,传播创业理念、创业政策和创业事迹,宣扬坚韧、冒险、合作、分享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文化对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影响力,把创业文化精神融入到师生的思想深处。

(2)多方筹措科研资金,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要努力发挥校友优势,向各类企业提供智力、技术支持。这样,既可以使大学科研更接地气,也可以获取相应的科研经费。

(3)做好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区和科技园区的工作,为学生提供创业锻炼平台,为教师提供与企业合作开发研究的场所。据调查,69.6%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有大学科技园的服务,65.8%的学生希望学校设立创业指导机构,57.6%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配套资金。要充分利用大学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把大学所在地建设成为文化中心和技术中心。

(4)建设突出创业主题、激发创业意识的校园人文景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啃着砚台在读书的学生雕像,座下刻着一行字:“没有免费的面包”。在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中,如果以展馆、雕塑、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创业文化,就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创业文化的熏陶。

3 结束语

总之,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发展模式,应以其知识技术优势和创业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大学研究成果转化,使大学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面对国内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要深刻理解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完善创业文化的制度设计,建设创业文化的物质载体,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以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个体价值为主要内容,兼具企业家精神与学术内涵的创业型大学文化氛围。

[1]埃兹科维兹.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袁本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2]吴启运,张红.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29-131

[3]牛长松.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88-9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

[6]刘军仪.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动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8(12):42-45

[7]王雁,孔寒冰,邹晓东,等.抓住第二次学术革命机遇建设中国特色创业型大学[R].北京: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2007:15

[8]周军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4-106

(责任编辑:武艳芹)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2.001

2014-10-03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项目群管理理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州大学为例”(JAS14066);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社科类)“微传播舆论生态与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研究”(13SKZ15)。

翁李焱(1979-),女,福建福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新闻宣传与教育管理。

G641

A

1673-2006(2015)02-0001-04

猜你喜欢
大学建设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