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海珠区客村小学李颖致 周素英
以“爱与责任” 构筑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广州市海珠区客村小学李颖致 周素英
小学作为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我校以“肯负责能担当,做合格社会公民”的校园精神为引领,从价值观入课程课堂、入校园文化、入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实践尝试,初步形成了较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二十四字表述,为我们描绘了温情、温暖、和谐的社会生活景象。要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一定依赖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高度负责感的社会公民去实现,而这个责任感的基础是——爱。可以讲,“爱”和“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这和我校近两年实施“责任感”教育的初衷是不谋而合的。因而,培育“爱己爱人、爱校爱家、爱乡爱国,做肯负责能担当的小公民”成为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我校确立了“以文化熏陶,以活动实践,以评价提升”的思路,从学校文化、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家校联动等方面,全面构筑实施教育活动的立体框架,全方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努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
具体办法概括为“预、全、实”的三字方针。是“预”,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教育上预先做好顶层设计,搭建框架、全面布局,有目的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全”,即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中和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充分把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全环境中;是“实”,通过知识竞赛、道德讲堂、社团活动、主题队会等多种活动载体,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1.价值观教育进课堂,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注重学科渗透,提升课程育人效果。特别是发掘语文、综合实践、体育、艺术、科学等课程的德育教育渗透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负责任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2.培育“三化”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我校以“肯负责、能担当”作为校园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加强了校园的“美化、净化、优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3.围绕主线开展实践活动,提升价值观教育实效
我校始终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培养作为基础工作来抓。通过整体规划学校德育教育工程,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为根本、为主线,以“雏鹰争章”活动统构、评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得到锻炼。
(1)以“导、实、恒”为手段,抓好行为规范教育。我校从细节入手,根据各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分层次、分阶段、有侧重地制定养成教育训练要求,制定了《客小学子一日规》、《学礼仪,有修养》客村小学礼仪手册,并实施了行政、教师、学生值周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榜样作用。
(2)组织主题系列活动,价值观教育显成效。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是价值观教育有成效的重要方式。依托少先队这一教育阵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组织了“放飞梦想”科技节、“阳光体育”运动会、“书香溢校园”读书节及艺术花会等专项主题系列活动,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教育活动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