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急诊教学方法与路径探讨*

2015-04-11 00:03:26孙丽华耿贇方邦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医药病例医学

孙丽华 耿贇 方邦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中医医院急诊教学方法与路径探讨*

孙丽华耿贇方邦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如何对中医院校学生进行急救医学的培养,目前还没有系统规范的教学和培养办法、路径。而中医院校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也是目前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我们根据科室多年的带教及培训经验,总结出一些适合中医医院急诊教学的办法和路径。

中医急诊临床教学

急诊是一个医院对急危患者提供24 h服务的窗口,展示了一个医院综合服务的水平,其具有急危重患者多、工作随机性大、患者流动性强、诊断不易明确以及易发生医疗纠纷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医生工作强度大、挑战性强和医疗风险高的特征。当前,人们对包括急诊医学在内的医疗卫生的及时性、系统性、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疾病谱的改变对急诊医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反应迅速、技术精湛、知识全面的中医急救人才。

从临床教学角度来看,本科生、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中西医救治能力普遍不足,而培养合格的中医急诊人才,是中医急诊学科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因此,如何使中医急诊教学与中医急诊学的发展相适应,已成为中医急症领域乃至整个中医教学领域的新课题。

1 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讲授。这难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中医重视诵读经典,部分课程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惯性,忽视创新意识、能力培养[1]。同时,全国大部分的中医药院校处于自我封闭的办学状态,社会的教育资源利用不足。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力量较薄弱,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对较低,思维和视野不够宽阔,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限制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急诊医学的教学中放弃这种 “教室、书本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走到病床前、仪器前、操作前,实地、实际、实景地观看、体验、感受,让书本的知识和实践迅速、有机地结合,加深印象,提高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专业兴趣、增强使命感和成就感

大多数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危重患者,只是在书本上有过一些初步印象,知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神昏、脱证、心悸、创伤“等概念,进入急诊科临床实习后,他们既充满好奇又感到紧张。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些心理,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体现中医治疗急症“快郎中”的特点[2],获得学生的信赖。在治疗患者的时候,突出介绍中医特色的诊疗方式在常见急症中的体现,如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3]、外感发热[4-5]、喘证[6]的优势;在抢救患者的时候,一边快速判断,一边向学生简要介绍患者的不适与我们的诊断是否符合,我们所做的检查目的是什么,即将要进行某一个操作的目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和可能的结果,让他们心中有数。同时,可选择适当的操作和抢救措施让学生实际体验,在感受紧张的抢救过程的同时亲身参与,当某一位患者在我们救治后病情得到缓解时,要告诉学生我们是怎样做的,如果没有这样做后果将怎样,并对同学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和鼓励,增加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3 展现中医特色

突出中医诊疗的特色,从对中医古籍的研习、新近编撰的中医急诊教材[7]和现代著名医家的经验总结[8]中汲取经验,从开阔中医急诊临床思路回顾中医急症发展史开始,如:《金匾要略》[9]记载的抢救卒死的胸外心脏按压术,《外台秘要》[10]记载的导尿术等中医急救技术的应用史,以及介绍中医药在中医发展史中对很多急症在预后、诊断和治疗上的认识。如对肺衰的认识:“热病己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则死”。“肺气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热,后因饮食将息伤热,则常嗽不断,积年累岁肺气衰,便成气嗽。此嗽不早疗,遂成肺痰,若此将成,多不救矣”。对卒心痛的认识,早在《灵枢·厥病篇》就提出了“厥心痛、真心痛”的概念,对预后的认识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随着中医急救学的发展,很多著作中对卒心痛均有详细的论述[11-13],并摆脱了对本病预后传统的概念,各自结合他们的临床经验,提出“卒心痛,亦有未偿不可生”的真识灼见,并详细论述了抢救方案,使真心痛在治疗上取的了突破性的进展。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回顾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了解中医急救治疗的有效病例,加强学生对急救药及中药汤剂疗效的信心和认识,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与急诊医学相关的中医专题学术讲座,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强化以往所学知识,找出中医、中药在治疗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坚定运用中医、中药的信念,理清中医诊疗思路,对疾病的诊疗做出自己的判断,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有学以致用之感,同时拓展中医望、闻、问、切、诊的视野,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细化临床带教

中医急诊学理论、见习、实习课程穿插安排在我们的教学中,针对中医急诊学课时数相对较少的问题,首先我们将中医急诊的课程合理编排,临床基础课和临床见习同期进行,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临床,了解急诊医学的院前急救、医院救治、危重症监护的诊疗程序。在临床见习时,教师特别注意从诊断思路到用药细节的讲解,如:救治患者的时候,什么时候使用中药合适,如何辨证施治,如何选用中药方剂,药物剂量如何掌握,给药的方法是什么,从这些看似简单的细小问题着手,将书本和实际结合起来,见习课结束后,按实习大纲要求进行临床考核,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看到了神奇的中医疗效,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其次,以中医急救方法为教学主体,精练了中医急诊学课程,增加重点疾病课程课时数,压缩非重点课程的课时,而对于交叉学科的内容,则不再重复讲解,如将原来9课时的临床病例书写压缩为3课时,转而加强急诊急救训练病案分析的课程,重点提高学生急诊急救处理临床事件的能力[14]。

5 注重病例教学

以病例为引导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首先,从病例人手,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医学知识分析临床病例,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课程结束之前,再次回顾病例,指导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及新学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肺衰章节之前,首先引人肺衰的临床病例,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各抒己见,并提出问题,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去听课。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投人到积极的思考中,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根据临床真实病例,设计不同复杂程度的疾病情景,针对性地模拟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循环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病例,学生在全真场景下参与完成从疾病识别、分析、诊断和抢救治疗的全过程,锻炼包括抢救指挥、治疗决策、呼吸循环支持等综合技能。使学生熟悉并练习操作抢救室的各种抢救器材以及了解抢救车里各种常用抢救药品的用法、用量,避免抢救时学生“外行看热闹”的情况[7]。

6 讨论

如何对中医院校学生进行急救医学的培养,目前还没有系统规范的教学和培养办法、路径。急诊医学课程的教学也没有规范的模式可循,而这门课的开设为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急诊医生带着临床经验走上讲台,如同急诊工作的性质一样,他们的教学丰富了教学模式和体系建设,为急诊医学的规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授课教师需不断学习国内外急诊医学的新进展,巩固基础理论,规范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先进教学技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人师表,这也对急诊医师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开展检查性听课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能够确保教学质量。这些都使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符合医院 “临床、教学、科研”并重型人才的培养,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更希望通过中医急诊医学的教学,使更多的学生对急诊医学产生兴趣,培养更多年轻、优秀的临床医生,并能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参与到急诊工作中来,充实中医急诊的队伍,提高中医急诊的水平。总之,急诊医学教育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几乎没有经验可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充实、提高。

[1] 李雁, 李鹏, 王新, 等. 中医急诊学临床教学探新[J]. 医学综述, 2008, 14(10):1579-1581.

[2] 肇晖. 做好急诊科的“快郎中”[J]. 上海医药, 2014, 35(3): 1-3.

[3] 李嘉旗, 金钰, 方邦江, 等. 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 2015, 36(9): 31-32.

[4] 戴彦成, 沈俊逸, 曹敏. 方邦江教授治疗外感热病验案举隅[J]. 中国中医急症, 2014 , 23(4): 648-651.

[5] 郭全, 叶聿隶, 丁佐泓, 等. 方邦江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外感热病医案举隅[J]. 环球中医, 2011, 4(3): 225-226.

[6] 凌丽, 沈俊逸, 耿赟, 等. 方邦江教授序贯防治中风病学术思想撷英[J]. 世界中医药, 2014, 9(11): 1512-1514, 1518.

[7] 方邦江. 中医急诊内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74.

[8] 方邦江, 周爽.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重症经验集[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39-63.

[9] 范永生. 金匾要略[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398-400.

[10] 余瀛鳌. 外台秘要集要[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 128.

[11] 李克光. 金匾要略译释[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07.

[12] 任继学. 中医急诊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05.

[13] 姜良铎. 中医急诊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77.

[14] 李雁, 杨承芝, 王光磊, 等. 以病例为引导的中医急诊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J]. 中医教育, 2009, 29(5): 69-71.

CFDA正式加入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临时阶段管理委员

经国务院批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5年6月正式加入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临时阶段管理委员会,并参加相关工作。

联盟是一个定位在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首脑层面的全新国际合作机制,目的是在充分利用和指导现有国际合作行动的基础上,加强战略规划,创新监管手段,提高国际合作的管理效率,有效利用资源,推动药品监管合作,针对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推动监管机制趋同化,并为各国药品监管机构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目前,联盟临时阶段管理委员会中有中国、加拿大、爱尔兰、美国、巴西、欧盟、意大利、荷兰、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南非、英国等13国和地区药品监管机构。

(CFDA)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for the emergency medicine in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N Lihua, GENG Yun, FANG Bangjiang**
(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032, China)

So fa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and standardized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 in how to train students at the school of TCM to learn emergency medicine. One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and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 doctors is that TCM students lack the first-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emergency. We summarize som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suitable to the education of emergency medicine in the hospitals of TCM based on the years of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experiences at our depar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mergency; clinical teaching

G642.0

C

1006-1533(2015)13-0059-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2zyjz001);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zy-jp2014002)

**

方邦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急危重症临床与教学研究。E-mail: fangbji@163.com

2015-04-30)

猜你喜欢
中医药病例医学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病例”和“病历”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