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利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这标志着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有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发展阶段对教学与科研有了新要求。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的催化,绩效评价能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激发教职工科研创新热情和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校的科研绩效考核对教职工来说具有科研导向的作用,通过科研绩效考核,能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在基于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基于开放大学教学、基于岗位的探索研究中,教师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水平,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逐年增加,一批批教材和专著也陆续出版。但相对于普通高校、发达国家的开放大学,我国开放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科研热情还不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还不强。发表的科研论文总数不多,在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较少,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更少,教师的教学学术与专业学术水平不高,制作的课程学习资源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队伍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不及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1]教师的科研水平高低来自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因素,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外界对教师科研成果的接受程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能够使教职工科研成果得到认可,能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科研水平不仅显示一个学校的科研实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关于开放大学定位、功能、发展、教学、学科、资源等相关问题成为教学和管理者们不得不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相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对整个系统的科研人才、科研水平、科研氛围、科研管理制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科研服务教学的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科研支撑,许多建设中的问题就难以解决,更谈不上去指导开放大学的实践了,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提高,将限制开放大学的发展水平。[2]近年来,开放大学在承担的科研项目、出版的专著和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科研质量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在开放大学由规模扩张转向专注质量的内涵建设阶段,科研发展也应由成果的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科研绩效评估可以引导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调整研究的方向,提升开放大学的科研水平,实现科研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开放大学科研定位不明确,科研绩效评价缺乏战略导向,科研观念淡薄、学术气氛不是很浓,对教师教学方面的工作量规定的很详细和具体,而对于教师科研方面的规定就很粗略。认为开放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主,教学才是根本,较少涉及科研工作,无需重点考核。再加上考核以量为主,所以大部分搞科研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完成科研考核任务或者为职称评定作积累,或为了获得科研经费等等。学校的考核标准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这种结果导致的是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而缺少对教学本身的反思,忽视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开放大学对教师科研绩效的考核基本沿袭普通高校的模式,只是在普通高校的基础上简化和低标准,而对开放大学这种成人高校的特点考虑较少,没有显示开放大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特色。评价的指标主要是教师发表的论文和编写的著作的数量,取得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等。这种普教化的科研评价指标,忽视了开放教育教师的需要,造成他们情感上的抵触,不利于科研的良性发展。开放大学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大学的教师基于教学的研究,还包括多媒体软件的制作、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学科专业建设等。
开放大学的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如何处理和平衡教学考核与科研考核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是一大难题。一方面科研工作量高于教学考核,利益驱动使得相当部分教师把精力都放在科研上,甚至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出成果”,增加科研工作量,无暇顾及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和学校长远发展,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急功近利现象。而另一方面,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是教学型的成人高校,只有搞好教学才是硬道理,而科研可有可无,科研只是锦上添花。再加上开放教育的教师教学任务太重,课时量多,很多老师都是专业或课程责任老师,既要负责面授,还要建设该课程专业的网上资源,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中,在教学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科研工作势必受到影响。
开放大学大都建立了科研考核和奖励的条例。如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量化管理办法等。基本上都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旨在对教师科研绩效进行有效的考核。但考核大都是按照这些办法进行定量评价。由于定量评价方法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相对客观,但量的标准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论著字数、数量的多少与其本身质量的好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不可能仅凭字数或数量的多少来认定成果的优劣。强调在有限时间内在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出版多少的学术专著、承担了多少课题的,只会鼓励教师盲目地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本来可以一篇成文的文章硬被拆成几篇发,制造出科研多产的泡沫现象,助长了学分浮躁和急功近利思想。教师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下,撰写论文一定要进入核心期刊,做科学研究首先考虑的是职称的评定、奖金的发放,导致科研走入了误区。比如,急于评职称的教师就比一般的老师发文量多,同一老师在职称评审的时间段就比其他时间发文多,一般评上职称后发文量就急剧下降。
SCI、EI、ISTP、SSCI、A&HCI 等来源期刊、以及中文核心期刊的确定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文献数据库选择来源期刊提供参考依据,也是大多数学校作为科研绩效评价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受到期刊本身栏目的侧重点和审稿专家偏好的限制,以及关系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某些学术水平不高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而一些高水平论文由于作者学校名气小或者资历较浅等原因而未被录用的情况。[3]再加上对开放大学这类成人高校的歧视,部分期刊特别注明,普通本科院校副高以上职称的作者的投稿才接受。造成开放大学教师完成的质量很高的论文未能被核心期刊采用,有些教师为了容易发表就把自己博士在读的学校写在上面。而一些质量不高的论文,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或者完成课题而找代理机构高价发表论文。
公平合理的评价开放大学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工作贡献,是保证科研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是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管理工具,在实施科研绩效评价时,需联系开放大学的实际,注意以下原则:
学校要整体规划,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体系,整合学校的科研资源,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确立要以实现学校的改革发展为目标,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允许范围内,有目的地引导教师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的重点方向,紧密结合远程开放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活动。在推进绩效评价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考虑人文性,要以教师为本,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一个老师的成果,而不是过多的考虑其身份和地位。考核上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对考核结果要进行公示,接受全校教师的监督,确保考核的有效性。
将教师的科研绩效与教师的奖酬联系起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规定一定的科研工作量,控制教学工作量。把发表论文,承担课题作为评定教师工作业绩的依据,有助于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要加大教科研的支持、投入和奖励力度,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要立足开放大学的实际,奖励门槛不宜过高,不能简单地和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开放大学奖励额度应大一些,并适当向高质量、高水平成果倾斜。在注重物质激励的同时, 也考虑教职工的精神需求,使积极参与科研、科研成绩突出的人员得到公认和宣传,形成一种尊重科研的浓厚氛围。
必须与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相适应,要充分考虑学校教学、行政及教辅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和工作重点,设计好教学系列和行政系列人员的分类评价标准。如专职的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量应比同一职称级别的其他专业技术岗的人员科研工作量多些,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责任教师应比其他同一职称级别的教学人员承担的科研工作量少些,同一职称级别教学系列的人员应比行政教辅系列的人员科研工作量多些。对科研工作量的规定和考核还应依据不同的职称来分层次规定。要求正高、副高、中级、初级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相应的科研工作量。[4]
定性评价,是采用描述、解释等定性方法对评价对象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因受到评价者本人的认识、经验以及对被评价者的印象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教师科研量化评价就是运用计量学的方法以数量比较的形式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判断。[5]定量评价相对客观,但这种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不能以发表的论文和撰写的著作来衡量。科研绩效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各有利弊,只有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才能避免在科研绩效评价中完全采用数量、形式的要求和主观随意的评价,对教师给予全面公正的考核。
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教学型的成人高校,要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这个原则。作为科研考核的成果不仅要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科研成果,还包括教学学术成果如教材、精品课程、示范专业,或者能够转化为社会服务的成果如发明专利、实验报告、实训成果等。开放大学科研绩效考核的指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6]
1.公开发表的论文。论文作为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科研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论文发表的等级有权威、核心、一般等,收录由通用的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SR(科学评论索引)等检索系统所收录。学术论文应根据公开发表刊物的不同级别和论文的收录设计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体现不同质量水平学术论文的价值。
2.出版学术专著、编著、译著和教材。学术著作按照著作的类型赋予不同的权重。学术专著的出版有A级出版社、B级出版社、C级出版社等,应区别对待。教材也有国家、省市等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等。编著、译著和其他出版物也应按不同级别作区分。在同一级别内再结合考虑专著总的文字数量、著者的工作量和字数。
3.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国家、省市、厅局级纵向项目的获得和横向项目获得的项目数和经费数。科研项目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两个指标。纵向科研项目是指由各级政府指定的科研行政单位代表政府立项的课题,根据立项项目来源不同设不同等级,如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市级课题、厅局级课题、校级课题等。横向项目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兄弟单位或个人委托的各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等,横向项目主要是根据获得的经费资助数额设不同的类别。
4.科研成果获奖、专利和成果的产业化。获奖的优秀成果包括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艺术作品和教学创新等获得的省市级、校级奖励,取得发明创造、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的数目,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效益和社会影响。
5.精品课程、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等教学工作内容。开放大学的科研不是纯理论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教学实际,旨在提升教学、服务实践。开放大学教师承担着多重角色,开大教师集教学与管理、资源开发、研究于一体。因此,专业课程建设和多媒体资源建设等教学建设也是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根据科研绩效考核的构成,结合开放大学科研建设的实际,设计了由10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7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分项分级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开放大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
科研绩效考核的指标由科研论文A、科研著作B、科研项目C、科研成果D和教学建设E构成,个人科研工作量总分为各类科研工作积分所得之和,即
科研工作量总分值为:Score=A+B+C+D+E,其
科研工作量总分能作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奖励分配的重要依据。根据科研的得分可以评价不同岗位、不同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科研工作的完成情况。学校在科研计量的基础上,还应发挥学术委员会在评价中的作用,并聘请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尊重专家意见,确保对教师的学术水平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1]纪平,杨亭亭,李松.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28-33.
[2]郭丽云.开放大学的科研:背景、挑战与思路[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5.
[3]陈长喜,卢秉福.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机制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59-61.
[4]季庆庆.高职院校科研考核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36):54-56.
[5]王建军.大学教师职务聘任中的科研绩效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72-75.
[6]郝芳.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量化的思考[J].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9):47-48.
[7]李继怀,金永龙.机制创新: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09(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