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频率副词

2015-04-10 21:47黄天树
关键词:卜辞甲骨金文

黄天树

甲骨文副词是甲骨文虚词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类虚词。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频率副词。所谓频率副词,是指表示同一动作、状态重复或继续的一类副词。张玉金认为,甲骨文频率副词有三个:“亦”、“永”、“卒”①张玉金:《甲骨文虚词词典·前言》,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2页。。元信媛认为有四个:“亦”、“永”、“卒”、“复”②元信媛:《甲骨文副词研究·频度副词》,淑明女子大学校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梁东淑),2000年版,第130-134页。。她所增加的频率副词“复”虽然是对的。但所举之例《南明》447和《京》4148(引者按:即合③本文引用甲骨金文著录书用简称:合——《甲骨文合集》;合补——《甲骨文合集补编》;屯——《小屯南地甲骨》;英——《英国所藏甲骨集》;花——《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村中——《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缀集——《甲骨缀合集》;醉古——《醉古集》;契合——《契合集》;缀汇——《甲骨缀合汇编》;集——《殷周金文集成》。34601 和 32261),检视拓本,应是“退”字而非“复”字。张国艳认为,甲骨文频率副词只有“亦”一个④张国艳:《甲骨文副词研究·频率副词》,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喻遂生),2002年版,第64-65页。。由于卜辞材料残缺,文辞简古,目前学者对甲骨文副词的认定以及分类等基本问题,还存在不少分歧。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笔者在充分吸收甲骨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甲骨文中的频率副词共有五个①甲骨文习见出现在动词前的“又”字,但都不是频率副词。例如:“乙酉卜:子 又(有)之南小丘,其罩,获。”(花 14)“戊午卜:子又(有)呼逐鹿。”(花 295)“子”是族长。之,动词,当“往”讲。“子又(有)之”即“子往”。“子又(有)呼”即“子呼”。用在动词“之”和“呼”前的“又”字,应读为文献中当动词词头讲的“有”字。:复、畐()、寻、或、亦。下面,将甲骨文里含有频率副词的用例,择其词句较为完整者,分类录之于下,然后加以阐释。为行文简洁,释文尽量用通行字体。

一、复

甲骨文里的“复”字,有的作动词,当返回讲,如“往复从臬执方”(合 6333);有的作频率副词,如:

(6)壬辰卜:子呼射发复取又(有)车,若。(花 416)

(8)己巳卜,争贞:王复涉。(合 5409[典宾])

(10)壬寅卜:令雍复出。(合 22048[午组])

副词“复”也见于其后的古文字资料中。例如:西周晚期散氏盘铭文曰:“自瀗(水名)涉,……复涉瀗。”(集 10176)前言“涉”,后言“复涉”。“复”正当“再”讲。战国早期胤嗣壶铭文曰:“先王之德弗可复得。”(集 9734)意谓“先王之德不可再得”。频率副词“复”都表示已然(即已实现的)。据学者研究,殷人书写的材料主要是材质易朽的竹木简册,没能保存下来。而甲骨文因为刻写在材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才得以幸存。但是甲骨卜辞主要是记录占卜的内容,受此限制,并不能反映商代语言的全貌。甲骨文频率副词“复”是否只表示未然,尚需更多材料的支持,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甲骨文称:

(1)其畐祷雨在盂,亡(无)大雨。(合30065[无名])

例(1)盂,地名。祷雨,因天旱而求雨。“畐祷”之“畐”,当读为“复”,训为“再”。“畐(复)祷”,即再祷。例(2)夒、岳,皆神名。“”字,揆其文义,当与训“再”的“复”同。古音“畐”、“”均为並纽职部,声韵全同,可看作两声字,“畐”、“”皆声。“酒”即 “复酒”,再次举行酒祭③金祥恒:《甲骨文字考释三则·释》,《金祥恒先生全集》第4 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90年版,第1725-1728页。。

三、寻

李学勤指出,甲骨文副词“寻”用在动词前,训作“重”,表示再来一次。可译为“重新”、“再”①李学勤:《续释“寻”字》,《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6 期。。李说可从。

(1)甲辰卜,亘贞:今三月光呼来。王占曰:“其呼来,气至,唯乙。”旬有二日乙卯允有来自光,以羌刍五十。(以上正面刻辞)五月丙申,王寻占光卜曰:“不吉,有求(咎),兹偁(称)齿。”(以上反面刻辞)(合 94[典宾])

(2)壬寅卜:寻侑祖辛,伐一,卯一牢。(合 32221[历])

(5)戊午卜,壳贞:勿寻御于妣庚。(合2491[典宾])

(6)壬戌卜,宾贞:寻燎于岳。(合 14474[典宾])

(7)辛丑贞:寻燎于岳,雨。(合 34200[历二])

(8)贞:王勿寻告于示。(合 14894[典宾])

(11)寻卜在大甲。(合 32484[历二])

(12A)[癸]丑贞:寻[祷]禾于高祖。

(12B)癸丑贞:寻祷禾于河。(合33286②村中58 是合33286 的同文卜辞,而将合33286 的“高祖”省称为“高”。[历二])

(14)其寻祷年示在丧田,有[雨]。(合28250[无名])

一条完整的甲骨刻辞一般有以下四个部分:前辞、命辞、占辞、验辞。例(1)“甲辰卜亘贞”是前辞,记录占卜的日子和占卜者。“今三月光呼来”是命辞,即命龟之辞,指占卜时向鬼神发问的话。“王占曰‘其呼来,气至,唯乙'”是占辞,是记在命辞之后判断吉凶的话。“旬有二日乙卯允有来自光,以羌刍五十”是验辞,是占卜之后记录应验的刻辞。光,人名。羌刍,羌族打牧草者。三月甲辰日,商王通过占卜决定呼令光来致送羌族打牧草者。在此次占卜中,王有两次占辞,内容不同,王所作占辞的时间也不同。第一次占辞在三月甲辰;第二次占辞在五月丙申。宾组占辞的开头通常有“王占曰”之文。而这版卜骨上刻在反面的是第二次占辞,故称“五月丙申王寻占光卜”,即重占关于光的卜事。“寻” 是副词,训“重”。“称齿”之“称”训“兴”,“齿”指灾害③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齿》,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1—223页。。“称齿”意谓灾害将兴。例(2)频率副词加在祭祀动词“侑”前,表示重行这一祀典。例(3)雀,人名。频率副词加在祭祀动词“酒”前,表示重行酒祭。例(5)频率副词加在祭祀动词“御”前,表示重行这一祀典。例(6)和(7)在祭祀动词“燎”前加“寻”,表示重行燎祭。例(8)和(9)在动词“告”前加“寻”,表示重行“告”祭。例(10),读为摧,指摧毁性灾害④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223-227页。。例(13)卜骨上有“小乙”“父丁”称谓,可知其时代为祖庚卜辞。卜辞卜问,为了使病情早日痊愈,是否再次举行祷祭。例(14)年,年成。示,神主。丧田,丧地之农田。

上引例(1)“王寻占光卜曰”是占辞开头“王占曰”之文的变例,属于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文字,所以这里的“寻”表示已然(即已实现的)。除了例(1)之外,其余副词“寻”都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再次发生,全部见于命辞中,表未然。

四、或

商代金文、甲骨文中有许多旧被释作“戉”的字,李学勤改释为“或”字①李学勤:《论新出现的一片征人方卜辞》,《殷都学刊》2005年第1 期,第1-3页。,其说可从。謝明文在李说的基础上,从字形和辞例两个方面对“或”字作了全面的补论,首次指出甲骨文“或”字有作频率副词用的,训为“再” “又”。这一说法非常正确②謝明文《“或”字补说》,《商代金文的整理与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裘錫圭),2012年,第664-679页。。

(3A)于辛,亡(无)灾,擒。

问卷数据由笔者手工输入,数据分析用SPSS 22.0进行了描述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下面将对问卷调查及相应的访谈内容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

例(1)幼,祭名。卜辞卜问,为了得到好的收成,在盂地之农田再举行幼祭,祭品是否用。例(2)“或田于”意谓再去地田猎。例(3)或,位于语气词“其”之后,可能是训“再”的副词。例(4),动词,祭名。前言“”,后言“或”,“或”即训“再”。

综上,甲骨文副词“或”,都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再次发生,全部见于命辞中,表未然。

甲骨文频率副词“或”也见于其后的古文字资料里。例如:西周中期簋甲铭文曰:“王或(训“再”)赐佩。”(引自《南开学报》2008年6期)西周中期裘卫盉铭文曰:“矩或取赤虎两。”(集9456)“或取”意谓“再取”。西周晚期多友鼎铭文曰:“或(训“又”)搏于龚,折首卅又六人,执讯二人,俘车十乘。从至,追搏于世,多友或(训“又”)厷③“厷”字,从陈剑释,当读为“弘”或“宏”,训为“大”。参看陈剑《释西周金文中“厷”字》,《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234—242页。折首执讯。”(集2835)西周金文的副词“或”都是表示已然即已实现的。

五、亦

甲骨文频率副词“亦”字习见,内容丰富,数量很多。为了叙述方便,今将有关副词“亦”的甲骨刻辞依命辞、占辞、验辞的顺序,择要录之于下,然后加以阐释。首先讨论命辞中的副词“亦”。例如:

(4A)庚申卜,壳贞:翌辛酉侑于[祖辛] 。

(4B)贞:翌辛酉勿侑于[祖辛]。

(4C)贞:翌庚辰卒亦侑羌甲。(合 1773[典宾])

(8)贞:其亦雨。(合 12713[宾三])

(11)大食其亦用九牛。(合 29783[无名])

例(1)至例(13)中的频率副词“亦”均见于命辞中,表未然。例(2)发、大,皆人名。见,读为“献”。,跟“见(献)”常连言,从辞例看,也是进献之义。“子惠发呼见(献)丁,眔大亦”,实际就是“子呼发眔大见(献)丁”的另一种说法。例(3),祭名。唐,先王名。例(4)同版有庚申日卜问“翌辛酉侑于祖辛”之辞。羌甲是祖辛之弟。上引(4C)卜问侑祭祖辛后是否也侑祭羌甲。例(5)黄尹和,都是祭祀的对象。侑,祭名。先言“侑”,后言“亦侑”,副词“亦”正训作“再”。例(6)(7)中的“亦”字,杨树达解释说:“亦者,又也,又者,一事而再见之辞也。故卜辞云:贞方其亦出者,贞方之又出也。贞方不亦出者,贞其不又出也。不又出犹今人言不再出也。”①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释亦》,《杨树达文集之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页。例(8)亦雨即再雨。例(9)和例(10),痊愈。既,训完毕。前言“不既作”,意谓病情没有好转。正因为病情没有好转,所以后言“亦祷”,要再向祖先祈祷②参看王子杨《卜辞“不既作”试解》,载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3 辑,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92-98页。。例(11)大食,相当于后世的“朝食”,约当今之上午九、十时③董作宾:《殷历谱》上编卷一。。例(12)雨,应读作调雨。典籍多训调为和。调和之雨,跟“暴雨”相对④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0页。。此处“调雨”用作动词。例(13),祭名。频率副词“亦”下可能承前省去祭名“”字,值得注意。

其次,讨论占辞中的副词“亦”。例如:

(14)[戊]子卜,壳贞:王令[酒]河,沈三牛,燎三牛,卯五牛。王占曰:“丁其雨。”九日丁酉允雨。(以上正面刻辞)丁,王亦占曰:“其亦雨。”之夕允雨。(以上背面刻辞)(合 12948[典宾])

(15)王占曰:“丁丑其有异,不吉。其唯甲有异,吉。其唯辛有异,亦不吉。”(合6485[典宾])

(17)王占曰:“其有异,其唯丙,不[吉]。其唯壬,亦不[吉]。”(合 6354[典宾])

(21B)丙申卜:子占曰:“亦惠兹孚,亡宾。”(花 173)

例(14)至(21)中的频率副词“亦”均见于占辞中,表未然。例(14)这版龟腹甲正面刻有王的第一次占辞,而背面又记有王的第二次占辞。背面第二次占辞记到丁酉那一天的白天还没有下雨,所以商王武丁又把卜龟拿出来再加占视,认为那是应该下雨的征兆。到丁酉的夜间果然下了雨。例(15)中的“异”字,从陈剑释⑤陈剑:《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414-427页。。占辞前言“不吉”,后言“亦不吉”,表示异常现象连续出现,此处含有强调的意味。例(18)兹,代词,即“兹旬”之省。例(18A)癸未日占辞说“兹有咎”(这旬有咎),例(18B)十天之后癸巳日占辞说“兹亦有咎”(这旬再有咎),“亦”见于占辞,表未然。而例(18B)“子央(人名)亦蹎”之“亦”,见于验辞,则表已然。笔者对这条卜辞作过详细阐释,可以参看⑥黄天树:《甲骨文中所见的一些原生态文字现象》,载《汉藏语学报》第4 期,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例(21)是非王卜辞。宾,读为傧,迎导之义。例(21A)族长“子”占断“丁”(时王武丁)将来“ 宾”;例 (21B)辞 则 占断 “ 丁” 可 能 不 会 来“宾”。“亦惠兹孚”,意为“也可能这一卜会符合事实”。由此可知,例(21B)辞所省略的命辞当是从反面贞卜,陈述的是“丁不来宾”一类意思⑦参看姚萱:《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初步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94页。。

再次,讨论验辞中的副词“亦”。例如:

(23)壬辰卜:五月癸巳雨。乙巳亦雨。(合 20943[小] )

(24)庚寅卜:翌辛卯雨。允雨。壬辰亦雨。(合 33309[历])

(25)乙[丑卜:]雨。七日壬申雹。辛巳雨。壬午亦雨。(合 13417[宾])

(26)王占曰:“其雨,其唯辛见甲。”七日甲允雨。八日辛丑亦[雨]。(醉古 382 =合12977 +13026[典宾] )

(27A)庚午卜:辛未雨。允雨。

(27B)庚午卜:壬申雨。允亦雨。(屯2161,合 18915 同文[历一] )

(31)癸巳卜,争贞:今一月雨。王占曰:“丙雨。”旬壬寅雨。甲辰亦雨。(以上正面)己酉雨。辛亥亦雨。(以上反面)(合 12487[典宾])①例(31)从“旬壬寅雨”至辞末“辛亥亦雨”是验辞。

(35)王占曰:“有求(咎)。”八日庚戌有各(格)云自东,母(晦);昃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合 10406,10405 同文[典宾])

(38)丙申卜,壳贞:来乙巳酒下乙。王占曰:“酒。唯有求(咎),其有异。”乙巳酒,明雨,伐既雨,咸伐亦雨,杀②杀从陈剑释,参看陈剑《试说甲骨文的“杀”字》,《古文字研究》第29 辑,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19页。卯鸟星(晴)。(合 11497,11498 同文[典宾])

(39)癸卯卜,争贞:下乙其侑鼎。王占曰:“侑鼎唯大示,王亥亦鬯。” [乙巳]酒,明雨,伐[既]雨,咸伐亦[雨],杀卯鸟大启,昜(暘)。(合 11499[典宾])

例(22)至(40)频率副词“亦”均见于验辞中,表已然。例(22)日、昃、黄昃,皆时段名。日,其时段在中日与昃之间③參看李宗焜《卜辞所见一日内时称考》,《中国文字》新18 期,艺文印书馆1994年版,第188-189页。。“昃”为太阳过午偏西之时,“黄昃”更晚,估计就是黄昏。这段残辞应为验辞,详细记载了某日午后至黄昏的气象情况。“亦”用于已然。例(23)乙巳是癸巳之后的第十二天。据此,“乙巳亦雨” 可能是验辞。“亦”用于已然。如果认为“乙巳亦雨”是命辞,则“亦”用于未然。我们倾向于前一种说法。例(24)“壬辰亦雨”是验辞。“亦”用于已然。例(25)“七日壬申雹。辛巳雨。壬午亦雨”是验辞。“亦”用于已然。例(26)“七日甲允雨。八日辛丑亦[雨]”是验辞。验辞记载七日后的甲午果然下雨,甲午之后的第八日辛丑又下雨。“亦”用于已然。例(28)“肩兴有疾”之“兴”,训为“起”,是说病情好转①蔡哲茂:《殷卜辞“肩凡有疾”解》,《第十六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高雄师范大学,2005年;后正式发表于《屈万里先生百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家图书馆,2006年,第389-431页。。卜辞贞问(人名)病情能否好转。验辞记载,第十二天乙未日,果然病情好转。到第一百七十五天庚寅日,又染病,不久在乙未到丙申的夜半时分殒命。例(29)上言“王梦”,下言“王亦梦”,知“亦”应训为“又”。尹,官名。,读作沴,典籍中作疠,义为疾疫②参看刘桓《殷契新释·释疫》,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14页。。王,指时王武丁。“于父乙示”中的“父乙”指小乙,是时王武丁称自己去世的父亲。示指神主。有趣的是,时王武丁在“庚戌向辛亥”半夜里做了梦,到第二天“辛亥向壬子”的半夜里又做梦,梦到大臣“尹”得了疠疾,要赶紧祭祀先父(小乙)的神主,我看见灾殃是从先父(小乙)那里来的。例(30)验辞记载两次灾难。第一次是疠疫。记“单丁人豐”、“子豐”两个人染上疠疫,最后“鬼(人名)亦得疾”,“亦”训“又”,表已然。第二次灾难记敌方入侵之事。先言“方围”,后言“方亦围”,前后呼应③关于这条卜辞的解释,参看黄天树《说“昔”》,《古文字研究》第30 辑,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55-56页。。例(31)验辞记载这一月中有四天下雨,即第十天壬寅、第十二天甲辰、第十七天己酉、第十九天辛亥。验辞中的两个“亦” 字表已然。例(32)验辞详记一旬内的气象情况④參看黄天树《殷墟甲骨文验辞中的气象记录》,《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学苑出版社2014 版,第167-199页。。例(33)是求雨之辞。多瞽是乐人。求雨要用舞乐,所以与多瞽有关。验辞中的频率副词“亦” 表已然。例(34)(35)验辞都记载出现的两件奇异天象。一件是“格云”,是说乌云障日。另一件是“出虹”。“格云”和“出虹”,都属于同类的天象,所以“出虹”前用“亦”字。例(36)圉,指地囚禁羌奴的监狱。戎,当“暴动”讲。验辞记载,庚申日有不祥之征兆,有雉乱鸣,果然,地监狱发生了羌奴暴动。例(37)终夕,意思就是整夜。“”字虽不识,但根据辞意,可知是一种病痛⑤李学勤:《 <英藏>月食卜骨及干支日分界》,《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翦二邑”和“终夕”都属于灾殃,所以“终夕”前用“亦”字。例(38)验辞记载乙巳日天明时下雨,进行“伐”祭时雨止,“伐”祭结束时又下雨,到“杀卯”时天气迅速放晴。验辞先言“雨”,后言“亦雨”,“亦”表已然。例(39)是专问祭下乙时是否用“侑鼎”的仪注。王在占辞中说,只有大示献鼎,连王亥这样的先公都是献鬯(香酒)的。占辞“王亥亦鬯”之“亦”,表未然。验辞记载的还是乙巳那天的气象情形,只是“杀卯鸟星”变成了“杀卯鸟大启,暘”。大启而日出,正是“星”即“晴”的同义语⑥李学勤:《续说“鸟星”》,《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综上,甲骨文频率副词“亦”如果出现在命辞、占辞中,表未然;如果出现在验辞中,则表已然。

最后,谈一谈频率副词“亦”与其他副词的连用情况。就目前所看到的材料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少量同义副词连用的情况。例如:

“亦”、“寻”同义副词连用。我们作过阐释,可以参看⑦黄天树:《商代甲骨金文中的同义词连用》,原载《古文字研究》第28 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后收入《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学苑出版社2014年版,第260页。。

第二种情况是,副词“亦”与否定副词“不”连用。沈培在《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一书中说:

卜辞中跟“亦”连用的否定副词只见到“不”一个,它们连用也有两种顺序,即“亦 +不+VP”和“不+亦 +VP”,两者的使用场合不相同。“亦 +不 +VP”主要出现在占辞里,如:

(2)王占曰:丁丑其有设,不吉。其唯甲有设,吉。其唯辛有设,亦不吉。(丙 18)

……“不+亦+VP”则只出现在命辞里:

其亦出。(合 5520)……

显然,“不亦VP”与“亦不 VP”也在意思上有差别。“亦 VP”与“不亦 VP”形成正反对贞,由于“亦不VP”不是对“亦 VP”的全面否定,因此“亦VP”的反面贞问不可能是“亦不 VP”。“亦不 VP”以“不 VP”为前提,上举(2)、(3)两例都是先说“不吉”然后再说“亦不吉”的①沈培:《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183页。。

沈培的看法是正确的。

现将本文所论甲骨文中的频率副词小结如下:

猜你喜欢
卜辞甲骨金文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
释甲骨文“衁”字的几个异体
再谈卜辞中的“/又史”及相关问题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