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工作对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提升的实务研究

2015-04-10 21:43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团体成员群体

吴 填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8)

团体工作对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提升的实务研究

吴 填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8)

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残障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已获得稳步发展,这一群体在大学生活中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团体工作介入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具有优势和有效性。实践证明,残障大学生团体具体实务策略应更多体现融合与开放的价值理念,方案设计应结合残障大学生的身心特质和团体目标,优势视角下的团体动力的核心是增能与互助。

残障大学生;团体工作;社会适应;实务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有研究表明,残疾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严重、抑郁心理突出、焦虑心理明显、人际交往障碍等。[1]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残障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适应性问题有着密切联系,而残障大学生的融合教育状况相比基础教育阶段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更为多元和复杂。因此,进一步促进残障大学生的融合教育,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一直成为学界积极探索的重点。在社会工作理论中,通过团体工作解决残疾人存在的问题,改善其社会功能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有效方法;这也为通过团体工作方法介入解决残障大学生的适应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在某校残障大学生开展的系列团体实务工作为例,通过对团体工作过程的展现与结果的评估,从实践的角度论证团体工作方法介入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可行性,同时发现团体工作对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团体工作介入实务工作中的策略。

一、团体工作方法介入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优势

(一)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

残障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主要在于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和职业适应等方面,在不同残障类型及不同年级中呈现各不相同的分布状况。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的问题,特别是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面对和其他大学生一样的学习方式转变等适应问题,更有因沟通不畅带来的课堂效率低下、考试难以应付等问题;二是高年级的残障大学生群体则普遍面临的是职业选择的适应问题,对自身专业及未来的职业定位不明确,对就业的认识和信心不足等问题是困扰高年级残障生的主要适应性问题;三是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普遍存在人际适应的问题,但其表现会随着残疾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聋人学生会自己形成一定的交际圈子,肢体残疾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中自卑与退缩感更强烈,情绪更为敏感。而残障大学生整体在大学生活中所面临的这些适应性问题,从学习、生活等不同方面日渐凸显,并转而影响残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未来的发展。

(二)团体工作介入残障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必要性与优势

对于残障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面临的诸多适应问题,专业干预的方法可产生直接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从社会工作的理论角度看,作为社会工作实务三大方法之一的团体工作是一种十分经济和有效的干预方法。而在国内现有研究中,无论是专业著作还是研究论文,团体工作都被作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存在,这些现有研究成果为团体社会工作介入残障大学生提供了特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即残疾人团体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建不同的社会群体,利用群体动力和群体工作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工作者的引导,成员间的经验分享、情绪支持和相互讨论,产生行为改变和恢复正常的功能,最终促进残疾人功能恢复与能力发展的专业服务。[2]

调查显示,残障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比较集中的几个方面,如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和职业适应等均与残障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及态度有着密切关联。即残障大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并非仅仅因为事实本身,而更多的是由他们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认知结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所造成的。因此,一方面,团体工作方式能够提供这一群体在团体的氛围下实现调试自身态度和认知、提升人际交往动机和信心及技巧、增强和改善社会支持网络等资源的有效链接;另一方面,团体工作非常强调组员之间的能量流动,注重通过组员间的互动、接纳和支持形成团体动力而使其改变,作为残障群体中的“精英群体”,残障大学生本身既有很多优势所在,团体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能,成为改善其适应困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团体工作在解决残障大学生适应问题中的具体运用

(一)理论基础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场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的。[3]残障大学生群体能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不仅证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其他残障人士更高,同时也体现出其个体与其他同类群体不同优势所在:如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品格更为坚韧等。团体工作通过提供残障大学生之间互相吸纳优点、分享人生体验的特定场域和能量,从而达成共同提升自我、增强适应新环境能力的目标。

2.群体动力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群体动力学理论在美国创立,创始人勒温认为,一个群体无论哪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个群体的变化,因此,它是一个动力整体。[4]而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依存联系,就是勒温群体动力学的核心。这一理论也进一步指引了团体所特有的动力所在。团体场域提供了安全的成长氛围,团体成员间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团体凝聚力,从而带来成员情绪与行为的改变。团体同样能够通过团体气氛的营造,形成彼此依存的凝聚力,这一团体动力特别能够在改善人际适应困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残障大学生因生理和心理多方面障碍,都不同程度面临人际适应的困境,团体场域提供给这一群体相对安全的人际交往氛围,让他们能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带来的良性体验,练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并进一步将在团体中得到的经验推广到其生活团体(如班级、学生社团组织等)中去,从而为残障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扩大社会参与度提供直接帮助。

3.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5]残疾人往往处于弱关系状态中,支持残疾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残疾人关系支持包括:鼓励残疾人参加各类社区活动,拉近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等。[6]残障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往往被视为弱势群体,在资源的获取中也往往处于劣势。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网络会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环境的行为选择。因此,帮助残障大学生形成资源的链接,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既是残障大学生个体内在需求的满足,也是改善其社会适应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参与团体活动,能够得到团体成员间的互动鼓励与认同,满足其归属的心理需要,同时使残障大学生群体自发地形成互助的团体模式,并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寻求社会支持和认同,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从而形成自助互助的良性循环。

(二)团体活动过程设计

1.基本概况

(1)团体名称:特殊需要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提升团体。

(2)团体性质与类型:成长型封闭团体。

(3)参加入数:8人。

(4)成员招募:通过滚雪球方式结识各类残障大学生。

(5)活动次数与实践:共8次活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左右。

(6)活动时间:2014年9月至11月。

(7)活动地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2.活动过程

第一单元:相识在此时此刻

目标:团体形成、营造温暖氛围、澄清目标、订立规范。

内容:通过轻松的相识活动(大串联、划船等)帮助成员尽快地认识和熟悉,在工作者的带领下,成员共同订立小组规范,并邀请组员表达对本次团体的感受和意见,进一步澄清对团体的期待。

时间分配:1次活动,约2~2.5小时。

第二单元:让我们彼此走近

目标:增进成员彼此熟悉程度,激发团体动力,协助成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内容:通过信任练习和学会给予正向肯定来实现。在进一步增进团体凝聚力的同时,让成员感受人际交往中信任感的重要性,感受得到与给予正向肯定的人际体验,在提升对自我的认知中讨论人际交往中的态度与技巧。

时间分配:2次活动,每次约2~2.5小时。

第三单元:现在的我——转动自我发现的车轮

目标:协助组员发掘优势、教授理论情绪疗法以积极面对适应困境。

内容:紧扣团体目标,通过“理性情绪疗法的学习”“转动自我发现的车轮”等主题活动,引发讨论与自我探索,协助成员学会自我放松,倾诉和宣泄烦恼,理性地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环境中的资源和困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和压力。

时间分配:2次活动,每次约2~2.5小时。

第四单元:更好的我——挖掘让我前进的动力源

目标:协助组员形成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资源网络,共同克服,适应困境,形成成长动力。

内容:通过进行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练习,学会发掘环境资源与自身优势,克服困难,协助组员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力量,提高自信心、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共同形成成长的动力。

时间分配:2次活动,每次约2~2.5小时。

第五单元:未来的我——回顾收获,明确生命的方向

目标:巩固成员在团体中的收获与成长,协助其树立信心,面对未来。

内容:通过“未来生命中的我”“祝福百宝箱”等主题活动,协助成员回顾在团体中的收获及自身的成长,分享体验与感受,总结并评估成员和团体的成长情况;鼓励和帮助组员将团体经验的收获进一步向生活中的团体予以推广,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变困难为动力,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时间分配:1次活动,约2~2.5小时。

三、结果评估

(一)定量评估结果

在团体活动前后,可使用相应的量表对团体活动的效果及目标达成等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估。如使用自信心量表和适应力量表进行对比测量发现,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和适应力水平均有所提高。此外,在团体的结束期,进行主观评价量表“团体活动评估表”和“个人成长评估表”两个量表的测量,得到团体成员对团体活动的内容、团体领导者、团体效能等相关方面的满意度均值为8.7分;团体成员本身对团体的投入程度、在团体活动中所获成长的自我评分均值为9.2分。由此可见,对团体活动过程中团体目标的达成、团体凝聚力的形成、团体效果以及团体成员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均显示收效良好。

(二)定性评估结果

通过在团体活动开展之前、活动期间及活动结束之后与团体成员的访谈以及在团体中的分享讨论,对团体的效果进行了定性评估。团体成员普遍表示团体氛围温暖、开放,能够提供给成员情绪宣泄、技能习得的安全环境,成员本身的意愿和团体所提供的氛围使得成员的投入程度较高,同时,团体成员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交友信心、心态调整、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均有显著的提高。此外,在团体目标和个人期待达成方面,团体成员认为,团体目标和个人期待基本达成。尽管仍有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普遍对团体的认可度较高,认为团体的经历给自己带来了积极的内心体验与感悟,在各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也愿意再次参与类似的团体活动。如有同学所描述的那样:“团体让我感觉很放松,很温暖,很愿意在其中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肯定和支持,感觉很舒服。”“参加团体活动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未来更有规划。”

四、讨论与反思

从团体的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来看,团体工作方式对于残疾大学生适应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自我认知、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收效明显。团体成员通过团体活动习得了更好地悦纳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增强信心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并逐步尝试将团体中所获得的体验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综合而言,本次系列团体工作的实务过程总体上是有效的,团体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本次系列团体工作的对象是残障大学生,团体活动过程中在帮助其进入团体、对团体方案的修正、对群体的分享等方面存在着具体实务层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跟踪研究和经验总结,可以为残障大学生的团体活动实务提供借鉴。

(一)团体性质应更多体现融合与开放的价值理念

残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很多是由于身心特质原因导致其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受到限制,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自信心低下及自我封闭等问题。团体所提供的安全温暖的氛围能够让残障大学生在团体中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害羞胆怯心理,更愿意与人分享。但在团体结束后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不同的团体组成有着不同的结果:在只有残障学生组成的团体中,成员所获得的体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推广到生活中去,甚至由于部分学生难以在生活中推广而造成了情绪与行为的倒退;而在融合式的团体中(残健学生共同组成),残障学生在团体中的能量会在较短时间内辐射至日常生活中,交际圈层也能较快地得以拓展。当然,两种团体在运行中各有优势,如单一类团体中凝聚力的形成较快、较好,融合类的团体中,团体动力形成较困难,但能量更强。因此,在团体设计中两种类型的团体均可,但应根据参与者的情况考量。有效的策略是,初次参加团体活动、听力障碍的学生参与者应以单一类为主,肢体残障、视力残障及已有过类似团体经验的学生可以更多地鼓励其参与融合式团体。但无论哪种类型,在团体中都应体现出融合与开放的价值理念,如具体活动设计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布置家庭作业时更多考虑其参与和融合的可能性。

(二)方案设计应结合残障大学生的身心特质和团体目标

团体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残障大学生团体的方案设计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目标达成的现实困难。例如:肢体残疾和视力障碍的学生不适合进行运动练习,因此,在团体方案设计时,会更多考虑分享和讨论的练习。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某些运动练习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此时此刻的思考,对于团体目标的达成也更为有利,因此,系列团体过程的实践表明,团体的方案既要考虑参与者的特质,特别是残障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应兼顾团体目标的达成,促进团体更为有趣而让人乐于投入。如上文提到的团体中因为有肢体残疾和视力障碍的学生,所以设计了创意道具的活动练习,既照顾到残障学生的现实困难,也能够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地创设有吸引力的活动,以激发成员的投入和分享讨论,让他们能够从团体中得到更多收益。

(三)优势视角下的团体动力的核心:增能与互助

残障大学生的团体活动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基调往往是“帮助”他们提升,从优势视角来看,残障大学生有其特有的优势特质,团体本身具有的互助氛围应该成为发挥其优势的良好平台。

本次系列团体活动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将障碍转变为团体的动力,激发团体互助能量的形成。众所周知,分享与讨论是团体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团体成员间的沟通也是团体动力的形成关键。当团体中有听障学生参与时,其与领导者及团体其他成员的沟通难免有障碍,这往往造成了团体的很大阻力。因此,在征得其他成员的同意下,听障学生得以参与到团体中来,同时,其他成员除了参与团体本身之外,还承担起其他职能:成为这些听障学生的“耳”和“口”,并借助语音转换设备等方式,积极地改变听障学生参与团体中的沟通障碍。与此同时,帮助这些听障成员的过程本身,给予了其他成员“增能”的积极效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一直处于被帮助的位置,团体的互助氛围形成了很大的团体动力,帮助别人的过程成为残障学生自信心建立及适应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1]齐金玲,李辉.残疾大学生自信心团体辅导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17—318.

[2]周沛,曲绍旭,张春娟.残疾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6.

[3]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8.

[4]赵芳.小组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32.

[5]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

[6]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89—108.

(文字编辑:王香丽 责任校对:贾俊兰)

2014-03-03

吴填(1983—),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政策法规。

吴填.团体工作对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提升的实务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6):49—53.

C916

A

1671-623X(2015)06-0049-05

■ 基金课题: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介入: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13YJC840038)。

猜你喜欢
团体成员群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