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忠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都在怎样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农村基层组织依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和谐和稳定。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目前我国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个别基层党员干部统揽农村经济社发展的重要责任,但是个别发挥带头致富领导者的能力还欠缺,很难胜任带领村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行政组按照自然居住区域进行划分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市场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专业性分工和多层次经营的特点,传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基层组织的统筹谋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农村个体化经济向集约化经济的转变必然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有效推动。但是传统村民的“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创新能力的发展,导致基层组织化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不强,进而出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速度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干部,应该认真落实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借助创建省级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区的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坚持从群众出发的路线,从而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各项建设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的审计,要保证各项资金的支出收据必须由经手人、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三者会签的制度,对于数额较大的资金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的审批,从而要保证专款专用。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只有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实惠的组织才会得到他们的拥护。因此基层组织干部必须转变自身角色,从传统的指挥者转变成指导者和服务者,对于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的好项目,要主动、积极跟相关部门、领导取得联系,从而解决项目发展所需的资金、市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对于有一定条件的村可以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而实现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整合,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形成规模产业,从而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的积累,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
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建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党组织跟村民自治组织两者的关系,从而保证村民自治组织在的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处理自身的各项事情,让村民代表能够参与到村里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中;二是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村务公开管理,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以及方式。
[1]胡明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指导丛书[J].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05):114-117.
[2]樊平.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0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