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强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的“节奏”美
□于永强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除了内容丰富多彩、影视拍摄手法独到之外,配音解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节奏”作为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纪录片中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美感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具体阐释其解说“节奏”中的韵律之美与回环之美,为纪录片解说的有声语言创作提供理论指引。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节奏;韵律;回环
近年来,随着纪录片制作水平的提高和创作经验的积累,纪录片解说在众多纪录片创作元素中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解说过程中,解说员依据个人生活阅历、审美情感以及对解说词由浅入深的感悟和理解,运用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在解说语流中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律动和音韵美感。其中,“节奏”作为解说技巧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鲜明易感的特性,使之能够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并上升为对纪录片内涵的深刻体验。
“节奏”这一概念在中国最早属于音乐范畴。我们所说的语言中的节奏,是指有声语言也同音乐一样拥有高低有序、强弱分明、长短均匀的声音周期性重复出现的现象。
韵律原为诗歌、音乐上的术语,状写声音的和谐、协调,音与音的组合变化中有秩序、有节度。韵律不只存于诗歌和音乐中,电视纪录片解说语言韵律的一个重要来源即是汉语语音中明显的“音乐性”特征,汉语四声的起伏变化拥有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殊音韵之美。徐世荣在《汉语语词结构的音乐性》中提出“音乐性”是汉语造词的一条规律。他认为:“音乐性增强表演效果,这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也是造词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实际是存在的,历史上已按这条规律造成若干语词,而成为语言中表情达意的好材料。”纪录片解说是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解说语言自身丰富的韵律美感,对于提高解说创作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员李立宏充分的利用了稿件本身的语势结构和韵律特征。在解说时,他表达情绪激昂的话语,则言辞慷慨,风格刚劲;处理情思曲折的章节,则吐词婉转,风格含蓄。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解说片段: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这条古老的河流,千百年来滋润着松嫩平原东部广袤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居民。9月,两岸肥沃的黑土孕育出中国最优质的稻米。在金秋的丰收之后,这里很快又将被冰雪覆盖,成为一片寸草不生的白色海洋。在漫长的冬季,当地人习惯存储大白菜以备过冬。朝鲜族称辣白菜为“冬季半年粮”。如今虽然都不难在冬季获得新鲜的蔬菜,但是这种风味独特的腌制泡菜,却已经成为一种让本地人难以割舍,甚至正在走向全球化的风味美食。
一开始“秋日的清晨”,李立宏由轻缓柔和的语调引入,让观众快速融入到纪录片所营造的清新自然的氛围之中,紧接着为了体现出“古老的呼兰河水”的历史沧桑感,他的声音呈现出低沉且松弛的状态,解说节奏平和,于平淡中实现了稿件内容由古至今的过渡,“如今”之后,声音状态开始有积极的上行态势,整个解说节奏的表达过程贴合了这一段语言欲扬先抑的立意特征。李立宏依据稿件内容,在声音的强弱对比、语气语调的起伏跌宕和声音色彩的明暗虚实上生发出丰富的变化,使得我们在听这段话时可以感受到跃动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
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片段: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这一段解说音节排列整齐,布局均匀,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比如,“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全部是四个音节组成的韵律短语,音节数相同,句式相同,节奏也相同,解说效果一吟三叹,一气呵成,起到了增加音乐感的效果。“盐的味道”与“山的味道”等短语结构重复出现“味道”,运用重复的节奏造成情感上的积累和延续,听之令人荡气回肠,如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解说员李立宏在体现作品整体朴实平和、自然清新的配音风格的基础上,从内容出发,将解说词中蕴藏的韵律之美用有声语言的形式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创造出了较强的审美性。
“节,是节拍、节律、节制、节度的意思。既有段落分合的关联问题,又有控纵制约的分寸问题;既有时间的长短问题,又有空间的大小问题。……无节不断,无节不通。朗读时,必须把中断处加以留自,把衔接处给以填充。”①在解说时,要善于找准语流中的起点、落点、起势、落势,使表达不沉闷、不平淡,从而达到“停连有致、意在言外”的艺术表达效果。“奏,是推进的意思。单独的、单个的某种声音,突兀的、孤立的某个声音,不能称其为奏,它必须是一连串地、一段时间里的声音,而且要有变化,显示出某种走向、某种态势。”②“节”和“奏”的融合造就了解说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的流动美感。
纪录片的解说节奏通过声音形式的变化来强化情感,一方面表现为主导节奏的回环往复,使感情表达鲜明突出。另一方面表现为主导节奏与辅助节奏衔接转换时,声音的起伏、变化,增强了整部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但凡听起来悦耳流畅、鲜明生动的解说词往往在节奏变化上下了一番功夫。解说员通过停连、语气以及声画结合等多种方式构成听觉上跌宕起伏,回环往复的美感。
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时间的味道》中的片段:
(“/”表示短暂的停顿,“//”表示时间较长的停顿。)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解说时出于对画面的转换和延伸以及情感的过渡和回味的考虑,声音有衔接的地方也有停顿的地方。在配音时,要在衔接处做到“一气呵成、统一连贯”;在停顿处要做到“音断意不断”,恰当运用声音留白,能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声已落而情更浓的效果。话说完了,思想感情还留在听众的印象里,余音绕梁,给观众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在纪录片解说中,要想突出节奏的美感,还必须依靠语气的跌宕起伏带动节奏的抑扬顿挫。在有声语言表达体系中,“语气”是某一句话的声音形式,而“节奏”则统领着全篇稿件的声音形式。“语气的跌宕起伏,造就了节奏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回环往复,贯通了语气的轻重缓急。反过来,节奏的回环往复,是由语气的跌宕起伏的同一和统一形成的,节奏的抑扬顿挫,是由语气的轻重缓急的对立和并比形成的。”③抓住了语气,节奏才有了根基。
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有这样一段解说∶
酒,应该是人们利用微生物进行食物转化的最早的案例了。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时间越久,酒越醇香。黄酒绵长而厚重,中国人可以从这一种饮品里,同时品味出“柔”和“刚”两种境界。”
在讲述酿酒的过程时,李立宏的声音深沉而浑厚,语速舒缓而悠长。他用亲切自然的语气娓娓道来,表达出一种平和沉稳的整体节奏,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之美。李立宏总能恰到好处地作出停顿,任由观众在那些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中驰骋他们的想象,沉醉于深深地遐想之中。
此外,《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节奏,强调声音与画面的配合得当,追求语言节奏与影像节奏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解说者通过想象与情景再现把握观众的心理需求,借助于文稿和影像中呈现的情景调动思想情感,准确地把握解说词的基调和节奏,从而激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进一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节奏,造就了配音解说的音韵之美与回环之美,使得稿件与语言相契合,影像与解说相交融。它的成功不仅揭示出电视纪录片解说节奏崭新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也为中国电视纪录片解说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迪。
注释:
①②③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82,85,88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