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学生党员服务水平

2015-04-10 13:40英启琛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意识

英启琛,李 春

(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42)

一、增强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必要性

(一)增强服务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及其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的有生力量和重要支撑,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对党组织而言,不仅能强化党员的服务宗旨,形成党员之间讲奉献、讲服务的良好氛围,更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对学生党员而言,不仅是在组织程序上增加了考核环节,对大学生入党前提出严格要求,更是在思想上对全体党员进行洗礼,提出了新要求。

(二)增强服务意识是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应尽的义务。以理论讲座、论坛交流、模范事迹、新媒体平台为载体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既结合了科技时代网络的优势,又有效利用了传统的党员教育手段;既加强了学生党员自身的理论学习,又激发了学生党员的服务热情;既增强了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又促进了学生党员有效地以理论为指导,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服务活动。高校党组织以“加强理论学习,永葆先进性”[1]的机制,借助多种载体,结合新媒体新方法,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改变以往的理论灌输,注重学生党员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党员转变思想观念,学会为他人考虑,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三)增强服务意识是完善学生党员管理教育机制的迫切需求

科技时代的社会快速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使得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培育及增强仍不过时,现有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强,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突出。首先,对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再锻炼”不够重视。在以往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多的关注对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及组织发展程序上的把控,对入党后的学生党员,没有针对新形势、新政策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强服务精神的再教育,缺乏集中的理论学习,学习形式局限于民主生活会,学生党员缺乏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加上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学习动力不足,致使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再锻炼”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其次,教育管理机制缺乏整体性、连贯性[2]。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形成必须要有入党前的启蒙激发、入党后的齐抓共管;要有校党组织的重视、基层党组织的主抓;要有党员教师的引导、学生党员之间传帮带相结合。最后,缺乏科学合理的目标考评机制。建立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是增强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重要抓手。严格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才能使得学生党员的活动有章可循,促进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党员结合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自我的要求,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不断完善评价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意识。

(四)增强服务意识是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的必然要求

学生党员是校园内志愿服务的有生力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助手。学生党员内部的互帮互助、相互服务的氛围营造及服务精神的传承,既激发了学生党员的服务热情,又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营造了良好的传帮带的党内氛围。通过了解学生党员的成长,关注学生党员内部关系的和谐程度,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人翁责任感,提升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使他们更主动、更愿意去服务每位师生,并在各自学习和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目前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的表现及原因

(一)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的直接体现

学生党员多为90后,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条件的改善,多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生党员服务观念淡化,缺乏奉献精神,对待工作讲条件、讲要求,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3]。有的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表现较好,主动要求上进,事事冲在第一线,能吃苦能战斗,与班级同学打成一片,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但从组织上入了党后就不再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躲一躲、推一推”的现象,并在各方面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能发挥好带头作用,言行举止出现较大反差。在对待利益时,在不涉及个人利益情况下,能较公正、客观地处理问题,但在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关系时,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对于他人、集体利益没有考虑。

(二)入党动机多元化是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最直接的原因

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组织发展教育的把关工作有些“弱化”,没有从选苗过程中把好关,致使有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多元,功利化倾向突出。有的学生把入党当作大学四年生活的最高荣誉和特殊身份去追求[4];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提升政治角色,提高个人身价,为走进仕途添加砝码;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敲门砖。入党动机多元化,致使部分党员在工作方面出现退缩的情况,思想意识淡薄,善始不能善终,形成了入党前与入党后表现反差大的陋习。

(三)程序入党意味着自己已经入党是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的根本根源

由于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在部分学生党员看来,只要组织上批准入党了,就表明自己已经实现了成为中共党员的追求,而对于组织上入党、思想上入党及行动上入党等问题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入党前后教育不重视,削弱了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培养,再加上教育效果不理想及没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客观上加重了学生党员程序入党意味着完全入党的错误意识。

(四)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是由党员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增强,除了要有党员对自身提出严格要求,更离不开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目前党员监督考核机制整体仍处于不完善阶段。首先,教育管理机制缺乏整体性、连贯性。高校对党员教育考核机制的顶层设计未进行较多的关注,致使有些基层党组织未能从大局着手、以整体发展的思路建立有效的管理评估体系,无法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党员。其次,在管理考核执行中作用有时被“弱化”。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往往在学习、工作各个方面发挥着模范和榜样作用。但在处理违规违纪学生党员时,老师多因碍于面子,怕耽误学生党员的“前途”,不能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不能给予违规学生党员正确的处理,造成违规恶习依然存在,学生党员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甚至依然我行我素,给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被动。

三、增强党生党员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党员服务水平

(一)要有服务意识的引导

党员的服务意识培养就是一个育苗的过程。幼苗能否茁壮成长,选的好不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精心培育。

1、用思想教育来引导服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首先要解决其思想认识问题,树立学生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服务宗旨与党的先进性贯通起来。为此,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要通过理论宣讲、集中理论学习、经验传授、网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党员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更好地以理论为武器武装党员自身、服务广大群众、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要用思想教育激发党员的服务热情,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党员带动、服务群众的能力,促进学生党员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2、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来引导服务。丰富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突破以往单一的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平台,积极构筑学生党员在网络平台中的“精神家园”,用新媒体来引导、帮助90后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灵活性、即时性和共享性特点,为学生党员更新知识结构提供有效途径。以典型、先进人物和事迹为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积极开辟新形势下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扩大主流舆论等方面教育阵地实体与网络的结合,全面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5];除课堂理论学习外,注重适当参与实践类活动,适度嵌入艺术、道德等元素,用艺术的手法将服务精神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此实现教育内容接地气,教育形式多样化,引导服务效果不断提升。

3、用参与和互动来刺激引导。在具体的学生党员活动中,注重党员教师与学生党员之间的互动和学生党员的参与。通过强调参与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党员在党员教师的帮助下,参与到发展党员、社会实践的工作中来,依靠学生党员的民主讨论和考核监督将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增强学生党员的目标意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此外,使学生党员自主完成社会服务活动的前期准备、中期落实及后期总结,将“要我参加”转化为“我要参加”,调动学生党员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二)要有乐于服务的环境

构建上下联动、党员互动的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考核机制。学生党员要服务他人,在党员素质提升、帮扶关怀及手段载体必须要有变化,以变化、发展达到服务考核标准,提升服务能力。其次,要有完善的服务平台助手。以往的服务活动中缺乏现代网络媒体的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不断改善和优化教育环境,便捷学生党员服务广大师生。最后,要有健全的党员素质提升机制。鼓励党员利用好新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广泛开展党内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党内传帮带工作[6];对外开展好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三)要有崇尚服务的追求

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能够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信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去追求,则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志。对服务的崇尚与追求,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带动作用。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把班长、团支书等干部团结在一起,密切了学生干部之间的联系,通过主抓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引导广大学生干部形成对服务精神的追求,并影响带动其他同学,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通过党支部以点带面的带动,有力地促进了班级内部良好班风、学风建设。从源头开始培养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促使党员在服务意识浓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形成乐于服务的意识。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坚定对服务精神的追求。鼓励学生党员参与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党团组织和各种学生社团,促使学生党员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邀请奋斗在一线的优秀党员,用他们的典型事例或现身说法来影响和感染更多的党员,实现服务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此外,让学生党员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间接经验,增强实践服务的能力。

[1]马义新,张翠敏.构建长效机制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举措[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12).

[2]解娜.新形势下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

[3]付晨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保障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4]董国娟,贾巍.采用“五位一体激励法”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成功(教育版),2012,(7).

[5][6]李汴霞,袁建伟.关于党组织“服务党员”问题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12,(3).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