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化推广策略研究

2015-04-10 13:24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汉服国学民办高校

陈 霓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3)

【高职教育与教学】

高校传统文化推广策略研究

陈 霓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3)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传统文化中诸多健康有益的资源可以弥补现行教育的不足。在民办高校推广传统文化必须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搭建一个多维立体的传播平台,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普及与传递。具体推广策略包括:以课堂教学渗透为主导、以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民办高校;传统文化;推广;策略

最近几年国学开始大热,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习近平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其中提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民族之本,国家精神之源,更应该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适应时代促进时代社会发展的思想与信仰。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所导致的现状就是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低下,道德淡漠、信念危机、心理失衡等问题频频出现,学生亟需正确而有效的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亟需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传统文化中诸多健康有益的因素可以弥补现行教育的不足。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开始关注并重视,各项鼓励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的不断出台,各地民办高校蓬勃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从学生层面上看,民办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应届、往届高考生和职高、技校毕业生。他们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但学习不够刻苦,毅力欠缺;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但追求现实性和功利性。

针对以上特点,在民办高校推广传统文化必须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搭建一个多维立体的传播平台,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普及与传递,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性格品行的塑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以课堂教学渗透为主导

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然而当今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是相当薄弱的。这一点在民办高校中犹为突出。很多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中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遑论对学生的引导。重专业重技术的培养模式使得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渗透不足。

而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在西方文化和快餐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只是一种空洞的口号,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儒学、老庄、汉服、昆曲、诗词等国学精粹在很多人眼中就是“老古董”,远远不如网络小说和流行音乐有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在很多高校校园受到轻视和冲击。

面对这种状况,民办高校首先要不吝课时,倾力于正课教育。在大学应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并纳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结合地域文化、学校实际以及学生特点,开发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教材。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国学精粹》课程,分“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民俗文化”“中国文学赏析”“中国传统艺术”等模块进行专题讲授,侧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把大学生与中国文化的联系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了解我国的节日、民俗、饮食文化、传统服饰、文字演变,在诗歌、小说、戏曲、书法、绘画、建筑等人文艺术领域进行简单的赏析,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审美意识、文学修养等,加强人文素质的熏陶、开阔学生的视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全方位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民办高校中是一个创举。

在授课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应该充分注重追求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和心智启迪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目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很多困境, 教学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认知不够,从而导致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的不完善、不到位,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重点要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侧重过程、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要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质疑甚至实地考察、创新等多样化的学习过程来获取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或观看表演,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审美体验,与古哲先贤发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高尚的道德熏陶,真正使吸取知识与提高能力和谐发展。这种对情感与价值观的普遍关注才是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体现。再次,授课教师应力争使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更贴近时代脉搏、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广泛采用视频、案例讨论、故事分享、实地考察、分组展演等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以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

民办高校传统文化传播平台的搭建一方面要重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使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道德品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基于此,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质教育活动等同于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基于此,各种汉服、旗袍、诗词、昆曲讲座,各类传统节日相关的民俗活动的开展,都会是有效吸引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如汉服知识讲座在讲授汉服文化的同时,现场进行各类汉服如曲裾、直裾、襦裙、袄裙的展示,并让学生上台试穿,直接且深入地了解汉服文化;昆曲文化讲座在向学生传授昆曲这一古老表演艺术的典雅高贵时,除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展现之外,还可以邀请昆曲爱好者在现场表演昆曲水袖的技巧或者现场教同学学唱昆曲“水磨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昆曲艺术大美的同时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中秋民俗活动,除了吃月饼、赏月、猜灯谜之外,可以加入茶艺表演等环节;端午民俗活动,除了包粽子之外,可以设计古代投壶游戏、诗经楚辞对对碰游戏、古器乐表演等环节;甚至可以通过祭屈原、诵读《离骚》、熏艾蒿、佩香囊等端午民俗活动,让大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民俗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挑战,喜欢在校园活动中展现自我的特点连续六届进行了普及推广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和经典的国学知识竞赛。利用知识竞赛这一平台为学生创造学习国学知识的机会,并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在竞赛的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出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竞赛题目丰富多彩,包括国学经典演绎、国学常识竞赛、经典名句背诵理解三个环节。尤其是第一个环节,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专业,通过戏剧、小品、相声、歌舞、书法、汉服展示等艺术手段,将国学经典搬上舞台,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表演突破,使国学早读在传统的“读”之余,密切结合实际,在高职教育的领域里实现了全方位的探究。通过各表演队的展示,一些具有民族传统色彩的艺术和技艺得以呈现,而这种通过艺术表演的方式也吸引全校学生参观,对弘扬民族艺术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高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切实将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工作做好、做实。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从厌恶、反感、漠视到了解、喜爱继而自觉传承、弘扬。

首先,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当紧紧抓住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对只作理论分析的授课方式、只有文字信息的教学课件兴趣较低,因此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应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融入各种元素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所讲解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加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会有显著的效果。

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民办高校学生感兴趣程度较高的流行音乐、影视剧设计教学环节。如介绍老庄哲学时可以利用金庸武侠剧的片段来导入;介绍中国传统服饰时可以利用各类影视剧如《武媚娘传奇》《美人无泪》《花千骨》的剧照来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特点以及在各朝代的演变;介绍中国传统戏曲可以通过王力宏的《在梅边》引导学生思考明代著名戏曲作品《牡丹亭》所讲述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小结环节可结合专题内容为学生介绍相关网站如中国传统文化网、国学网、中国古典小说网等,交流平台如百度昆曲吧、汉服吧等,微信公众号如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中华遗产杂志、汉服同袍、书画文化等。

再次,课余利用QQ、微信等工具,拓宽交流途径,为学生推荐文章或视频。如讲授中国传统民俗时,“岭南文化”是设计为“拓展阅读”的内容,课后可以转发凤凰卫视专题节目《潮汕人的鲜明符号》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潮汕习俗和潮汕人文;讲授完中国传统服饰后可以利用微信给学生转发《汉服完整漫画版》《古代女子发型大全》等加深学生的认识,供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

总之,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的推广要坚持以课堂教学渗透为主导、以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才能做到课内雕心,课外塑形。只有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推广平台,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模式的运作下重新焕发出生机和美丽,才能吸引当代青年学生去了解、去关注、继而去热爱、去弘扬,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在中华礼仪之邦的古风的浸染中培养起人文精神,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以从容、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

[1] 王彦民. 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理论探究.邢台学院学报,2012年6月.第27卷第2期.

[2] 高红梅,郭学利.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与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现代营销,2012年第11期.

[3] 张长胜.高校传统文化传播平台构建研究.语文学刊, 2013年第4期.

[4] 白皓.浅谈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7期.

[5] 陈霓.网络文化下高职国学课程的新探索.神州, 2013年11月.

[5] 易定军.网络在高职院校国学教育中的应用.林区教学,2014第6期.

Research on Promoting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ivil-Run Universities

CHENN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Ling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510663,Guangzhou,Guangdong,China)

Execut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alents with profound cultural basis and humanity mood has become significant task that universities confronting.Many sound and beneficial resource in traditional culture could compensate the inadequacy of current education.To popularize conventional culture in civil-run universities,we must seek an effective approach and establish a multilateral and stereo spreading platform,thus could we mak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urning to popularization.The concrete propaganda strategies including: classroom teaching′s permeation as main instruction,quality educational campaign as carrier,modern informative technologies as measurement.

Civil-Run Universities;Traditional Culture;Popularization;Strategies

2015-7-20

陈霓(1983-),广东潮州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为元明清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G712

A

1674-2885(2015)04-28-04

猜你喜欢
汉服国学民办高校
“垂”改成“掉”,好不好?
汉服新“江湖”
上台说汉服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