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艳,朱慧芳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华夏根祖之源
——汾阴后土信仰与祭祀变迁
焦艳,朱慧芳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皇天后土反映的是先民的天地崇拜。后土信仰源于人类早期的土地崇拜,到汉代纳入了国家祭祀,宋代达到鼎盛,金代之后走向民间。对土地生产与化育能力的崇拜,是后土信仰历数千年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而河东汾阴独特的农耕历史文化、地理因素使其成为后土信仰的栖息地。本文在实地调查访谈的基础上,以地方文献、史志资料为依据,探讨万荣后土信仰以及祭祀的变迁。
汾阴后土信仰;土地崇拜;祭祀变迁
《礼记·郊特牲》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1]原始的天地崇拜,源于人类对天地的敬畏心理。人类早期,土地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先民对其怀有敬畏心理,最终形成了关于土地的信仰。古汾阴,位于河东地区,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产生于这一地区的后土信仰便是源于农耕文明中人们对土地的顶礼膜拜。
国内关于万荣后土祠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当前对万荣后土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借助正史叙述后土祠的变迁及历代帝王的亲祀,如解放的《中华民族之根、炎黄子孙之源——万荣后土祠的历史变迁》[2],杨洪杰的《中华祭祖圣地——万荣后土祠》[3];2、研究后土的神性及性别问题,如陈为人的《万里黄河万卷书系列之二—“后土祠隐喻性话题”》[4]、孟繁仁的《从“抟土造人”神话到“后土皇地祗”—中华民族的“国土之神—娲皇后土圣母”》[5]、张晓辉的《汾阴后土祠: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6]、陈振民的《后土文化探论》[7]等都一致认为后土即女娲;3、后土信仰自古至今的功能演变,如陈伟、樊淑敏的《后土信仰的嬗变及其生态意义》[8]等;4、从碑刻建筑方面做研究的,如陈文龙的《试论山西介休后土庙道教建筑群之管理》[9]、王世仁的《记后土祠庙貌碑》[10]等。无论是通过史实直接论证,还是借助其他专业知识对后土祠的某一方面做分析,都疏忽了民间素材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调查采访,从立足于中原农耕文明之中汾阴后土的演变、祭祀及其这一信仰产生的原因——土地崇拜、河东独特的地理及农耕历史文化出发,探讨后土信仰对当代土地保护的启示。
中国古代,后土是与皇天相对应的土地崇拜。“皇天后土”的说法在《左传》中就已出现。《左传·僖公十五年》云:“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11]由于土地能生五谷,人类栖息于大地之上,万物都离不开它的滋养与承载,古人便尊天而敬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
故有五行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杜预注:“正,官长也。”
这时的后土为管理土地事务的职官,是五行官之一,由句龙担任。
随着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后土这一职官逐渐被尊奉为土地神。《周礼·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原注:“后土,土神也”[12]。后土在这个时候不仅管理土地,更为甚者是安邦定国之神,受到了上至天子、诸侯,下至村舍、百姓的祭祀,甚至在帝王大封诸侯之时,都要先报告于他。及至宋时,后土被纳入道教体系,册封为“奉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与玉皇大帝相匹配。但到明代之后,后土的身份却已经被边缘化为《西游记》中的“土地老儿”。
关于后土的性别,早期的文献中普遍认为是男
性,由共工氏之子句龙担任。《礼记·祭法》中记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13]后土是管理土地的男性官员,这是由当时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受“天阳地阴”思维模式的影响,到了汉代之后,后土即恢复了其女性身份。土地吞吐万物,与女性的生育能力十分吻合,后土便成为主管土地和人类繁衍的女神,后土娘娘的送子功能也是由此而生发出来的。
(一)后土信仰的原因
封建帝王对后土祭祀十分重视,原因在于任何信仰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尤其是作为官方意识,受官方推崇必然肩负更多的使命。
其一,后土信仰的实质是一种土地崇拜,源于人们的天地信仰,是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们对丰收的渴望与期盼。《释名·释地》:“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土地为人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料,进入农业文明之后,人类认识到了土地能生长庄稼,是万物的负载者。草木五谷、鸟兽鱼虫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皆依赖于土地。早期先民无法解释收成好坏的原因,就误以为土地有灵,控制着农作物的生长,对于土地怀有一种既畏惧又依赖的情绪。由此来看,后土信仰与崇拜,不仅仅是满足精神和心理期冀的圣举,更重要的是对土地的崇拜与期待,对丰收的渴望。汉武帝亲拜后土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通过祭祀以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历代帝王亲临祭祀之后,大都会大赦天下或是减免租税。
在中国古代的官方意识中,社稷就是国家的代称,后土崇拜就与江山社稷密不可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后土为社。稷,田正也。”《说文解字》对“社”的解释是:“社,地主也,从示土。”[14]社为土地之神,能生产五谷。同时,“稷”为主管田地播种的长官,是五谷之神,与土地密不可分。农业为本的华夏文明中,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江山社稷的成败与土地息息相关,关系到国家根本。所以尽管在元之后,政治中心北移远离汾阴,明清之际,皇家仍然选择在北京近郊设地坛祭祀土地。
其二,在先民意识中,土地承载万物生灵,包括人类的起源。土地之神后土的性别被视为女性,所谓的天公地母即为明证。《说文解字》中“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凡地之属皆从土”。土地生长繁衍万物,生产五谷,是农耕民族的依赖,这与女性的生育能力十分相似。把土地当作女性看待,对其无限的生殖能力加以崇拜,从而形成地母崇拜,后代后土娘娘的送子功能也是由此而生发而来的,其深层是对土地化育能力的崇拜。
《荣河县志·卷八·礼俗·祀事》说:“祈嗣于后土,祈雨于龙君,祈富于财神,祈贵于文昌魁星,恒情类然。”[15]土地承载万物,养育生灵,草木鱼虫、山川河流尽情地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令先民不得不折服于她创造生命的能力,便通过祭祀大地,沾染到这一能力,把获得丰收与兴旺繁衍的这一愿望作用于大自然界。
正是认识到土地生产与化育能力对于人类农业文明的密切关系,才导致后土信仰在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二)后土信仰立足于河东的原因
清朝末年,后土信仰萎缩,出现了一个以河东为中心的山西南部后土信仰圈,这不仅是因为这里是后土的本庙所在。后土信仰的辉煌时代选择了汾阴,在后土崇拜由盛而衰,由官方回到民间之后,又一次选择了这里作为最后的归宿。
首先,这与汾阴的特殊地理因素有着重要关联。作为后土地祇的发源地,古汾阴位于今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地处黄河与汾水的交汇处的岸边。在汾水注入黄河之处,由于冲击而形成了一块高处被称为脽上。南朝宋裴骃集解《史记》中提到,“河之东岸特堆堀,长四五里,广二余里,高十余丈。汾阴县在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也”[16]。脽上之地,雄奇异常。史书中记载以其地势高突的形势如人的臀部而得名。宋真宗在《汾阴二圣配飨铭》中写道:“脽上者,汾水之曲,巨河之滨,故魏国之国都,旧晋之疆土………地形诡异,神道依凭,中断洪流,揭成高阜。俯联修壤,崛起而崔巍;下望平皋,斗绝而盘郁。故得传于简策,降厥祯祺”①。按此推断脽上之地势必气势如虹,非同一般。如此雄奇伟岸之地,设坛修祠祭祀地母,自然与大地繁衍万物的气度不谋而合。
其次,汾阴位于古河东,地处黄河中游地区,且位于汾河谷地,气候温和,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史前文明时期这里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的痕迹,如:芮城的风陵渡旧石器时代遗址,夏县(夏朝曾在这里建都因而取名夏县)、万荣、闻喜等地都出土了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可见这里农业文明历史悠久。
在这里还流传着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并且今天的万荣民众依旧认为女娲与后土是合而为一的,
后土即女娲。也是在河东大地,黄帝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这一壮举奠定了华夏民族繁荣发展的基础。万荣县荆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黍稷,证实河东先民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掌握了黍的种植的技术;夏县西阴仰韶文化遗址蚕茧化石的出土,又证实了“嫘祖养蚕”并不只是传说,在原始社会时期,养蚕技术已经被河东先民所掌握了。这里也曾是尧舜禹的活动中心:尧定都平阳(今临汾的古称),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的古称),禹都安邑(即今夏县境内的禹王城遗址)。大禹之子启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仍定都于安邑。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多次出现瑞兆。据《历朝立庙致祠实迹》提到了正当武帝准备在汾阴为后土立庙之际,汾河出现了绛色光芒,这对支持“天人感应”的汉武帝来说,天降祥瑞是对此次活动的褒奖,更坚定了他的选择。史载汉宣帝神爵元年春,在河东祭祀后土时,出现了“神鱼舞河”的奇特现象。
后土信仰自古就存在,对汾阴后土娘娘的祭祀最早起源于黄帝轩辕,汾阴后土祠则是因为受到数位帝王的亲自祭拜而闻名于世人。而历史上著名的有以下几位:
(一)轩辕帝“扫地为坛”,开祭祀先河
黄帝大战蚩尤的神话传说家喻户晓,而地点就在古冀州涿鹿一带(运城市盐湖周边地区),这也是有文献记载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部落统一战争。经过这次战争,黄帝成为了远古时期伏羲氏族社会最有权威、最有影响力的部落首领。黄帝在这次战争之后,携胜利者的威严和荣光耀祖的情怀,决定在始祖女娲故里——汾阴脽上建坛祭祀。
关于黄帝为何要在大败蚩尤后设坛于汾阴祭祀,李秀林老先生②这样说:黄帝是为了祭拜后土女娲娘娘。据说在黄帝战蚩尤久战不胜时,梦见女娲教他破蚩尤的办法。《黄帝本纪》说:“帝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梦见西王母(女娲)遣道人披玄狐衣,持符授帝”。黄帝大获全胜后去祭拜始祖女娲以表感激之情,此外便是为了安抚蚩尤河东地区的部落。于是在此祭拜,进而安定天下,“轩辕扫地而安九土”[17]。还有人认为黄帝祭祀“最主要的是为求人类的生殖”[18],因为黄帝部落经过几次大的战争,人员伤亡不少,需要尽快壮大部落力量,这也符合人类当时对生殖的崇拜。
自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拜后土圣母后,先后有八位皇帝十九次亲临祭祀,祈祷后土降福佑民。《历朝立庙致祠实迹》中记有“轩辕氏扫地为坛为脽上,二帝八元有司,三王方泽岁举。”
(二)汉武帝“建祠掘鼎”,书写《秋风辞》
据《蒲州府志》载:“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43),治庙未定”。《汉书·郊祀志上》中说:天子郊雍,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就是说武帝觉得祭天不祭土,是不合规范的,于是于元鼎四年(前113)冬十一月给后土立祠,并定下制度:“今天子所兴祠,泰一后土,三年亲郊祀”[19]。汉武帝之所以选择在汾阴脽上建后土祠,除了因为轩辕帝在此扫地为坛,在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个说法:当时汉武帝决定建后土祠,选址未定。太史令司马谈和祠官宽舒说:“天地乃万物之主,后土祠应立于近水高地上。”于是,汉武帝向东巡幸至汾阴。汾阴县有个叫公孙旁洋的男子,见汾河边有一片绛红色的祥光,就汇报上来。汉武帝认为这是吉兆,便决定在汾阴脽上建立后土祠。后土祠建成,汉武帝亲自祭拜,与祭祀天帝之礼相同。从此,有了皇家祭祀后土的正式庙祠。
汉武帝是来后土祠次数最多的一位皇帝。武帝之后,宣帝、元帝、成帝、哀帝以及东汉光武帝刘秀,亦先后十余次来此祭祀后土圣母。
到唐玄宗开元十年,在后土祠掘得古铜鼎二,遂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唐玄宗在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元二十年(732年)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并扩建后土祠。唐代李峤的《汾阴行》对当时的祭祀盛况作了详细描述:“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河东太守亲扫除,逢迎至尊导鸾舆。五营夹道列容位,三河综观空里闾。”[20]
(三)宋真宗盛大祭祀,亲笔丹书“萧蔷碑”
宋大中祥符三年,在文武百官的再三上表请求下,宋真宗答应次年到汾阴祭祀后土,遂命令翰林学士晁迥、杨亿与太常礼院详细制定了祭祀活动的礼仪和程序,“制定礼仪程序,准备玉册,玉匮,按照以往祭泰山的程序和标准进行”[21];并下令提前对祠庙进行全面修葺。宋大中祥符四年正月,宋真宗从京城出发,开始了汾阴之行,二月底抵达宝鼎奉祗宫,辛酉凌晨趋向祭坛。沿途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其仪如:“至坛,次服衮冕,登坛……”这是帝王祭祀后土的最后一次盛举。祭祀完毕后,宋真宗下令改奉祗宫为太宁宫,增修殿堂,设立神像,大赦天下,赏赐群臣,亲笔丹书《汾阴二圣配飨铭》,并铸造了四个铁人,各高六尺,置放配飨铭碑前,用为“顶焚炉之具”。
相传真宗祭祀后土圣母时,有一天夜里“荣光溢河,休气四塞,光为五色,人称祥瑞。”真宗效仿汉武帝得鼎改年号、唐玄宗得鼎改县名的做法,下令改宝鼎县为荣河县。传说当时宋真宗除了祭祀后土圣母,祈求国泰民安外,还向后土娘娘求子。不久后便真的喜得太子,真宗非常高兴,亲自拨付三百九十两纹银。村里至今还有他发号施令的地方,叫“压子巷”,夫人居住的地方叫做“东宫巷”。宋真宗祭祀后心情颇佳,便下令建了象征真命天子的八龙寺。
经过汉武帝的创建、唐玄宗的扩建,到宋真宗时,后土祠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内有奉祗宫、坤柔殿、寝殿、真武殿、六甲殿、五虎殿、二郎殿、判官殿等二十几处建筑,《蒲州府志》称其为“海内祠庙之冠”[22]。
(一)后土官方祭祀的没落
金元时期,由于建都较远,皇帝亲自起驾祭祀多有不便,遂改由朝廷遣员到汾阴脽上进行祭拜:“金世宗遣官至河中,祠后土庙”;“元世祖遣官至河中,祠后土庙”[23]。明清时期的帝王为免去路途劳累之苦和劳民伤财,就在京城北郊作坛以祭祀地祗祭拜后土圣母,即今天北京的地坛。其后后土祭祀改为民间管理,以致祠庙凋零。明代的乔宇在《汾阴祠记》说,他与友人登临后土祠,只见“颓然荒祠,倚于脽旁,”“祠门破烂,大殿倾圮,椽折瓦破”,“白日照于中堂,鸟巢于梁,苔侵于堂”,“登轩辕之郊台,探巫锦之鼎区,皆茫茫杳杳不可辨矣。”[24]
(二)现代民间祭祀的目的、方式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对根祖文化的重视,民间祭拜后土的活动又重新掀起热潮。后土娘娘受到历史上多位帝王的亲自祭拜,所以被当地人认为是最灵验最有权威的神灵。人们祭拜后土娘娘,没有历代帝王那样的宏志伟愿去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他们或是因为仰慕后土神灵,或是去求药求子,或是求全家的幸福安康,或是求事业学业的蒸蒸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后土信仰中的原始性、神圣性逐渐减弱,世俗性、人文性逐渐增强。村民们多选择在春节前后去烧香许愿、还愿。
后土信仰的实质是对大地吞吐万物、孕育生命的崇拜。在万物有灵观念下,土地被神化,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先民希望通过对土地的祭祀以获得丰收。农耕文明对土地的崇拜,对丰收的企盼中所具有珍惜土地的品质,对于今天的土地保护依旧有积极的意义——重构土地信仰,弘扬崇土文化,对解决当今土地困境意义重大。
注释:
①碑首高100厘米,宽148厘米,上左右三边刻有牡丹花饰,中篆“汾阴二圣配飨铭”8字,字径23厘米。碑身由五石刻组成,文共64行,1380字。现存于万荣后土祠内。
②男,73岁,荣河镇庙前村人。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49.
[2]解放.中华民族之根、炎黄子孙之源——万荣后土祠的历史变迁[J].运城学院学报,2003,(1).
[3]杨洪杰.中华祭祖圣地——万荣后土祠[J].文史月刊,2003,(10.
[4]陈为人.万里黄河万卷书系列之二—后土祠隐喻性话题[J].社会科学论坛,2011,(2).
[5]孟繁仁.从“抟土造人”神话到“后土皇地祗”—中华民族的“国土之神—娲皇后土圣母”[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2002,(2).
[6]张晓辉.汾阴后土祠: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7]陈振民.后土文化探论[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8]陈伟,樊淑敏.后土信仰的嬗变及其生态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7,(5).
[9]陈文龙.试论山西介休后土庙道教建筑群之管理[J].世界宗教文化,2010,(4).
[10]王世仁.记后土祠庙貌碑[D].考古,1963,(5).
[11]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263.
[12]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764.
[13]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90.
[1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9.
[15]荣河县志编纂委员会.荣河县志·卷八·礼俗·祀事[M].中华民国重排本:362-364.
[16]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462.
[17]宋朝的荣河县令:杨照.重修太宁记[M].
[18]陈振民.再论后土即女娲[J].后土文化,第四期.
[19]司马迁.史记·武帝本纪[M].卷十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97.
[20]万泉荣河县志[M].中华民国重排印本.卷二十三.656.
[21]万荣县志[M].海潮出版社,1995,宋类.871.
[22]宋世仁.记后土祠庙貌碑[D].考古,1963,(5):275-276.
[23]荣河县志[M].卷二十四.中华民国重排本.录四.677.
[24]荣河县志[M].卷二十一.中华民国重排本.录一.626.
(责任编辑:郭伟宏)
B933
A
2095—7416(2015)02—0120—04
2015-03-30
焦艳(1990-),女,安徽大学社会政治学院民俗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