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全面”与构建中国梦

2015-04-10 12:23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张 灿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的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重大思想。“四个全面”思想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治国理政的进一步思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对构建中国梦进一步而具体的深化。

一、“四个全面”的内涵

2012年,党的十八大坚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主题,而“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延续了十八大的基本精神,是对十八大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小康社会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相得益彰的,它的提出充分说明党中央抓住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密不可分的。

(二)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的改革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社会矛盾日益多样化,改革开放走到关键点,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着手,实现改革多方面、多领域的成效。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这样,就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在浩瀚的历史岁月中,法治和人治一直都碰撞着交织前进。可是,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法治只能短暂的存在,人治始终是社会的主流。对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说,法治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准绳、人类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制体系成为紧迫的任务,1997年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应运而生。依法治国方略推出十几年后,经过党、国家、人民的生产实践和法律实践,进一步系统地构建依法治国方略的时机日益成熟。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全面依法治国是对十五大依法治国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法律支撑。

(四)全面从严治党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即“全党要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框架中的关键要素,更是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

二、“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的关系

“四个全面”思想是构建中国梦的总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首要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四个维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的目标,其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的小康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常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社会,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精神境界更高的社会,是就业充分保障、管理日益健全、服务日益完善的社会,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牢记于心的社会。这样,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社会就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原初目标。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当前,中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发展进入到新常态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例如:民间资本如何进入到垄断性的行业中,国企改革问题,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严重的问题,文化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问题,社会教育、就业、医疗、住房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都要求党要深化改革,形成良好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调动人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推剂。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依托

从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台后,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国六十多年的实践表明,法律是社会的最高准则神圣不可侵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促成国家、政府、社会的法律合力。只有依靠宪法和法律,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依托,用制度的现代化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驾护航,为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保证

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命运关乎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个人或企业为了个人利益贪污受贿,导致腐败现象大量滋生和蔓延,党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给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挑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抓的策略,对党的腐败分子绝不姑息,净化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才能充分发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领导保证。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四个全面”是相互贯通的,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三、“四个全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来我党一以贯之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同样带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四个全面”思想也坚持了这一基本精神。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于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提出的。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外宾时对“三步走战略”做了初步的概括,即:“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已经实现,三步走的逐渐具体化使党和国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十八大准确判断我国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领域开展治国理政的新规划,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这一决策的提出正是党实事求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真实写照。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而提出来的。党要进一步攻坚克难,将改革引入深水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破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动力支持。全面深化改革,能够为人民创造更多更实惠的利益:经济上打破以往的旧制度束缚,充分发挥资本优势;政治上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文化上进一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会上进一步保障人民生活;生态环境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这样,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来的。邓小平从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入手,开启了改革开放后国家法制化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全党要认识到,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证改革的成果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机日益成熟。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在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建设从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是其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的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条件已经大体具备,这样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中”。[5]邓小平将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使党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对自身建设的进一步升华。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6]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是对党的作风建设优秀传统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把握新国情下的党情,坚持从严治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纵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总之,“四个全面”思想是对党的重大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它们密切联系不容分割,既是彼此的前提,又是对方的条件。“四个全面”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进一步开创我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宣言书,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起点。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