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俊,赵树生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工会,山东 济南 250001;2.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山东 枣庄 277000)
班组建设是一项涉及单位多、部门多、专业多的系统工程,专业管理基础牢、有创新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始终把握专业化管理方向,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坚持“工会搭台、专业唱戏”,促进专业管理有效落地呢?
班组建设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需要各层级齐抓共管、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工程”。以电力企业为例,在企业推进班组建设“四大体系”落地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班组建设与专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两者协调平衡、建管并重和有机统一。
班组强则企业强,加强班组建设能够为专业管理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条件,是专业部门做实、做细专业管理的切入点,是推动专业管理有效落地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电力企业围绕央企要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高效、培养凝聚人才、开拓进取创新、团结学习和谐”的企业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在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八大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班组建设责任、标准、对标、考评“四大体系”,与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企业文化、队伍建设等专业管理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了班组保安全、促服务、提素质的功能定位。班组建设“四大体系”确定了各层级抓班组建设的责任分工、建立核心业务指标的管控体系、搭建班组建设评价考核的有效平台,班组建设安全落地、服务落地、文化落地,对提高班组整体素质、提高专业水平和执行能力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为各专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专业管理是巩固班组建设成果、规范工作秩序、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班组建设在本质上是各专业管理在班组的集合,加强专业管理是班组建设能够取得成效的强劲动力。班组建设必须依靠“两个引擎”:一个“引擎”是横向的,即各基层单位,突出的是抓各层级“一把手”,重视和支持班组建设;另一个“引擎”是纵向的,也就是各专业部门,突出的是专业管理的分级负责、逐级落实、一抓到底。各专业要站在推动“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和公司科学发展的高度,通过管理减负、科技减负等手段,激发班组活力和潜力,把专业管理的理论、制度、方法在班组充分落地,推动班组建设更好、更快、更稳,促进专业管理更实、更牢、更接地气。
班组建设是通过一种方法和工具,提升员工素质,夯实企业管理和发展基础的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目的是使企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专业管理的目标说到底也是在围绕电网发展、安全生产、优质服务、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是在夯实基础这个根本前提下的创新和发展。专业部门是班组建设的真正“主角”,必须坚持“工会搭台、专业唱戏”,将班组建设融入专业日常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突出核心业务,促使班组把应做的业务做好,固化形成本专业实实在在、科学管用的方法措施,取得班组建设与专业管理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共赢”局面。
专业部门在班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对班组建设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专业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找准专业管理与班组建设的结合点、专业管理在班组的落脚点、班组建设在专业管理中的管控点,建立健全班组建设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优质服务、学习培训和思想教育等管理制度,为班组建设搭好框架,立好“规矩”,并及时更新完善,确保班组建设规范有序、标准科学。二是优化业务流程。各专业要对现场实用的制度标准进行梳理简化,运用图表、流程和简要语言,把作业步骤、风险点、预控措施等融入到作业指导书和风险控制卡中,化繁为简,进一步优化生产、服务流程,固化作业程序和员工行为,提升现场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水平。三是抓好业务管控。注重班组核心业务指标的过程控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对改进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掌握班组指标情况,帮助分析指标短板、制定专业管理提升措施,不断夯实班组核心业务基础。同时,要根据专业需求和发展要求,持续完善指标项目和评价内容,使班组建设与时俱进,跟上公司发展步伐,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一是强化专业监督检查。各级专业部门要抓好专业管理的过程监督检查,加强班组专业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过程抓实抓牢了,专业管理才能真正在各层级有效落地,才能在班组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二是加强专业培训指导。各专业部门要充分运用“班组大讲堂”培训模式,增强班组学习专业的主动性和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建立专业培训“人人上讲台”的常态机制,打造金牌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创新工作室建设,强化创新创效、实训实践、传承传播、成长成才四大功能,以点带面,促进班组建设水平和一线员工能力素质双提升。同时,要注重对班组的专业指导,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多到现场、多听意见,善于发现班组在专业执行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纠偏指导。三是严格落实评价考核。各专业部门要健全完善评价考核体系,逐级落实考评责任,杜绝重结果、轻过程,重显性业绩、轻隐性管理,确保检查评价真实、考核兑现严格,使专业管理形成部署、落实、检查、评价、考核的完整流程,发挥评价考核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
一是明晰班组建设责任。专业部门是班组建设的责任主体,在班组建设评价中承担着约70%的责任,对专业所属班组的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各部门要主动研究“四大体系”,主动关注班组建设,清楚本部门在班组建设“四大体系”中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短板,切实发挥好主体作用。二是加强班组软硬环境建设。各专业要加强统筹协调,优先考虑班组需求、优先配置班组资源,在班组管理信息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硬件设施规范化、队伍建设科学化方面下工夫,为基层班组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不断改善班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优化班组员工年龄、学历和能级结构。三是科学合理减轻班组负担。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减负指导意见和公司各项具体措施,坚持科技减负与管理减负并重,找准专业工作减负切入点,关心关爱职工,加强班组承载力分析,加快“班组一体化操作平台”建设,确保班组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核心业务上。
(一)建立督导调研机制。各部门要结合专业工作,将班组建设各支撑文件的相关内容列入专业管理落地项目,每季度至少一次下基层开展班组建设督导调研。各单位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专业管理和推进责任,抓好对分管部门和专业室的指导,及时解决班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建立申诉约谈机制。搭建专业与班组双向互联纽带,班组对专业管理可提出意见建议,对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向各级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诉,由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并答复。专业管理不到位的,由各单位分管领导对相关部门、专业室进行约谈,并将约谈情况在适当范围内予以通报。
(三)建立常态运行机制。要主动做好班组建设与专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形成抓专业管理就是抓班组建设的常态运行机制,专业的制度、标准、要求发生改变要同步修改班组建设相关的对标指标和评价细则,同步更新班组的技术资料,同步为班组提供必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