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新思维

2015-04-10 11:22
关键词:时代信息建设

李 娜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新思维

李娜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微时代是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为标志,并衍生出微文化。微文化具有着微技术和微时代的特点,即交际互动性、内容碎片性、草根性、去中心化性、商业性、文化复制性等,给社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微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建设应善用大数据,找到主流话语的空间,做到跨平台传播、跨群体整合、跨代际、跨文化,从而主动思考,探索新的社会文化建设路径。

微时代;微文化;主流文化建设;新思维

当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所谓微时代,就是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以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根本性革命为载体,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的快速应用为标志,促使现代人际间以微交往、信息以微传播和微循环为方式的时代。微时代里,信息和互联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主体,信息传播由点到面的线性传播转变为点对点的网状传播,微技术的社交性使媒介与通讯合一、传播与接受合一、信息与生活合一,“微”从技术层面影响到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性地解构着人类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样态,从而在微时代里就产生了相应的微文化。

那么微文化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微文化又会给新时期的中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微文化的特点

微文化是由科技生产性的基础而衍生出来的文化,天生具有微技术和微时代的特点,即交际互动性、内容碎片性、草根性、去中心化性、商业性和文化复制性等属性。

(一)微文化的交际互动性

交际互动性来自于微技术作为现代传播和交际的媒介与方式所具有的特点,主要指微文化形成于微技术支持下的网络交际活动,并通过交际的传播与互动,如微信、微博等,从而形成具有互动参与性、交际性的微文化。基于微文化的这个特点,使交际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形成以信息共享性和交际认同性为基础的虚拟群体,并通过虚拟世界的社交演变成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社会认同群体。

(二)微文化的内容碎片性

内容碎片性同样来处于微传播的“微“形式。以微信、微博等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受到传播形式的限制,140个字符以内要传递的内容就变成了段子、警句、感言,亦或是图片、视频、链接。在这样有限的形式之下,所能传递的是被解构了的思想整体性、知识传承性,甚至是文化的严肃性。

(三)微文化的草根性

草根性是由于信息与互联技术的普及,使人人都能够轻易地参与到微时代的交际与互动之中。在虚拟的微传播平台中,每个人都是无限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这就使微文化从根本上脱离了精英文化,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种种特点,体现出个性化、自主化、民主化、日常生活化等趋势。

(四)微文化的去中心性

去中心性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转型上,这同样是微技术与微时代所带来的革新性结果。微文化是在微传播方式之上的人的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审美形态的一种转型,它自觉地形成了对于原文化的解构,对于以大为特征、以历史性为积淀、以整体为美的时代主流文化的扬弃。微文化所展现的是对于“微”、小、亲切、灵活、个性、快速、便捷的追求。

(五)微文化的商业性

商业性表现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性的呈现。且不说微信、微博中各种广告的转发与商业推广,单是微技术所承担的商业化经济活动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时代了,如微广告、微支付、微投资、微理财、微店等。微文化所具有的商业性是当下时代和社会商业性的映射,而最终成为微时代日常生活的形态。

(六)微文化的复制性

文化复制性是机械复制时代文化的延续,微技术在使信息便捷产生并传递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垃圾信息、即时信息,在内容碎片化、传递快速化的模式中,使微时代的文化更多是技术性的复制,数量上的叠加,在内容上的集群趋同性和社会整体的难以整合性的矛盾二重性之上发展的。

二、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所面对的挑战

(一)“自我认知陷阱”与社会认同的分化

在微时代里,信息爆炸,人们从渴望文化,期待优秀文化对于生活的影响和熏陶,到如今的自由选择的信息海量供给,本是文化大发展的好事,更是科技助力文化建设的快事。但在微时代的自由选择之下,人的已有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他能看什么,要看什么,从而在微时代的认识(欣赏)森林中,人落入了自由选择后的“自我认知陷阱“——只以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兴趣为前提参与到文化、文艺、信息的接受与传播中去。这样的现象更形成了在微时代所特有的文化趣味部落化,也就是以基于某一种文化趣味认同或是信息共享同一性而结成的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社交群体,这些具有着超越现实空间性,并且通过微时代的微传播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鲜明的社会文化多元与分化。各个部落内部思想趋同,结成紧密认同,而不同部落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分化性,对社会认同和整体的整合构成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的“正反馈效应”与人的普遍思考缺乏

微时代信息技术在带给人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产生了海量的与人相关的数据。文化民间化的网络世界具有巨大辐射力,从而这些数据使人被技术牢牢地控制与决定。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生成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它的变革力已经直接渗透到公众的社会生活与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对整个社会机能进行重构。“正反馈效应”是指微时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人的艺术作品阅读观看等数据的分析,能够非常精准地掌握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偏好,从而使微媒体或平台选择性发布与之相契合的文艺作品和阅读信息,最终由你的选择来决定你有可能的选择。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就使人再次以趣味分化,而文艺创作也不再是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创造,而更象是提供低廉产品的市场。这正如本雅明对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评价,那就是灵韵的凋谢。

(三)文化的“碎片化”和“快餐化”与知识体系的整合与传承

微时代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所带来的只能是阅读的碎片化和接受的快餐化,知识被切割成碎片,文化被解构成现象,文化与历史的积累性、整体性、体系性都成为片段,那么这种技术传递也正在解构知识体系的完整,造成文化知识累积和传承的障碍。同时,人即作为信息创造的主体又是信息传播的受众,被裹挟在信息的洪流中,成为微时代信息流中的一个点,这时人的主体性也被信息撕裂为碎片,人只是能成为信息娱乐中的沉迷者,信息传递中的细枝末节,而人作为主体的思考性、超越性、批判性都成为信息时代里的碎片。

(四)文化草根性带来的低智化倾向对核心价值的挑战

微时代、微技术使微文化具有了大众文化的特性,在具有了鲜明的去中心化的同时,也远离了精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低智化的倾向,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播、知识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建立构成了挑战。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空间的表达者,但同时人人的参与也降低了微时代文化的知识体系性和理性,使微技术下的网络虚拟空间成为思想异常复杂的地方。人在微空间中可以隐秘自己的社会真实,从而产生了部分网民空虚、盲从、偏激、缺乏理性的心理特征,也产生了相对应的微文化中的非理性、虚假、捏造、夸大、不真实的负面表达。在微时代,仿佛每个人都可以潜伏在微传播之后隐匿自己,但微时代的微传播所承载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情绪色彩,已经与现实社会本身密不可分,任何原本活跃于“线上”的情绪,都可能转变为“线下”的事件;任何原本在“线上”振臂高呼的网络名人,都可能在“线下”赢取现实利益。渐渐地,网络世界已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现实社会,并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情绪和舆论潮流产生裂变的核心,这样的文化草根性带来的低智化倾向正是对主流文化建设的一个挑战。

(五)文化的裂变性传播与文化监管

微传播的社交性、便捷性、即时性,使信息的个性彰显,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有效的监督性,如以网络为阵地发生的舆论监督行为对反腐工作的推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微传播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为错误的表达、不健康的内容、不真实的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微传播所具有的裂变性传播方式,如同病毒的传播一样,以几何级数化的速度发散,从而增加了对于有害信息的监管与控制的难度。先进文化对庸俗文化的占领、主流思想的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传承、知识的创新都在微时代微传播的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

三、微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建设的新思维

“文化”一词内涵丰富,范畴广泛,很难一以概说。在西方,“文化”一词culture来自拉丁语,意指人类创造的东西,而自然存在的事物则不属于文化范畴。在中国,“文化”主要从教育民众以变化气质的方面来理解[1]。“文”有文字、文章、美德、文德之意。“化”有变化、教化、感化、转变人心的含义。“文化”在《易经》中曾以“人文化成”四字出现,指行仁德之育,以使民变化气质。在刘向《说苑.指武》中,“文化”一词最早成形,“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所以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作为文明、教育的意义一直延续着。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主要是在深植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国情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中国人的良好品德和理性精神,构建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自由的审美追求,发展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而使当代中国文化成为时代最生动的凝炼。

微时代的社会文化建设抽象起来说主要就是要解决好几个关系,即一元和多元、物质与精神、市场与文化的关系。

(一)确立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让微文化成为有益的补充

中国在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政策会有着相应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调整和变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实践积淀下来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相对稳定的特性,也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新的内容或新的形式补充进来,但却不会对整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质的改变,只能是缓慢的更新。微时代的主流先进文化与微文化的关系也是这样。原有的优秀文化作为民族和社会发展的积淀已经稳定地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历史厚重性、社会整合性和教育传承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是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稳固基础。微文化作为时代发展的新兴力量,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微、小、亲切、灵活、便捷,可以成为主流文化的有效补充。因此,新时期文化建设就是要做稳主流文化,做好微文化,以主流文化的博大厚重为主导,影响微文化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成为主流文化建设最具时代精神的补充。

(二)以微时代特点为起点,开拓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互联网趋势研究者谢尔·以色列在其新书《微博力》写到,“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2]。

微时代的变革是以技术为先导的,就是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革命,从而改变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文化传播方式和习惯。也就是说,在微时代,微技术影响到了人对于社会文化的接受,并影响着人在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实现文化、积淀文化的方式,从而最终渗透性地改变着人类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样态。因此,当代的文化建设就必须特别关注这种从物质技术性的改变对精神领域的影响,从文化教育传承的方面引入对微技术的使用,加强对于微技术的关注、了解和掌控。让微传播成为接受草根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化、多层次化的全新而有效的渠道。但是,作为新兴的传播平台,微技术领域有着相对复杂的文化建设环境,存在着低智化、文化趣味部落化、碎片化等特点,部分网络信息集中反映着对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和集体焦虑,这些情况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考验,因为微传播的特点,使网络上的文化现象很快就会影响到现实生活,并有可能产生以小搏大的强劲冲击力,所以对于虚拟世界中的文化释放不能放任自流,需积极引导。社会文化建设应善用大数据,找到主流话语的空间,做到跨平台传播,跨群体整合,跨代际、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并在微空间中建立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3],从而保障微空间的正能量文化传播,使先进文化通过微时代的传播,通过覆盖公民的教育传承和文化整合而积淀为每个人心中的观念,并最终成为时代的文化心理结构,形成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三)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阐明了经济与意识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对人的生活、思想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作为群体意识的文化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烙上经济的烙印,文化的商业性和机械复制性作为一种微时代文化形态存在于当下文化之中。这是文化和历史的密切联系,但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社会历史的发展背后也总有着文化在起作用,使先进文化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4]。这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时代生活在创新,文化建设也要进行创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以文化的力量反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微时代给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从时代的精神品质出发,从中国的具体的国情和具体的社会现实出发,以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主动思考,探索“文化”在当代的新意义,这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5]。

[1]李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谢尔·以色列.微博力[M].任文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3-10.

[3]刘阳,赵婀娜.“微时代”的底线与自觉[J].中国广播,2013(11):95.

[4]习近平.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J].中国科技产业,2014(10):8.

[5]汪民安.微文化需大关注[N].光明日报,2013-12-24(014).

【责任编辑李菁】

G02

A

1674-5450(2015)01-0171-03

2014-10-21

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WR2011001)

李娜,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时代信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