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东
(沈阳工程学院 法律系,辽宁 沈阳 110136)
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评估
——以沈阳市高校为例
魏玉东
(沈阳工程学院 法律系,辽宁 沈阳 110136)
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国家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能力和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的就业政策对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调节供求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就业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质性研究访谈法;就业政策;影响评估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为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国内学界对于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的探讨比较多,研究方法也较为丰富,但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研究较少,而且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历史发展演变、政策体系研究、具体政策类型研究,而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及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评估和分析的成果较少。因此,课题组以沈阳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质性研究访谈法从大学生就业政策现状及效果着手,分析和总结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整体研究思路
通过采取质性研究范式,在自然情境下通过访谈手段获得研究资料,使用归纳的逻辑分析资料,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所思所想获得解释性的理解,进而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2.理论分析思路的建构
由于是在影响评估的视角下研究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所以首先应界定一下“高校就业政策”“影响评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高校就业政策。高校就业政策是我国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指导大学生就业的纲领性文件。
(2)影响评估。影响评估是政策评估的方式之一,涉及对政策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的评估。基于大学生的特点,本文设定的影响评估的指标为: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行为三个指标的影响进行评估。
(3)理论分析思路的建构。一般认为,虽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高校就业政策无疑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在目前“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就业政策必然会从职业保障、发展前景、职业声望等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必然会从高校专业设置,就业辅导等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在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和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必然会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本文设置如下假设:
假设1:高校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和就业机会。
假设2:高校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研究对象的确定
课题组对沈阳市六所高校的18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由于考虑到样本院校的不同级别和性质,因此,抽取了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分别在各高校选取3个样本作为个案访谈对象,访谈记录经过整理具体编码如下:样本所在院校分别用该校代表性汉语拼音首字母来表示:辽宁大学为“L”、沈阳农业大学为“N”、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为“H”、沈阳师范大学表示为“S”、沈阳工程学院表示为“G”、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表示为“Z”。个案编码用英文case的第一个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例如案主1表示为:“C1”。编码示例:“GC3”意为沈阳工程学院个案3的观点,“LC1”意为辽宁大学个案1的观点。
4.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访谈方法,这是因为访谈方法相对于调查问卷方法更能较好地反映出调查对象的观点和真实的感受,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采取了半结构式访谈,围绕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由研究者与调研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的单独访谈,探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更有效地提高就业成功率提供启示。
1.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到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指导、毕业前岗位实习培训、就业帮扶与贫困学生补贴、加强就业保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开通信息化网络化的就业交流与信息共享的平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了便利,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引导和促进作用,调节了“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这一点得到了绝大多数被访者的认同,以下是访谈中一些个案的陈述:
(1)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身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国家颁布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它符合了我们的利益,并且我觉得这也是国家的责任。(GC1)
虽然是一名大学生,我们没有过多地接触社会,心理还是不够成熟的,尽管知道就业压力较大,但总是想选择那些身份地位高的或工资多的职业,这样才体面,也证明自己有能力。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讲座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它提醒了我们需要对自身进行定位,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了解了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培训与学习,这些都对我们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HC1)
国家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政策很有必要。学校和招工部门为响应国家政策,联合举行了就业宣讲会,在会上很多单位部门对就业形式和市场所需人才进行了讲述,这使我们了解了就业市场,就我自身而言受益匪浅,就业观有了很大转变。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让我了解了相关政策,并且很愿意响应国家的号召。(LC3)
既然国家提供了便利的就业机会,就是我们的福利,应该充分利用。首先就业信息网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就业信息,在就职过程中还提供了优惠和补贴,如果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去基层或者边远地区我都可以考虑,说不准那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ZC2)
(2)对“市场失灵”的调节和引导。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运行中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使其资源配置存在暂时或长期无法调节和克服的现象。市场失灵现象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不可一概而论。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具体分析发现,“市场失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高校热门专业设置的调节;二是对企业用人不公平和性别歧视方面的调节。
我相信国家根据我国国情做出的政策是正确的,国家根据各种调查数据对国情和就业形势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在掌握各种信息情况下制定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必然具有科学性,针对大学生就业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市场自身的弊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来控制与调节,政府的权威性对有些高校跟风设置的热门专业和无计划性扩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政府、单位、高校相互配合,可以使用人单位依法合理地招聘大学生,又能使学校合理设置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避免了资源浪费。(NC1)
我对于政府促进就业公平问题非常关注,身边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曾因为招工单位存在用人不公平和性别歧视等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和中西部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HC2)
我认为,我国目前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现有的政策规定大多是以部门条例的形式出现,其约束程度有限。如果以法律的形式出现的话,可以使相关责任部门认真执行政策内容,避免责任推诿和资金滥用。法律的平等性可以保证大学生拥有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因此对政策立法能够使政策更有力地贯彻。(LC2)
(3)对供求结构的调节。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和用工单位招工难的尴尬境地,供求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和企业要求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不相符,加上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情况造成了理想职位扎堆,致使有些部门单位求职拥挤,有些企业人才缺乏的状态,因此政府适当地引导和干预对调节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我了解到了一些政策,国家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学校是培养我们的基地,教学改革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市场不需要和培养过剩的专业都应该适当减少和取消。我们学校在近几年增加了几个市场竞争力强的专业,同时对就业率很差的心理学等专业予以剔除,把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挥了出来,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电气学院和能动学院的毕业生在历年就业竞争中一直名列前茅。(GC3)
国家制定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对于我们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很多毕业的学长学姐已到基层就职,做起了村官。我家在西北地区,国家正在加强西部建设,对支援西部的大学生又有很多优惠和扶持,我和身边几个同学考虑去西部发展,我觉得到边远地区就业不仅是对自身的锻炼,也为国家东西部均衡发展尽了一份微薄之力吧。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到西部地区来服务,在避免就业扎堆和平衡供求结构的同时,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LC1)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国家在就业方面的扶持政策普遍持有坚决肯定的态度,并对其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由此可见,国家的宏观就业政策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必要性,从教育体制改革,到就业市场自身弊端的调节,再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直至平衡东西部地区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干预与协助。表面上看似单一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带动了很多社会问题的缓解与改善。政府的权威性和政策的科学性能使各个机制有序配合,使大学生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快速发展。
2.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访谈资料表明,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意向”“就业行为”和“就业能力”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意向的影响。通过访谈了解到,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意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基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和户籍方面的政策。
说真的,我对大学生就业政策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有那么多优惠政策,如果知道了我会有不同的择业选择和职业规划。(HC1)
在知道和了解了这些政策之后,在以后就业的时候我会慎重考虑,在就业竞争力这么大的当今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福利,不仅是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带来了便利。我的专业本来竞争力就不大,社会需要技术型的人才,而我作为一个文科生,很难从事对口的专业,国家颁布的基层村官制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到基层去锻炼一下,做一个好的村干部,比去社会上从事那些小助理和文员更有意义。(SC1)
其实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喜欢到社会上闯一下,不想给人家打工看老板脸色,听同学们说过关于国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同校一个学长创业虽然苦但也比较顺利,现在社会上就业压力大,岗位也不足,那么不如自己创业还能为别人提供岗位,努力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GC2)
(2)国家就业政策力度对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影响。
国家就业政策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很多机会,也给我的就业带来很多方便,面对就业的种种压力,利用政策提供的优势来完成就业是很明智的选择。去年我考上了村官,被分配到了现在的村部,从事一些辅助性工作,这项工作福利和优惠是有,但是相比市场上其他行业待遇偏低,按照市场消费水平只能维持生计,为了能生活得好点,我准备干两年就考公务员。相比之下,公务员的身份地位和收入比较乐观,福利保障也高一些,如果政策中提供的优惠和保障适当提高,会有更多人考虑投入到基层。(SC1)
国家应该加大向去基层就业大学生的优惠力度。我是前年参加服务辽西北自愿者计划到基层服务的,偏远地区的基层工作条件极为艰苦,薪酬又较低。如果待遇能有所提高,大学生还是愿意在基层服务的。(NC3)
可见,国家提供的保障和优惠政策的完善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尤其是基层就业政策,该项政策不仅关乎大学生愿不愿意到基层就业,而且更会影响到他们留不留得下的问题。
(3)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普遍反映,就业指导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
我认为就业指导对就业很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面对就业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单位具体情况,根据单位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自身能力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身为大学生的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虽然在学校学到了理论知识,但是动起手来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大学生非常缺乏实践能力,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然而,目前我们的就业指导课程在这些方面恰恰是最薄弱的环节。(LC2)
目前开展的就业指导,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因为现在的就业指导课主要是一些选修课和相关的讲座,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就业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而且与我们所学的专业也是脱节的。(HC1)
可以想象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就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使学生在就业创业时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
通过对上述访谈资料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
(1)国家的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从学生的访谈中可以得到答案。被访谈对象普遍表示,国家关于大学业生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了大学生就业,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面对就业时不再迷茫,对诸如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影响大学生就业、企业用人不公平以及就业性别歧视等方面的“市场失灵”现象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2)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意向有显著的影响。首先,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使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励志到基层就业。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该项政策普遍持积极态度;其次,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使人数众多的大学生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如果国家能够加大相关政策的优惠力度,就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使大学生们下得去,留得下。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填补基层人才匮乏的困境。
(4)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的影响。被访谈对象普遍表示,就业指导和培训政策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普遍反映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还普遍流于形式;注重就业知识的讲授,轻视就业实践的训练;缺乏个性化的辅导。
目前,在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国家的就业政策不能与之配套改革,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能力和就业行为,产生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浪费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已是势在必行。
[1]魏玉东.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30.
[2]武晓伟,程接力.质性研究:实践与评论:第一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9.
[3]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责任编辑 祁 刚 校对 伯 灵)
Impact Assessment of National Employment Policy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eement——Tak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e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WEI Yu-do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Through the us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of the national employment policies on the profession-choosing concept,employability and employment behavio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ional employment policie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and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regulating the structure of supply and demand,and 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Therefore,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existing employment policies and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qualitative interview method;employment policy;impact assessment
2014-09-20
沈阳工程学院创新学术团队项目(RWTD-1302)
魏玉东(1974-),男,沈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就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5.01.005
G647
A
1672-9617(2015)01-0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