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赵 振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李丹丹,赵 振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网络的高速发展,学生应用群体的不断提高,使得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与时间都在不断地增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的表现形态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网络文化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兴的一种文化,既有传统文化的特点又包括了全新的理论化的数字文化。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获得所需的内容,方便快捷,知识储备丰富,自媒体出现后表达思想的空间更加广大,不仅可以发表观点而且可以自由地交流、讨论。这就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如何在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网络主流文化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也不断地丰富发展,网络主流文化的态势也逐渐地清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网媒和民间构成三个组成部分,引领着主流文化的发展。网络主流文化时刻引导着网络应用主体的意识形态。我们应时刻关注网络主流文化的发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表示,互联网行业应该认真履行好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论坛、微博等网络文化阵地应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落后腐朽文化的网上传播。”[1]网络主流文化对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关注网络主流文化,监管部门也应该对网络主流文化正确的引导和监控。
(二)网络购物文化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较2013年底增加2 96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2.5%。”[2]互联网的极速发展催促着网络购物的发展,这种极速发展的购物形式急需进行社会文化的审视。多种消费文化病症在网络购物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大众带来困扰。这就需要消费大众理智地进行消费。对网络购物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高度的审视,避免盲目从众、盲目消费。
(三)网络影视文化
网络影视文化是通过网络等媒介所表现出来的影视艺术,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影视文化由于具有及时性、普及型、直观性、娱乐性和导向性等特点成为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网络影视文化内容庞杂,给大学生的选择带来了许多困境。网络的影视作品不只是有官方出品的,还有许多大众自己上传的作品,所传递的文化纷繁复杂,大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辨别能力进行网络影视作品的选择。网络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红色经典、歌颂英雄人物等题材的作品既满足学生的知识储备需求,又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网络文学文化
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进入大众的视野,之后,网络文学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迅速地成长。网络文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一直以隐性教育的形式出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网络文学批评显现出多层级、互动性、灵活性特征。”[3]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网络文学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学的选择。网络文学的草根性给了大学生创作网络文学的机会。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它的创作主体更加自由,任何运用网络的主体都可以进行网络文学的创作;网络文学的多样化给了大学生自由阅读网络文学的平台。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导,需要政策加以规范。
(五)网络游戏文化
网络游戏自从诞生之日就备受争议,任何教育者都不能忽视网络游戏所产生的影响。网络游戏文化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网络游戏市场虽然已经由最初的混乱到现在达到已经基本稳定的状态,但是网络游戏的发展速度还是超过监管的力度,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制定更加详细的细则来规定网络游戏市场的秩序,也需要教育者加强引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辨别力和控制力。
(六)网络政治文化
“网络政治文化(Cyber Political-culture)既不是‘网络’与‘政治文化’的简单叠加,也不是‘网络政治’与‘文化’的机械复合体,更不是‘网络文化’的政治化。”[4]网络政治文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主要包括,网络政治环境的虚拟性、主体的平等性、信息的时效性等等。网络政治文化强化和引导着主流政治文化,对政治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网络政治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都需要教育者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大学生主体政治素质。
(一)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
大学生是时势的热情关注者,网络产生之前,对于时势的了解只能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媒介来获得。然而,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广泛应用,参与时政的方式已经发生着改变。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可以随时获得想要了解的资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速度在不断地提高的同时,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BBS、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的设立,为大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政治的看法提供了方便。网络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交流思想、碰撞观点。信息获取的便捷、自由交流空间的增多使学生增强了对于政治、时势的热爱。话语权的获得使学生热衷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政治参与度会与日俱增。
(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效果有限。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宣泄情绪的方式,一方面,人机交流缓解了学生直接面对老师的紧张,放松的交流往往能够提高教育效果,也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来消化老师的思想,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交流更加方便,也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另一方面,网络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大学生面对着课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等,往往在面对这些压力时,也面临的时间的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娱乐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一天的课业压力之后,无需走出寝室就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放松。这无疑有效地起到了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
(三)提升大学生的话语权
网络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去权威性,这一特点直接决定着大学生话语权的提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是教育者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模式。“电子空间的建构以及网络的非中心化、虚拟化特征,消融了人的职业、地位、种族、性别、时空等差别,使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各种交往规范和礼节束缚中解脱出来,体现出高度的民主与平等。”[5]网络提供给了学生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抒发观点的平台,没有了传统教育管理体系的限制,话语空间的无限的扩大,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和观点的主要渠道。而谁掌握了网络的话语权,谁就会左右和控制社会舆论和社会导向,同时,谁控制了社会舆论,谁也就相应地拥有了话语权。[6]网络的另一特征就是匿名性,这一特征给了学生话语自由,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且,最近网络出现了圈子现象,具有同一兴趣、同一爱好的同学可以在一个圈子里讨论问题。例如,微信的出现,微信中的好友,大多是熟识的人或者是有共同志趣的朋友,这种圈子大大降低了网络信息爆炸、信息垃圾、网络谎言的危险。在这里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同一圈子的人可以充分地交流,这种思想的碰撞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话语权。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手段
近些年,高校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以及整合网站资源的方面一直在不断地加强,随着网络交流形式的不断更新,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园BBS、微信公共账号、聊天室、电子邮件、游戏等网络功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运用BBS网络开放的平台进行讨论,与学生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并且通过该平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对重大问题的看法、观点,根据这些情况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形式。随着手机用户的逐年提高,大学生中微信的用户与日俱增,低头族也由此产生。虽然微信有很多负面作用,但是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有它合理的方面。利用微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主动占领手机网络主阵地,宣传主流思想意识。利用网络进行授课,网络的特点就是去权威性,能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交流的氛围,在平等的情况下进行教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慕课课堂教学法的应用
“慕课”教育是在线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即时沟通、当面交流等优势,“慕课”并不具备,“慕课”只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补充。[7]其次,“慕课”所面对的教育群体多样化,需要优化教学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受众只是集中于本校的学生,“慕课”则不同,学生中可能有理科、有文科、有艺术院校、有体育院校的,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内容就需要调整,对于讲授“慕课”的教师要求不断提升。再次,需要教师和学生提升运用网络教与学的能力。““慕课”教育完全依赖网络的桥梁,处于教师与学生分离的状态,也处于学生与学习群体分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就成为“慕课”取得成效的关键。”[8]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地强化自我学习的能力,教育者应该督促学生“慕课”的课后学习,以取得最佳的教与学效果。总之,“慕课”还是一个新鲜的课堂教育模式,一切都在探讨与不断成长之中,不过“慕课”这一教学形式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高速发展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时期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就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发挥SNS网络社区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SNS网络社区的优势,充分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进行SNS网络社区的学习。SNS网络社区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明显的区别,一般SNS网络社区是自发组成的,所进行的教育为第二课堂教育,完全是在平等的环境下利用信息、分享信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不为网上的不良信息所干扰,坚定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更加地个性化,达到个性化发展的目的。其次,督促学生要学会资源共享。在SNS网络社区中所应用的学习资源都是自发发布的,大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有学习价值的资料要有分享的意识。这样知识传播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广,获得的学习资源也会越来越多。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分享给学生。学生的很大一部分资源是通过分享链接搜集到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信息库,学生就可以自行到网上下载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再在SNS网络社区中进行分享。即达到了教育目的,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要指导学生进行交流,SNS网络社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空间,往往集体的智慧是不能忽视的,大学生应该利用SNS网络社区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构建自己的学科和知识体系。SNS鼓励应用者间的分享、交流和创造,在这样一个网络集体的学习中,大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其中,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应用微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是以微博为代表的,其产生基础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获取和发布方式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个性化和主体意识越来越强,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的产生正符合这一时期人们的心理需求。微文化应运而生。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创新教育的方法。在网络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微文化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微文化的传播情境下,每个人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从单向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传受者’,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草根化、平民化、个性化和主体性、平等性、独立性,热衷于上传“我”的内容,表达‘我’的观点,分享‘我’的思想。”[9]在微文化背景下,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加强高校教师对微文化的认识。应用微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要求是高校教师应当对微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利用它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其次,提高微文化传播者的素质。微文化的传播速度较快,现实中发生的情况往往很快通过微文化进行传播,这就需要教育者马上做出反应并加以应对。另外,微文化中新事物的更替也比现实中明显,例如网络语言“土豪“”丝”等新鲜词汇的出现,这就需要教育者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在飞速发展的微文化下不断地学习并且保持不断学习的欲望。再次,网络的虚拟性并没有在微文化环境下造成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反而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与关注度。例如一个突发事件出现,应用传统的媒介了解情况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微文化环境下,却是可以做到实时直播的效果。这也给教育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你马上对这件事情给出正确看法,引导青年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最后,微文化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地日新月异的,其中的网络文化内容也是呈现着良莠不齐的状态。面对微文化的高速传播的特点,一定要有批判的精神和良好的媒介素养。时刻坚定正确的三观,保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为不良信息所左右,引导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学会快速分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高效地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应对能力。
[1]张海莺.“最美”现象凸显网络主流文化向善力量[N].中国改革报.2012-07-15(001).
[2]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赖敏.网络文学文化生态现状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12(6):56-60.
[4]王树亮.网络政治文化论纲[J].理论与改革.2012(5):27-30.
[5]孙进.网络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J].学理论,2009,12(5):139-143.
[6]谢晓娟,石新宇.网络舆情与网络话语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4):10-12.
[7]国内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上线开讲[J].思想理论教育,2014,4(15):16.
[8]郭英剑.“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08(4):41-48.
[9]陈永斌.微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237):68-71.
[10]张筱荣.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2):98-102.
【责任编辑曹萌】
G416
A
1674-5450(2015)05-0019-03
2015-07-14
2014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环境专项课题(SYSK2014-02-24)
李丹丹,女,沈阳法库人,辽宁大学讲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