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2015-04-10 07:32:48春,宋
关键词:生命安全生命大学生

翟 春,宋 成

(1.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省团校,辽宁沈阳110136;2.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学术热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略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翟 春1,宋 成2

(1.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省团校,辽宁沈阳110136;2.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了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薄弱、防御能力低、应变能力差、没有掌握生存所必需的本领和技能等诸多问题。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差的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失范给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的一定冲击。

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社会失范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也随之不断发展,高校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密切而频繁,学生对现实的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快,但是缺乏正确的认知,分辨能力较差。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生命安全问题。近几年来,素以宁静而平和著称的大学校园却屡屡传出发生重大生命案件的新闻,高校大学生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现象暴露出了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薄弱、防御能力低、应变能力差、没有掌握生存所必需的本领和技能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生命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中对生命漠视、伤害他人生命的事件频发,比如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多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杀人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生是人生中人格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大学生生命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大学生生命安全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中对生命安全教育意识欠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也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1]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形式的起点,父母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影响颇深。大学生现在普遍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下长大的,从小娇生惯养,生存能力较差。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思想波动大,易冲动,当今社会的高压生活让部分大学生难以承受,普遍缺乏抗高压的能力,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大多数家长本身就缺乏生命安全教育意识或者意识淡漠,何谈给孩子灌输生命安全意识,这使得本应是生命安全教育最直接教育形式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家长对孩子生命安全教育力不足,致使大学生对生命意识淡薄。

(二)高校对生命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

学校是学生接受生命安全教育的第二主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学校还应教会学生生存的一些基本技能及如何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素质教育提倡了很多年,但往往重形式,轻实际。我国著名学者石元康也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者的动机及目的最主要是学一套谋生的技能。如果问一个大学生他为什么要念大学,我们很难想象他的答案会是‘追求人生的道理’。他最多只会说,为了追求知识,但是如果你再问他所追求的知识是做什么用的时,他只能告诉你是为了将来谋生用的了。这是典型的技术教育。”[2]国家这几年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视,而高校在落实时往往缺乏健全的教育保障机制及完善的执行方案,常常流于形式,致使落实不到位。

(三)社会问题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

马克思曾说:“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作为社会关系作用下的产物,其活动自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大学生除了学生身份外,还是“社会人”的身份,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自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社会上的许多因素、现象给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大学生生命安全的还是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社会失范。社会失范,是指没有社会规范或失去社会规范。在这种社会社会失范状态下,大学生逐渐形成了以追求个人利益和短期效益为核心的重物质、重实际的价值观,忽略了精神需求对一个人生存和生活的影响,因此诱发了许多不安全因素,造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失范势必会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这种物质性和务实性的价值观,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漠视生活甚至漠视生命。高校中发生的种种漠视生命、伤害生命事件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社会失范状态下的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扭曲。

二、社会失范在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上的体现

社会失范所产生的功利化思想泛滥、价值取向严重偏离、个人信仰缺乏、生命观淡薄、安全意识缺失等,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社会越是失范,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就越高。各种失范的现象涌现,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但危害大学生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公共建设对大学生生命安全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学校的责任,而忽略了社会公共教育在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中所承担着的重要角色。事实上,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安全教育的氛围。社会公共教育中对生命安全意识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缺失生命安全意识,缺乏基本的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现在的社会公共教育只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更多的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却忽视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心理健康等问题,尤其是生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匮乏使大学生缺乏生命安全意识和对危险的防御能力。

(二)社会不良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生命安全的影响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既是一种发展,也是一种挑战。不同的文化纷至沓来,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变革,相应地也引发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大学生是一个对社会发展比较敏感的群体,对一些意志力薄弱、缺乏判断力和分析力的大学生来说,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使其对事物的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错位。当社会的不良风气刮进校园,大学生不免受其影响,产生了一些极端和思想和行为。如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大学生中出现了抢劫、偷盗及欺诈等犯罪行为,更有甚者放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如受个人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感受,同学间不懂得理解谦让,导致因为一些小事而进行攻击甚至杀人等极端行为;如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一切以实际出发,金钱至上,金钱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在危及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心中仍然想着钱,而忽视了自身的生命安全问题。大学生就是因为受到社会环境中不良文化的影响,才忽视了生命安全问题,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给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社会安全意识教育缺位对大学生生命安全的影响

社会安全意识教育缺位,导致大学生只能盲目地、被动地接受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不能正确地认知社会,在社会接触中也缺乏良好的心态。大学生思想单纯、缺少社会经验、做事冲动盲目、急于求成等特点极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使其受到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有的甚至付出生命。一门学科乃至一种教育要想真正地深入发展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大学生接受到生命安全教育的机会主要是来自学校,而受到社会环境熏陶的机会较少,并且社会安全教育本身就不健全,更忽视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机构或者组织寥寥无几,没能形成良好的生命安全教育氛围,除了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外,大学生没有接触这一教育的其他途径,社会教育没有做到更好的补充。

三、通过改善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

社会失范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所必然出现的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给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当更好地运用社会控制,减少社会失范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来促进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学生和家庭共同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积极搭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社会平台

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来推动,更要通过社会教育去落实和发展。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基础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在社会的大舞台里,才能获得更具实际意义的技能和本领。社会教育作为大学生整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着把握全局、指引方向的作用。社会教育是从社会环境中提炼出各种信息,有选择地接受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的内容而形成的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传播速度较快。高校应该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社会机构积极配合,比如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在生命安全教育中的作用,与所在社区建立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基地,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切身体验生命的真谛、感悟生命的宝贵、明确生活的意义等。我们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社会资源,搭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生命教育的平台,发挥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

(二)加强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教育的支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4]因此,要积极发挥社会资源在大学生安生命全意识教育中的作用。在我国,公安机关、安全机构和安全协会等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支持度参与度比较低,我们往往忽略了社会力量在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而事实上,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集结全社会的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命安全教育的氛围。一些相关部门不能自我边缘化,认为安全教育与之无关,应该积极构建社会与学校的联动机制,发挥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教育的整体合力。例如,公安部门、消防机构、城管、交通大队等机构共同参与大学生安全计划的实施,与学校建立生命安全教育基地,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健康的安全氛围,共同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三)建立生命安全教育相关的社会组织及行业协会

目前,相关的生命安全教育的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数量少之又少。从国家的整体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国家对各个行业呈现出逐步放手的趋势,以引导社会的力量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关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缺乏的现状亟需解决,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建立和完善生命安全教育的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

(四)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来增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加强舆论宣传,“培养人们对新规范的适应能力,引导人们改变传统观念,适应新规则,强化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意识,是有效减少失范行为的重要保证”[5]。积极的舆论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加快对生命安全教育的了解,我们应避免社会舆论的消极性,充分提高公共事务的透明度,让大学生有机会和渠道去了解和认识真实的社会真相,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同时,社会力量在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时,同样需要积极的舆论作为支撑。当发生了大学生生命安全问题时,不能去封锁消息,去阻止社会评论,而是要正面对待,真实透明,认识到社会舆论的力量,通过社会舆论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样才能真正将生命安全教育体系落到实处。

人的价值是在社会中得以实现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密切关注。和谐的社会发展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发展时期的社会失范现象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应该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生命安全的关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避免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现象发生。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配合,以及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1]粟新.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民族论坛,2006(12):38-40.

[2]江晓萍,陈希.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环境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134-13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348.

[5]晏德君.犯罪社会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147.

【责任编辑赵伟】

G641

A

1674-5450(2015)05-0009-03

2015-05-27

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5lslktzimks-14)

翟春,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青年学及当代青少年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生命大学生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