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史料功夫深刻的学术洞见
——评刘家思著《刘大白评传》
卓光平1,2
(1.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刘大白是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也是继鲁迅、周作人之后越地最有影响的现代作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共创作了800多首白话诗和近400首旧体诗,此外还著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和《中国文学史》等六部文学论著。刘大白在文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为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学界既没有对他给予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至于刘大白研究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盲点。
刘家思教授的专著《刘大白评传》以其敏锐的学术嗅觉和扎实的史料功夫,凭借翔实的史料、精到的论述,还原了刘大白真实的人生面貌,通过展现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揭示了刘大白被严重低估的文学史价值。在该书中,著者一方面努力填补了以往刘大白研究不足所留下的空白,另一方面对“拥挤”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空间也进行了一番有力拓展。细读该书,笔者认为著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取得了显著突破。
一、深挖史实史料,还原人生真相
《刘大白评传》一书的突破之一是著者摆脱了以往刘大白研究中庸俗政治学的影响,发掘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史料,以真实的史实还原了刘大白被遮蔽的复杂人生真相。
刘大白是“五四”时期蜚声文坛的诗人和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然而,学界对他的关注很不够,对他的许多经历都知之甚少。研究者们对刘大白的忽视,很大程度上跟过去单一化的政治鉴定有关。[1]1刘大白早年曾参加过共产党,后来脱党在国民党政府担任教育部的高官,并参与过国民党的一些政治活动。1949年后,受庸俗政治学的影响,刘大白复杂的人生经历连同他丰富的文学创作被简单片面的政治评判给遮蔽了。由于这种选择性的遗忘,使得有关刘大白的史料和文献的收集整理既不受重视,也不完整。除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编辑出版的几种文集有重印或选集外,对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再进行过重新收集和整理,大量文献仍然散落于各种原始的报刊之中。有关刘大白的大部分生平事迹一直处在被埋没状态,因而也就无法对其本人再给予真实、客观、全面的评价。
对于刘大白的研究者来说,惟有掌握充分的文献史料,才能切实有效地还原他真实复杂的人生面貌。为此,著者在刘大白文献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首先,鉴于以往对刘大白研究的不足和研究资料的有限,著者先后从国内外30多个图书馆、档案馆和纪念馆发掘相关的文献史料,从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再者,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工作,著者还实地考察了刘大白生活和工作过的平水、绍兴、衙前、杭州、上海、南京等地,访问了刘大白及其友人的后人、亲属以及相关的研究专家等。对这些与刘大白及其创作有关的越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以及刘大白散落的文学作品、文献资料和生平事迹的搜集与整理,为厘清和还原刘大白的人生真相奠定了坚实基础。
著者正是通过阅读和分析现有的研究文献和新发掘的一手资料,在甄别中借鉴,纠正了以往对刘大白认识的许多以讹传讹的谬误,并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真相。如前所说,因为刘大白脱党并做过国民党教育部的高官,以往研究者便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他,对他的人生作并不客观的评价,甚至对他的革命行动也讳莫如深。在该书中,著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在著作中大量展现了刘大白参与领导和组织的萧山衙前农民运动,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杭州党小组和青年团浙江省团组织成立的具体情况等以往研究很少提及的事情。另一方面,由于学界对刘大白研究一直不够重视,以致许多人生事迹被长期埋没了,使得人们对刘大白的认识以文学想象居多,缺少学理性的把握。而著者则详细考证了刘大白的婚姻、中拔贡的时间、是否出家、加入同盟会等过去一直以讹传讹的问题。著者也细致揭示了刘大白何时加入光复会、何时接受无政府主义、为何1910年去北京、为何退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何1927年之后去从政、思想是否走向反动、《白屋遗诗》中的诗是否发表过、他在《绍兴公报》发表过哪些文章、他有哪些笔名和别名等前人一直没有弄清的问题。[1]484正是立足于充足的史料,著者针对以往人们对刘大白的片面认识和偏见给予了一一订正。
总之,著者以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完成了繁复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占有了大量一手资料,并通过对已结集出版的作品和新发掘的资料进行细致比对和分析,从而使得《刘大白评传》以翔实的史料、精到的论述还原了刘大白的真实人生,深入展现了刘大白的精神世界,清晰梳理了他反封建意识的生成,反清革命思想的形成,以及他如何既接受“无政府共产主义”,又追求马克思主义,又信仰三民主义,同时还研习佛家理论的复杂内心世界。对传主心路历程和人生道路的深入揭示,填补了刘大白研究中许多遗漏的空白。
二、破除学术成见,重估作家价值
《刘大白评传》一书的突破之二是著者摆脱了学术成见的束缚,打破过去文学史中既定的认识,给予刘大白的文学创作以深入细致的分析评述,对其文学史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文学贡献也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考察刘大白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由于受庸俗政治学的主导,刘大白研究不仅研究成果寥寥,而且研究视野比较狭窄。[1]483人们对他本人的认识比较片面,对其文学创作也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刘大白是一位被长期忽略和严重低估的作家。尽管文学史一般都将其载入了“史册”,但论其文学成就,大都只涉及他的“早期白话诗”,在探讨其创作特色的时候也往往只肯定《红色的新年》《卖布谣》这一类政治抒情诗和歌唱底层人民的叙事诗。[2]显然,仅仅把刘大白看作是新文学运动中的“早期白话诗人”,这种认识是很不够的。[3]
在占有了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著者对刘大白的著作和大量作品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著者分析指出,作为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刘大白的诗歌创作在“五四”时期就已经进入了创作的全盛期,当时他所创作的百余首新诗主要收集在《再造》《丁宁》《卖布谣》和《秋之泪》等四部诗集之中。在内容上,这些诗既有表现对新时代的礼赞、期待,对底层的关怀以及对现实的批判,还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对生命的追问以及对哲理的沉思。在诗歌形式上,则既有100余行的长诗,更有大量的小诗;既有现代的律诗绝句,还有现代的词曲歌行。在艺术上,这些诗歌通常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且总是以真情实感的抒发和袒露而动人心魄,在一种精巧的构思、精妙的结构和优美的韵律中展示一种艺术的力量,显示了刘大白诗歌艺术的艺术成就。而就刘大白诗歌风格的形成渊源问题,著者则认为刘大白的新诗创作固然受古典白话诗词的浸染熏陶,但另一方面也是深受泰戈尔诗歌影响的结果。
同时,著者也指出,刘大白除了是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他还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500余篇散文(杂文),是中国现代散文(杂文)的开创者之一。刘大白最初的散文发表在《绍兴公报》上,“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其白话杂文的影响巨大,之后又以小品文和政论文的创作为主。刘大白思想敏锐、笔锋犀利,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流利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文体形态,这些都显示了他非凡的创作力。在刘大白散文的具体研究方面,著者通过大量的文献发掘,搜集了刘大白绝大多数散文作品,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对刘大白1919年至1923年所写的近200篇杂感、杂文,著者就对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一是宣扬革命理论,提倡妇女解放,如《青年团和世界》《女子解放从那里做起?》等;二是抨击现实弊政,揭露社会罪恶,例如《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坏人的唾骂和恭维》等;三是批评教育弊端,提倡现代教育,例如《所长局长式的校长》《怎样叫做教育者的自觉》等;四是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如《父母的掠夺》《创造的恋爱》等。[1]222著者通过对这些杂感、杂文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刘大白作为现代散文最早尝试者的功绩以及创作特色。而对刘大白散文贡献的揭示,也是刘大白在文学史地位的一个突破。
在对刘大白文学创作的具体论述中,著者还着力探讨了刘大白文学创作流变的历程,解答了他为什么能够由一个古典诗词的创作者转变为一个具有较高成就的现代新诗开创者,而且在担任教育行政官员之后还一如既往地钟情于诗歌创作,始终不放弃文学等一些值得探讨的深层问题。正是通过对刘大白文学创作的深入解析,著者揭示了他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现代文学史,尤其是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实际地位。
三、拓展研究模式,多维立体展现
《刘大白评传》一书的突破之三是著者以开阔的学术眼界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研究模式,对刘大白融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晚清与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革命者为一体的人生面貌予以多维透视和全面把握,对其一生的成就与贡献作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纠正了以往研究的局限、偏颇甚至错误,为学术界认识和研究近代知识分子走向现代的人生历程提供了一种参照。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曾经是一门显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早已汗牛充栋,如何在这一拥挤不堪的研究领域开拓出一片新的空白似已不易。著者以其敏锐的学术嗅觉,展开了对刘大白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著者没有仅仅局限在文学领域进行论述,而是全面地分析、多维立体地透视了刘大白一生的文化运动、文学创作、学术追求、教育工作、革命经历等,从其多方面的思想、事迹和经历中对传主进行综合解析。具体来说,著者对刘大白研究模式的拓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为了打破以往学术界对刘大白采取单一的割裂式的局部研究状况和有效破除以往刘大白研究中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惯性思维模式,著者采取了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来展开研究。该书中,著者从系统论观念出发,融社会批评与主体剖析于一体,对刘大白的生命旅程和思想发展脉络进行条分缕析的清理。全书以刘大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为主线,以事业(仕途)和爱情为副线,以交游为暗线,立体展现刘大白的真实形象和精神特征,全面展现其悲喜沉浮的一生,并最终揭示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以及中国革命史上的卓越贡献。可以说,全书的整体视野与系统思维,是以往刘大白研究中所不具有的。
再者,著者改变了以往静态的文本解读和简单化的阐释方式,从社会转型动态的文化大背景中去进行整体研究,揭示社会剧变对刘大白个体人生的影响,全面把握他的生命旅程、思想性格、人生业绩和创作成就,从而避免了一叶障目的局限。从社会角色来说,刘大白的一生经历了由封建贡生到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由小学教师再到大学教授,由大学系主任、秘书长到教育厅秘书长再到教育部次长以及寻常百姓的复杂旅程。在全书中,著者将刘大白放置在社会转型与文学变革中来探究,并用九章的内容全面而又具体地展现了这位近代知识分子逐步迈向现代的人生历程,深入透视了刘大白这一晚清封建士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化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著者将刘大白的文学成就置于他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之中,置于他整个复杂的人生之中进行评说,这就使得研究更趋深入和立体。
其三,为了改变以往研究忽视刘大白个体生命意识和价值追求的局限,著者从外在影响力和内在驱动力的相互关联去系统揭示刘大白的人生走向以及其人生成就的深层原因。在该书中,著者着力探讨了刘大白由晚清士子向现代文化先驱和白话诗人转变的主客体原因,并深入挖掘了其与越文化之间的血脉渊源。著者指出刘大白的一生先天性地打下了深深的越文化烙印,其人格精神和文学创作无不灌注着越文化的血脉。刘大白出身越地书香门第,但长期居于乡间,加之父母早逝,使他深知社会底层的疾苦。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刘大白国学根底扎实,但严父的督迫又使他从小就不喜欢经书八股,最终成为古文的叛徒。对佛、道异端思想的接受以及广泛的社会交游使刘大白树立了反抗现实丑恶的思想,加上越地幕府文化的影响,他又具有了与人相处的幕后意识。因此,越文化的背景以及他早年的人生遭遇铸就了刘大白叛逆大胆、刚强勇猛、勤勉朴实、睿智干练、与时俱进和不断追求的性格特点,正是这种性格为其日后的各种人生成就埋下了潜在可能。
综上所述,《刘大白评传》不仅仅填补了刘大白没有评传的空白,而且著者对刘大白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革命史、教育史以及学术史上重要贡献的全面展现,以及对刘大白从一位封建士子转变为融思想文化先驱、白话文学开创者、现代教育家和民主革命者于一身的现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及其主客观原因的深入揭示,将刘大白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同时,《刘大白评传》这一具体的个案研究所蕴含的典型性和普遍性,也非常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近代知识分子走向现代的心路历程和精神轨迹,其学术意义不仅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作家研究,而且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空间一次有力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刘家思.刘大白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黄修己.“五四”作家研究的收获[N].光明日报,2013-12-24.
[3]王嘉良.作家研究勿戴上学术成见的“紧箍咒”——读《刘大白评传》有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7-17.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5)01-0117-04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5.01.023
作者简介:卓光平(1982-),男,湖北随州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在职博士后。
收稿日期:*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