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群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深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杨 群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深圳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在考察深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法制建设滞后;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
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发展对策;深圳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生存环境日渐恶化,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重返大自然,森林生态旅游日益成为一种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森林生态旅游是指以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主要载体和依托,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文化教育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返朴归真的愿望和需求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1]。深圳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独特的区位环境、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近年来深圳逐步加大对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力度,森林旅游业迅猛发展,使森林生态旅游业逐步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
1.1 深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优势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陆域位置东经 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深圳是枕山面海、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及漫长的海岸线。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山脉绵延,风景秀丽,地形多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深圳海岸线全长23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原生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森林景观多样等典型特征。据调查,目前深圳共有陆生野生动物487种,其中鸟类389种,兽类37种,两栖动物18种,爬行动物43种;主要珍稀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巨蜥、蟒蛇、猕猴、黑脸琵鹭等。野生植物2200多种,维管束植物1461种,其中蕨类植物170种,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1285种,其中II级以上重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约21种。到2015年深圳市森林面积将达121.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78%。为了维护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深圳市森林生态旅游正逐步发展壮大,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突出的优势。
1.2 深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深圳森林公园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设立森林公园,深圳市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森林公园建设计划。深圳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89年由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是深圳第一处也是至今唯一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到目前为止,深圳市已建成及立项的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9个。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处,市、区级17处,它们分别是:深圳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罗田省级森林公园,市、区级森林公园如羊台山森林公园、三洲田森林公园、光明森林公园、观澜森林公园、松子坑森林公园、五指耙森林公园、清林径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塘朗山森林公园、马峦山森林公园、锣鼓山森林公园及七娘山森林公园等17处。另外,深圳已建成 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加紧开展大鹏半岛、田头山、铁岗—石岩湿地等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深圳市还将新建 2个湿地公园(坪山河湿地公园、茅洲河口湿地公园),1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东部银叶树、香蒲桃及红树林湿地保护区),3个红树林及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这些集景观功能、游憩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公园建设完成之后,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将达到56685公顷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 4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超过16平方米。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将深圳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市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瓶颈。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空间急剧扩张,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生态用地遭到侵占;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污染种类不断增多,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下降;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缺失和水土流失;以森林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支解和蚕食,林地面积减少,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等。因此,深圳森林资源经营和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城市生态安全和景观格局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
2.1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缺乏总体规划
深圳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十几年以来,特区内外发展极不平衡,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没有一个总体规划作为指导。过去特区内外“一城两法”导致思想观念、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上的不一致,再加上管理部门对于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等因素,以至于深圳森林生态旅游处于无序的发展状况。此外,由于深圳市开展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时间较短,没有可以参考的规划建设模式和建设经验。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报批程序不明晰,审批中无完善审批流程和审批标准等问题,使得建设进程大大滞缓。在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筹建过程中,前期工作、报批程序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森林公园的建设进度。
2.2 景区承载力超载,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深圳市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森林景观多样等典型特征。现有森林以桉林、松林为主,其特征是: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等级较低,林地流失严重,森林病虫害严重。可见深圳城市森林的整体功能比较脆弱。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环境破坏已经显现,居民和游客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是很强,森林资源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量游客的涌入和游客留下的固体废物、噪声、废气对景区的水质、动植物等都产生直接影响,使有限、脆弱的旅游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节假日集中旅游,既造成了森林公园等景点的严重超负荷运作,又恶化了森林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深圳梧桐山,每逢节假日巨大的人流给景区维护和管理带来许多难题,人流增多带来垃圾量的增多,登山小道非常拥挤,也带来安全管理难题。景区停车场每到节假日也车满为患,等候停车的队伍要排很长,凸显出景区配套设施的不足,景区承载力超载现象较为严重。
2.3 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法制建设滞后
深圳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缺乏既懂生态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理解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内涵的专业人才,在职人员也缺乏专业培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园内的生态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未能有效开展,这已经成为制约深圳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同时,深圳森林生态旅游至今还没有立法保护,森林公园的合法地位不断受到侵犯,林地被占、毁林种果、毁林开道现象屡禁不止,随意改变森林公园隶属关系的事时有发生,立法保护森林公园的台法地位和权益刻不容缓。
2.4 森林生态旅游以观光型为主,产品类型较为单一
深圳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但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比较单一,景区缺乏自己鲜明的特色,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难以充分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深圳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主要侧重于观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还是以原始资源和粗放型的开发为主,旅游产品开发的整体水平不高,文化和科普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精品项目缺乏且各地区产品趋同,基本属于自然景观的陈列式展示,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没有形成大型的、规模化的、能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的品牌度假产品。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保护深圳市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圳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自然、人本为理念,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坚持资源和环境保护第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已建成的一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深圳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深圳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1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特区“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是森林公园景区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设计蓝图,对资源的保护、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决定森林资源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深圳应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有效安排特区“一体化”发展的项目、资金,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深圳市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味。通过编制好《深圳市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指导深圳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使深圳森林公园建设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2010年,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深圳宝安、龙岗及坪山新区、光明新区整体范围占了深圳版图的约 2/3,其森林面积广,覆盖率高,各种森林资源丰富,这些优势决定了林业在发展中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发展空间,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目前特区内森林资源有限、城市林业发展难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突破的情况下,特区内外“一体化”政策的实施无疑为深圳城森林生态旅游的新一轮大发展创造了环境。
3.2 合理开发,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都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失去,很难恢复。深圳应尽可能保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各部分相对的自然性、延续性和完整性,依托森林资源原始自然风貌,为游客展示最天然、淳朴的美景。深圳应遵循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建设以乔木为主体、树种丰富多彩、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生态功能稳定、生态效益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整体上提升深圳市的森林质量和物种多样性,努力把深圳市建设成为拥有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的森林生态状况、美丽的海滨生态风景线和山林绿地生态风景线、最适宜人居的国际化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和森林公园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增强旅游者和公众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确定合理的游客容量,并设计出容量的上限,并以此控制客流量。要从生态角度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尽量使用水利电能和太阳能及可再生资源,以减少浪费:尽量选用环保型旅游设施和设备等。
3.3 提升森林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依法治林
培养、引进森林生态旅游的人才,提高森林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森林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生物等众多学科,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应该从两方面人手,其一是进一步加大旅游专业人才和林业大专院校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科技与人才的引进,引进森林生态旅游高端的管理人才;其二是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轮训,增强其旅游服务技能,实行高素质的规范化管理,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还应积极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通过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来吸引并鼓励有志愿的民间组织、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保护的队伍,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森林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深圳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做到依法治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深圳可依据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这对保证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顺利进行和促进森林公园的有序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大特区”的要求,加快《深圳市绿化条例》、《深圳市公园条例》等法规的立法修订工作,推进全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协调统一。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
3.4 增强森林生态旅游内涵,打造区域特色精品项目
旅游品牌实质上是建立在旅游资源或旅游地域的独特性之上。然而品牌创建的核心是精品项目,只有狠抓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质量上乘的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才能塑造出旅游品牌产品[2]。深圳应在保护好自然景观资源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大力挖掘森林旅游资源的文化、科普内涵,力争做到自然和文化的融合,重点开发建设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森林度假产品及旅游项目:如森林生态游、森林保健游、休闲度假游、科普探险游、体验参与游、民俗风情游、森林房车营地游等复合型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森林旅游资源的可观赏性和生态文化内涵。
3.4.1 深入挖掘森林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成为新时期旅游时尚。森林旅游因为自然景观的集中性,文化成分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3]。欣赏森林旅游景观的同时,应努力挖掘与其相关的历史史实和传说故事,创造出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景点。如深圳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莲花山系余脉,具有与香港新界山脉相连、溪水相通的独特地理位置,有较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庇护地和资源库之一。历史上“梧岭天池”属“新安八景”之一,如今“梧桐烟云”以其特有的魅力荣膺“深圳新八景”。解放战争期间也是东江纵队活动的地方。梧桐山南麓半山腰的恩上村,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梧桐山海拔最高的村落,为森林公园增添了不少山野之美。针对梧桐山目前存在景点设计少,旅游项目单一,要使它森林生态旅游更具有吸引力,必须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十二五期间深圳将打造“梧桐春晓”的特色景观,形成“早春花海”景观,以植物的手法来抒写深圳特区创业的“春天的故事”。以火红的凤凰木为主题营造“凤栖梧桐”的植物景观,隐喻了凤凰涅槃的深圳二次创业的精神,与梧桐春晓景观形成交替、延续,打造城市美丽的风景线。把梧桐山的独特形象定位为“特区林海”,打造成国内少有的邻近市区、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
3.4.2 打造区域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1)建设森林科考探险旅游基地。城市森林为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的最直接基地,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动植物和森林文化的机会和场所[4]。森林生态旅游产品除欣赏自然美景外,应增加其形成演化历史,如地貌成因,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等的讲解和阐述,让游客在游览中既获得美学欣赏,又获得科普知识,增加旅游中的情趣。如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将山、海、石各种地貌融于一体。比如大鹏半岛就是七娘山主峰的古火山一亿四千万年前喷发所遗留下的熔岩礁石,古老的火山喷发遗迹与中国最美的海岸景观“水火共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貌。同时,它也是深圳生物多样性分布的主要核心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未来将建设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以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在游览中既欣赏大鹏地质公园的自然景观之美,又可观赏各种动物、植物、地质标本,获得地质、生物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受益匪浅。
2)修建森林汽车和房车营地。房车旅游是新兴业态,也是一种发展趋势,由于房车旅游市场目前在中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房车露营地十分缺少,依托森林公园建设房车露营地将成为一种新型露营地方式。汽车营地有森林特色,集餐饮娱乐、休息住宿等供给补给服务于一体,营地内修建停车区、生活区、娱乐区、游购区、运动休闲区等,全力保障过往游客的安全以及自然生态安全[5]。羊台山森林公园是深圳西部最高峰,适合开展包括观光、游览、野餐、徒步、探险、野营、科学考察和文化教育等多种森林游憩活动。根据总体规划,深圳羊台山景区将建成首个专供野营露宿和探险的森林公园。届时将是深圳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夜间不封山、24小时供万人、千辆汽车同时露宿野营、并设置两处直升机停机坪保证全天候安全服务的森林公园。
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目前,深圳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稳定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显现。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合理规划森林旅游区,在开发中注意保护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做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
[1] 张月红,赵占丰,刘杉,等.天津市森林旅游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 (3):161-613.
[2] 黄快林.文成县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49-53.
[3] 赵建昌.宝鸡金台森林公园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1,40(3):90-93.
[4] 马勇,王华.石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绿地建设情况及效益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1,40(2):88-93.
[5] 宋德才.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3,123(6):14-17.
[6] 马秀芳,林媚珍.广东森林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热带地理,2006,26(3):285-288.
Shenzhen Forest Ecotoursim: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es
YANG Qun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Forest ecotourism is a newly developed form of low carbon tourism. Rich in forest resources, Shenzhen has an advantage in developing forest ecotourism industry. After a careful research on the advantages and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henzhen forest ecotourism,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overall planning, weak awareness of forest protection, deficiency in talent and management, lagged-behind legislation, monotony in ecotourism product typ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suggested to cope with these problems.
forest ecotoursim;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henzhen
Q988
A
1672-0318(2015)02-0024-05
10.13899/j.cnki.szptxb.2015.02.005
2014-12-22
杨群(1968-),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