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汉字文化

2015-04-10 05:33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2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谐音甲骨文汉字

陈 砚(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20213)

浅论汉字文化

陈 砚(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20213)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非物质文化之一,已成为我们骄傲的文明成果。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华夏精神,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探索汉字的历史和内涵,就如同重游故地,沿着脊髓抚摸它的精华。

汉字 发展 文化 影响

很多年前,汉字的原始形态以图画的形式诞生了。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后来人称汉字为“书画同源”,书与画好比是两生花,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汉字的起源就是图画,所以人们习惯把中国传统的图画称为意象,原始人类在生活中为了摆脱生存困境逐渐形成的共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于是画出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画”形式,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然后经过不断的简化才演变成了现代的汉字。同时,汉字的历史也非常悠久,相比之下,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圣书文字历史同样悠久,但早已不使用了。唯有汉字,它依然保持着汉民族的最初文字体系,并且使用至今。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进,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大篆、小篆进而到楷书、行书,直至今日,包括黑体、宋体、圆幼体等字体纷纷诞生,这都是汉字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也是我国文化繁荣昌盛的体现。我们一般认为,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是汉字的最早形式,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中时间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甲骨文又叫做“甲骨卜辞”、“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张积家,2011)。1899年出土的,被誉为清末“四大发现”之一的甲骨文主要指殷商和西周时期先民刻在龟壳或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和现代汉字虽然在外形上有巨大区别,但构字结构和汉字一样,包含了大量的指事字、象形字和会意字以及形声字,已经识别的有两千多字。甲骨文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善用简单线条凸显事物特征,虽然现在的汉字在形体上与甲骨文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如“”(象)、“”(花)、“”(马),而有些甲骨文已经颇有汉字的雏形了,如“”(豆)、“”(门)、“”(日)、“”(月)等。甲骨文同汉字一样,它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书写汉字和甲骨文时,文字要按照笔画的走向及显示的先后顺序书写。笔画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在概括这些甲骨文的词汇概念和对它们进行语音加工时一般都会从笔画入手,笔画组合或其他组合凸显的事物特征,往往能激活语义概念中的概念结点,再激活词汇概念中的概念名称,从而实现命名。

汉字是唯一一种结合了形、音、意三个特点的语素文字,其他的两种文字分别是仅记录音节的章节文字和仅记录音位的音位文字,如:日文和英文。

汉字又称“方块字”,它与拼音文字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拼音文字的结构是从左到右呈序列形的,称为线性文字,是一维的。汉字是横竖交错拍排列的,称为平面文字,是二维的。汉字的结构是一个整体,多一笔不行,少一笔不行,还受排列位置的影响——排序不同也会构成不同的字,如:“吧/邑”、“太/犬”、“天/夫”等。

汉字除了以上的字形特点外,还有一些字音的特点。比如同音字、多音字。汉字中的同音字比较多,读音相同而含义和字形不同。因此,汉语中的谐音巧妙地应用了这些汉字,从而表达了这些汉字之外的其他含义,耐人寻味。曾经,老百姓对社会有怨言,有不满的情绪却不敢表达出来,于是就用汉字的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宋代有一首流行的歌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杀了,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歌谣里面就使用了汉字的谐音,变相地唾弃当时的奸佞之臣童贯、蔡京、高俅等人。用“打破筒”骂童贯 (“筒”与“童”谐音),用“泼了菜”、“割了菜”骂蔡京(“菜”与“蔡”谐音),用“吃了羔儿”骂高俅(“羔”与“高”谐音),用打、泼、割、吃这几个词表达老百姓与他们不共戴天之仇的强烈情感。

还有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将角色的人生经历和对角色的评价用谐音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在《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用这个名字表示了这个角色劳累了一辈子,却是为地主黄世仁挣钱,连起码的人的生活都没能过上,大年除夕还躲出去逃债,名字内涵为“白劳动了”。剧中另一个角色黄世仁,在乡里是一名为富不仁的恶霸土豪,不仅强抢民女,而且还无耻地强奸了喜儿。这个名字谐音为“黄死人”,表明当时对为富不仁的旧社会恶地主的仇恨。

汉字曾经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使用汉字的“东汉汉字文化圈”,现在虽然如朝鲜、越南已经完全不使用汉字了,但汉字都已被应用到了这些国家的语言文字里。现在,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里,处处都可以看到汉字的身影,不仅发音依然采用汉字的发音,而且日文的字母都是用汉字的草书来创造的,如平假名中的:己——こ;寸——す;太——た;世——せ,以及片假名中的:川——ツ;天——テ;八——ハ;比——ヒ,由这些模仿汉字草书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了日语文字的书写方式,且至今仍然在使用。特别是在韩国,汉字的使用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此前的朝鲜只有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所以韩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发音,如中文的词语“兔子”,韩语写法为“토끼”,发音是“To Ki”;“天使”的其中一个韩语写法为“천사”,发音是“Chen Sa”。韩语中重音现象也比较严重,所以他们在需要严谨表达自己意思的场合时仍然会使用汉字。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人名、公司机构名称等均使用韩文书写,不过大多数的人名、公司机构均有其对应的汉字名称。明朝时期,韩国作为大明附属国,儒家思想对他们的影响也颇为深远,西方国家甚至称韩国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曾风靡一时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面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等,美化了整个电视荧屏。特别是在剧中,所用的书籍、皇家发布圣旨、正规考试都是使用的汉字,他们的门楹上、客厅里都是汉字书法。在他们的眼中,对这段历史并不觉得羞愧,反而是一种荣耀,表达了他们对汉文化的敬畏心理。

汉字是偏旁部首构成的,是一个二维形式的方块体,只要了解汉字的结构,就能够对汉字的含义猜个大概。这种形、音结合起来的文字,为形象思维训练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然而,汉字也有自己的缺点,比起由字母组成的西方文字,中国的汉字还是具有局限性。其中,汉字中的一些同音异义字、同形异义字等容易让人混淆,特别是相同的文字需要通过上下文才能完整地了解它的含义,是让很多人觉得头疼的。曾经,有人在网络中大肆宣扬汉字“只添新词,不添新字”,并对此沾沾自喜,认为这是中文相对于西方文字——英文最值得骄傲的地方,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只几人,其中甚至不乏有汉语言文学的优秀学者。

现在文字不仅是用作交流,还需要在各方面如政治、军事、外交、法律等领域使用,这些领域需要的是语言表达严谨、准确,而中文在此就显得略为逊色了,且“只添新词,不添新字”这一理论更是对这一需要的否定。

比如,手枪的“枪”,原义是指的旧式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尖锐的金属头。而后来发明出来的口径在2厘米以下,用来发射子弹的金属武器也叫做“枪”,并没有想过要发明一个新字来代指新的物品,而是让“枪”的含义又多了一个。于是“枪”这个字准确、严谨表达某个物品的能力降低了。如果有人说:“这把枪真好看!”你能知道他说的枪是指哪一种吗?估计也只有通过上下文来揣摩这个字具体指代的东西了。

但如果我们把发明的新物品重新添加一个新的汉字,如“钅枪”(为一字),那人们就能准确地判断上文中的“这把枪真好看!”或“这把钅枪(为一字)真好看!”指的是哪种物品了。

又如,汉字的一个多音字“弹”,既可以读作“dàn”,比喻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或是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又可以读作“tán”,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除了从上下文和经验来推论“弹”的读音,我想很多初识汉字的人很容易把汉字的同音字混淆,所以在我看来,如果能在原来字形的基础上加或减去一部分来做一些区分,汉字在用法上会显得更严谨。

汉字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已经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历经几千年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应该且必须传承下去,而我们依然希望汉字能在适应中进步,让汉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根基继续在中华大地上,在世界大地上蓬勃绽放。

【责任编辑:蒋林欣】

[1] 熊颖.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基本策略[J].青年文学,2013(02).

[2] 陈德俊.论书法与西方现代绘画的美学联系[J].文化纵横谈,2011(02).

[3] 张积家,王娟,刘鸣.英文词、汉字词、早期文字和图画的认知加工比较[J].心理学报,2011(04).

[4] 曹建红,王树义,周晓巍.日语汉字的形成及其发展[J].大众文艺,2011(05).

[5] 李岚.略论汉字的优劣及其前途[J].南平师专学报,1997(01).

H12

A

1008-8784(2015)04-71-3

2015-05-16

陈 砚(1988—),女,本科,四川万源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谐音甲骨文汉字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绝妙的数字灯谜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