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光伏产业倒闭潮、破产潮的一幕仿佛还在昨天,如今光伏产业投资热潮再次袭来。业界专家认为,这股投资热潮的背后还有诸多因素,需要引起进入光伏投资领域的企业足够注意。
光伏电站质量堪忧
只需要20%的自有资金,10%的净利润率便唾手可得,投资光伏电站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高达50%左右。尽管每1万千瓦光伏电站需要80亿~100亿元的投资,但仍然吸引着上市公司和大资金争相进入。
但是,光伏电站要兑现上述收益率水平,有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的光照资源优越,项目并网条件便利。而且,8%~10%的内部收益率是电站稳定运行25年的全寿命周期的平均水平。
光伏权威认证机构——鉴衡认证中心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所用设备检测后的调查报告显示: 30%建成3年以上的电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由于组件的质量问题,有些建成3年的电站设备衰减率甚至高达68%。如果组件一年衰减超过5%,照此速度,5年后这个电站就将报废。
严重依赖政策支持
在光伏行业火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即光伏产业不是纯粹按照市场化规律来发展,严重依赖于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补贴。如果政策和补贴出现变数,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就会被颠覆。
此前,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也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新能源发展如果靠补贴就“甭想做大了”,甚至是“做死了”。他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应该在机制上引入竞争,鼓励创新方式降低成本,逐渐减少补贴,最终做到不要补贴,与燃煤发电有一定的竞争可比性。
融资难是最大痛点
即便在大量支持光伏行业政策出炉后,银行并未放松对光伏行业的警惕,能够获新增贷款的企业少之又少,而发债或者通过市场再融资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进行股权质押融资似乎成为相对可行的办法。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多数光伏企业均涉及股权质押融资,不少公司股权质押占到了总股本比例的40%至50%。大股东和高管更是将所持股份几乎全部进行质押。
梳理今后光伏企业可采用的融资渠道,上市平台用股权融资、可转债等方式,公司平台可借助信托、产业基金、夹层融资、众筹等形式,项目层面可用融资租赁、银行贷款、项目收益债等方式融资。但遗憾的是,立体化的融资渠道也不一定就能解决全部融资难问题。
(节选自2015年9月22日《企业观察报》,作者:张起花)
在美元强势压制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的背景下,市场仍在一片产能过剩的“泥淖”中发现一丝曙光。在上周六于深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有色金属现货•期货互动峰会”上,多家大型企业高层和私募人士表示,由于铜供给降幅大于市场需求增幅、全球显性库存处于低位等因素,铜价下探的可能性以及幅度均不大,市场对铜价走势较为乐观。
在全球前几大矿商均历经“裁员潮”之后,减产以降低成本成为下一步不得不实行的计划。近期,全球第四大铜生产商嘉能可宣布其位于非洲的Katanga和Mopani铜矿将停产18个月,预计将造成40万吨铜供应减少。
“由于境外市场对中国经济不看好、美元指数强势等因素,铜价到5000美元/吨可能还要往下走。但到今天,成本对价格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江西铜业副总经理吴育能对记者说,国内至少80%以上的矿商处于亏损状态,云南地区许多小矿场已经倒闭,铜的开采、冶炼等成本将成为其价格走势的重要支撑。
然而,仍有市场人士担忧,铝代铜是否会成为牵制铜消费需求端的因素。
“我们做过统计,如果合金电缆全部铝代铜的话,铝可能多增加消费一百万吨,但会替代掉两百万吨铜,假如铜一年表观需求为1000万吨,20%就被替代掉了。”吴育能说,铝代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铜的三倍,从节能减排和全生命周期来看,铜更加经济。
上海如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方华表示,整体不看好有色金属市场,但仍对铜抱相对最乐观看法。而如铝、锌等其他品种过剩量非常大,就算政府给一点刺激政策都未必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