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华
记得某一年大年初一,我的朋友从武漢打来电话,第一句话不是拜年,却问起罗田的吊锅节办完没有。上一年腊月吃过一次吊锅后,他竟念念不忘,正月还想来吃。
那日情景我记忆犹新。一扇木门,四面土墙,窗户都没一个。柴火正旺,火苗窜得老高,树蔸子烧得噼噼啪啪响,大家兴高采烈地围坐起来,好似参加篝火晚会。喷香的吊锅挂起来了,竹笋、薇菜打底,腊鱼、腊肉、野羊、野鸡一溜排开,农家的青菜,自做的豆腐,一股混着腊味又有土菜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未等我开口,大家就狼吞虎咽地开战了。大碗的老米酒斟满了,大块的腊肉吃起来,炉火映着通红的脸,云吞雾绕里,几碗酒就下了肚,个个豪言壮语,把酒言欢。
第二天,朋友问我,该怎样向武汉的朋友介绍这美味的吊锅。我笑着说:“吊锅嘛,就是水煮罗田。”
的确,吊锅集粹了罗田的精华,是山野美味的浓缩。罗猪曾是朝廷的贡品,至今九资河镇的山民大多每年养一至两头土猪,腊月宰杀,茯苓皮熏制,作为自家吊锅的主料。家养土鸡、天堂湖鱼、河铺萝卜、凤山粉丝、白莲莲藕、板桥肉糕、胜利米酒、黄澄澄的板栗、黑黢黢的石耳、山间竹笋、田间野菜都是罗田吊锅的上品配料。一个吊锅,就是一个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一个纯净绿色的罗田。
吊锅是山里人在交通不便、物质匮乏的时代独创的饮食方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年的沉淀,使吊锅不仅表现为一种烹饪方式,更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吊锅烹出的不仅是美味的菜肴,更有浓郁的鄂东特色和鲜明的罗田文化。
我在九资河镇生活过近一年,在好客的九资河人家里,品尝过各种不同风味的吊锅。有的喜荤,肉必大块,鱼必整条,大锅盛之,丰盛至极;有的素淡,打底的山野菜七八种,肉糕鱼丸自做,鱼肉只取特定部位,精致至极;有的喜辣,火红的灯笼椒满锅,举杯投箸,大汗淋漓,酣畅至极;有的随性,各类原料备好,客人各取所需放入锅中,大杂而烩,别有风味。
时代在变迁,罗田人没有抛弃自己的传统。辞旧迎新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吊锅旁,聆听长辈的教诲,规划来年的生计,互相祝福鼓励,血脉相连的一家人被温暖明亮的火团结在一起,为来年更好的生活拼搏奋斗。
水煮罗田,煮出的是山珍美味;水煮罗田,煮出的是罗田人不畏艰难,团结一心,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定执着。
朋友们,到大别山来吧,到罗田来吧,品尝山里人的吊锅,品尝山里人淳朴而又炽热的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