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水有传人

2015-04-09 00:12王鲁湘
北广人物 2015年30期
关键词:小可李可染李先生

记得宋文治先生这样说过:“当人们都不知道中国山水画应该怎么发展的时候,李可染的出现使问题出现了转机,他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李可染以其强烈的问题意识、挑战精神、承担魄力和苦学实践,突破中国山水画600年的格局,把旧山水画带入新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家中第一个穿过20世纪50年代那扇“时间之窗”的人物。

李氏一门,禀赋灵性,从艺者夥,而尤以四子小可和五子李庚称著。二人幼承庭训,生活在一个普通中国人根本无缘际遇的浓厚而高雅的艺术环境之中,可以说是大师环伺。及长,遭逢丕变,沉入社会底层,迭经磨难,而不改其忠良品质,对美的事物发自内心和天性地热爱与执着,终于以自己的发奋图强,做出了不辱家门的艺术成就。

孪可染是憨厚忠良与幽默风趣集于一体的二重组合性格,而小可和李庚好像是各遗传了一重。小可憨厚,李庚风趣。憨厚的小可在艺术道路上走的是写实的路子,他笔下的风景,哪怕是远在天边,也一定要走到跟前去老老实实写生,他那些青藏高原的神秘景致,包括三江源的冰川雪峰,可不是照着别人的相片画出来的,那都是他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闯入生命禁区,亲临绝地“搜”回来的。他成长在北京,由衷喜爱古都卉韵,他笔下的北京风情质实而古朴,带着小可自身的憨味。李庚是个学者型画家,聪明,文气。他血液中流淌着父亲对神秘崇高的宇宙精神悠然神往的可贵品质。他对自然的神性有一种发自灵府的会意。因此,唐人诗歌的宇宙意识,马勒音乐的超越情怀,山水风云的无言大美,水墨语言的玄化鸿蒙,在他看来都是道通天地的律动,他所要做的,就是“从而和之”,让气韵发于笔端。李庚的水墨画把父亲早年的墨戏和晚年的抽象推到了一个风神飘举的境界,其作品玄韵淡泊,情思淹济,风气韵度似父而更其恣纵迈达。

李小可立足本土,却能以宽厚心胸容纳各种艺术主张与风格,故其作品愈来愈浑厚;李庚身在东瀛,却能以全球视角反观省悟中华传统之现代性,故其作品愈来愈显超迈。李可染的山水,既浑厚又孤拔,其传人要想全面继承这种二元矛盾的性格組合,实在不可能。李小可和李庚各承一脉,亦能花开两枝,水分双岔,李家山水之传承,或许翻出新局矣。 (本文为节选)

李庚

李庚,1950年生于北京。1986年在德国明斯克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主持东方艺术讲座。1986年至今在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学术部任艺术学教授。现任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研究员。

【名家评论】

李庚的画给人感到大,笔的力度如音响一样逼人入其境,山也动水也在流,使人想到东方流派,在小小的纸上总是布满岩石,繁林茂树,水流涌出,这就是李庚喜欢的山水画。不管怎么小的画也存在着空间的妙意。他的绘画透过纸通往宇宙。

——水上勉(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现代文学巨匠)

不久前,我在杨清先生家有机会集中看了李先生的近作,他那坚定的笔致和充满自信的展现,令人瞠目。从落款上看,其中有几幅是作于北京,如得水之鱼,充满着欢悦。人物愈发趋于简略、变形,丰富的情感被压缩凝结,那中间既有古今的中国,又有西洋绘画,同时还包含了日本的简洁。也是在那次,我还看到了李先生的焦墨山水,那坚定有力的笔致宛若从束缚中释放的旋律发出震颤,那正是李先生自身风骨的写照。

然而李先生不会就此止步,他涉猎历代诗文,兼容并蓄各种技法,身为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地的变换,不断推陈出新,为中国绘画送入新风。

李庚先生是一位不断地向更高境界追求着、探索着的人。

——太田博史(李庚先生的老朋友,原日本美术杂志《墨》记者、编辑长,美术批评家)

李庚

李庚是个学者型画家,聪明,文气。他血液中流淌着父亲李可染对神秘崇高的宇宙精神悠然神往的可贵品质。他对自然的性有一种发自灵府的会意。

——王鲁湘

赠李庚

他的脸上身上布满刀痕,但他微笑着望着大海。中国画中国的水墨画有着诗一般的韵律,这是古老的民族艺术,在一代一代天才艺术家的继承和发扬中得以升华和创新。我十分高兴借此展览的机会,向德国艺术界以及广大观众们介绍这位中国优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你们眼前展开一个诗一般的世界,但愿你们能引起共鸣。——艾青(诗人,1987年8月写)

猜你喜欢
小可李可染李先生
李小可作品欣赏
Constructing refined null model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igned networks∗
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我的丈夫李可染先生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Te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万山红遍》欣赏
她从来只等人追
注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