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份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文件,《意见》将定调之后的各层次改革
9月13日,期待已久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出,配套文件正陆续出台,国企改革大幕再起。
这份顶层文件的起草,由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牵头,联合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多部委推出,是多方角力之产物,亦是中央高层真实意图之反映。
《指导意见》延续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国企改革的要求,明确了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希望通过改革,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作为一份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文件,这将定调之后的各层次改革。
改革维艰,在于落地。改革不仅需要自上而下,还要自下而上。
国企改革是制度的变迁,是利益格局的博弈,既要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微观层面的具体实操。若缺乏微观层面自下而上的推动力,改革亦无法顺利推进。
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国企改革需要分阶段进行,将现阶段所有问题一次解决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在改革落地的微观操作层面,地方更为关心的是国企改革现阶段的操作重点、操作策略、改革路径,以及改革推进的动力机制。
国企改革千头万绪,当前特别又面临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保增长成为重中之重。作为地方国企而言,如何在保增长的过程中,按照中央精神,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考验着各方的勇气、定力和智慧。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国企改革重点、改革路径理应尊重各地实际,尊循问题导向,寻求改革共识,实行重点突破。
比如,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董事会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的决策中心地位,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
比如,随着国资监管职责转向“管资本”,未来国资运营更加强调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国资监管当更加强调依法监管,更加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放权予企业。监管部门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比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加强调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更加强调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更加强调不同所有制资本的融合进入,既鼓励国企引入非国有资本,也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更加强调集团层面的公司制改革,等等。
三十多年的国企改革,行至今日,其系统性及复杂性不言而喻。此次出台的方案,尚留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后续的配套办法细则需要更为细致的落实,各层级的国资监管部门需因地制宜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