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君
生态 (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主要意思是指家 (house)或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简而言之,生态就是指地球上一切现存生物的一种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环境之间共同构成的一种复杂的整体性关系。生态学是用于研究生物的有机体与其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1935年,英国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 (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使得生态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学不仅是一种自然科学,而且还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思想系统性的生成。随着对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的思想和方法被其他学科日益广泛地借鉴和运用。学术生态环境是大学研究者、管理者以及学生一同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最终形成的系统,该系统对大学学术和研究者学术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同时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研究者的学术活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另外,大学学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效应,不同或者相同的研究者进行的不同或者相同的学术活动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代大学学术生态环境对研究者个体的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当代大学研究者要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真正发挥群体效应,在前进中不断地自我否定,在否定中不断促进发展,秉承探索学术真理,提高学术内涵,追求学术的至高无上的精神。
由此,研究者认为大学学术生态系统是由学术、研究者、学术环境三者构成的,是一个以研究者为主体,最终为达到学术创新目标,不断对深邃学术学问进行探究,坚持不懈从事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统一整体。
学术环境是学术赖以生存下去的生命根基,没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何谈大学,更何谈大学发展,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当代大学的学术生态中,学术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科研人员、科研条件及科研设备等硬环境;二是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的相关规章制度等软环境。从硬环境方面来分析,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关键转型期,科学技术硬件设备不断更新,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大,学术环境整体开始朝着良好的势头发展。但是,在意思形态领域,软环境呈现出来的现象不容乐观。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混乱,追逐金钱利益至上,使得整个大环境陷入一种金钱利益至上的险要境地。面对这样的境地,神圣的学术领地也在所难免,我们的象牙塔变成什么样子了,研究者的学术追求还有多少,产生了诸多学术环境的异化现象。
在学术环境的异化现象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不断进行博弈,最终导致整个学术生态陷入一种压抑状态。备受束缚的学术环境下,学术环境的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在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方面,政府掌握着科研项目经费的绝对控制权和支配权,这就导致学校和研究者迎合政府需求为导向,紧跟时事国家的政策步伐,从而丧失对真理和学术的追求,研究者们附和政策,学术话语权力消弭,社会地位边缘化,遏制了学术真理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生命力逐渐减退,学术环境变得尤为异常。所谓的“学术成果”,充其量成为政府当前的参考资料。学术评价体系异化造成学术粗糙泛滥和鱼龙混杂,使整个的学术环境污染化严重。
研究者是大学学术生态中从事学术活动的主力军,是学术生态内部最为活跃的分子。正如梅贻琦所言: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全在于有名言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也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①梅贻琦:《就职演说》,《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31年。研究者应将探索学术、追求真理作为毕生的理想与追求。
当研究者学术价值出现偏离轨道时,研究者主动放弃追求学术的真理。追求自身的利益,逐渐沉沦为盗取权力和利益的一种谋生的工具和手段。研究者不再关注学理,不再追求学问,教书育人的使命变为空气。在这种学术生态中,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研究者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是什么样的研究,进而可想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学术追求又会是什么样子,最终学术生态遭致严重侵蚀。
近年来,我们可以从国家层面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并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使得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相应的大学学术生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期刊文章、专著和科研基金项目的总量居世界前列。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访学在我国得到国家和大学的极大推崇。大学往往把科研成果数量与评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学术生态系统中的“繁荣”着实让人感叹不已。
根据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统计显示,世界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是11.05次,而我国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的平均被引用率7.57次,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科技论文发表后没有影响因子或影响很小的论文所占比例甚高。为引导科研人员重视论文的质量与影响,中信所于2009年开始推出新的统计指标——“表现不俗”论文:就是在各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的世界均值划一条线,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2013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中,表现不俗论文的比例为33.8%,只有1/3的论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②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2014-10-08转载.可见,当前琳琅满目的学术成果际上包含着学术真假难辨,隐含2/3的泡沫化,是一种虚假大繁荣。这种盲目的为学术而学术的虚假行为,粗制滥造,为追求自身利益,追求学术成果数量,抛弃学术的质量,最后导致整个学术生态失衡,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良性发展,各种学术危机迎面而来,笼罩着整个学术界。
学术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身份标识,学术是指系统的进行探究高深学问的活动。以学术为中心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以追求什么样的知识,是实用知识、普通知识还是自由知识。追寻什么样的知识即接受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从而形成不同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在高尚纯洁的学术环境中大学精神得到弘扬,作为学术的主体研究者,呼吸着自由精神释放的气息,受其熏陶,受其陶冶,必将得到心灵的宁静,以学术为中心而形成的大学精神,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永恒的追求。正如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大学教育有非常实际、真实、充分的目的,不过,这一目的不能与知识本身相分离。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就是人类的心智本性”。③[英]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学术本身也就是大学追求的目的,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获得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练就一种思维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构建。
因此,在学术生态中,作为研究者应执着的坚守学术阵地,坚持真正的为学术而学术的永恒价值观,研究真正的学术本身问题。第一,倡导为学术而学术的理念,打破学术圈壁垒,这就要求研究者要严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循学术规则,不断激发和探寻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学术发现和创新能力。第二,倡导探寻学术的真问题,学术生态内部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审查学术虚假问题。相关学术管理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出反对学术造假和学术交易的法律法规,确保惩治学术腐败有法可依。第三,还要尽快完善学术成果的评价机制,建立评审专家库,实行双盲评审,引进第三方的学术评估单位,以保证学术问题的真实性,创造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引领一种正能量的学术氛围。
研究者作为学术生态中的学术主体,那就必须具备崇高的学术人格,这也是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前提条件,研究者还应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和追求真理的情怀,繁荣学术生态的使命。就像董云川教授在《寻找迷失的象牙塔》中阐述到:“反求诸己,于人于事,我一贯倡议师友并身体力行,‘不求完美,但拒绝平庸’之信条。”①董云川:《寻找迷失的象牙塔》,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研究者在大学里属于较为固定的学术研究群体,对学术风气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大学学术道德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关键是学术自觉。但是在大学的学术生态现实中,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学术修养,在利益面前放弃“学人”的人格追求,在学术圈滥竽充数,破坏学术生态系统。那么我们作为一个有良知、修养的研究者,应做到:
第一,研究者要加强自身学术自律、坚守学术阵地。在具体的学术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承担学术责任。第二,研究者要精神自治,守护象牙塔。在追求权力金钱与学术“假繁荣”面前,研究者要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成为学术生态系统中的“精神守望者”。第三,研究者要正确自我定位,理性对学术价值判断和选择,积极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第四,研究者需要“自省自觉”,这也是研究者比普通人更应具有的自我能力。“人无完人,金无完金”,故研究者需要经常自我反省、敢于承担责任,以致不被外在的学术繁荣所迷失。
学术环境是大学的生命基础,它提供了大学存在的自由土壤。为了净化学术环境,必须培育学术自由土壤。一是淡化学术评价的量化指标。在当前学术环境中,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侧重于强调指标体系,而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又过度强调量化。这种学术粗糙、学术陋习必须予以革除。评价体制的建立和执行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透明与民主的原则,坚决杜绝“学术交易、暗箱操作”的学术“繁荣行为”。二是学术评价要注重伦理性。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术人员本身的学术体验,及时关注他们的需求。往往是由于不合理的规则容易造成不合理的行为,在学术层面伦理制度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三是学术评价权力下移。学术权力不宜集中到党政领导者手里,应该下放到教授委员会里;教授委员会应由大学教授组成,开展独立的学术评价活动,最后的评价过程及结果予以全面公开透明。四是学术人员在文章发表、专著出版、基金项目申报、职称晋升、奖金评审等时,必须摒弃全靠量化指标评价。量化评价方式使得复杂学术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思维活动具体数量化,学术评价活动流于表面化,专家教授平庸化。
由此可见,对于学术成果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不能单一地以学术成果为标准就对学术人员进行评价,这是一种践踏学术的行径,应把学术研究过程与学生等相关者的反应结合起来。构建相应的监督制度,将学术环境中的学术团体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学术评价体系的过渡僵硬化,使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化和透明化,学术环境得到净化,学术自由土壤得到培育,真正的使学术繁荣起来。
[1]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2011年。
[2]董云川:《大学的文化使命——文化育人的彷徨与生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3][英]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4]王怀宇:《教授群体与研究型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向燕:《从德国古典大学观论我国学术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当代教育论坛》2011年第1期。
[6]祝木伟:《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伦理生态诉求》,《江苏高教》2011年第4期。
[7]范松仁:《大学学术不端现象探源》,《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