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文明共享

2015-04-09 07:23本刊评论员
实事求是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一带一带一路

本刊评论员

“一带一路”与文明共享

本刊评论员

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60多个沿线国家表现出积极态度,但也有不同声音的出现。这并不奇怪,因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多领域、大跨度的,基于各国政府的合作发展理念。因此,尽管“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但在一些国家眼里,“一带一路”对他们已有的大国地位的“威胁”要大得多。

一些国家视“一带一路”为威胁的原因很多,但其主导理念恐怕还是“文明冲突论”。这是零和思维。而“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战略的理念,恰恰是建立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一带一路”战略所依据的理念,是文明共享。

首先,“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战略所依据的文明共享理念,有历史的基础。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存在,才会有沿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持久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丝绸之路从兴起到衰落的数千年间,时有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但文化交流和文明成果共享,始终是主线。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文明融入他文明在发展,一些文明至今仍在延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进步。诸多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文化贡献,成就了现在五彩缤纷的文明世界。文明共享是人类共同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战略的推进,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个共赢和共享的过程。

其次,“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战略所依据的文明共享理念,有现实的可能。文化交流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中国相关省区,文化交流形成的文明成果已经融入这些区域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一带一路”中国境内的核心区,几乎没有可能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中界别出单一的文化影响和文明痕迹。这是“文化包容”和“民心相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依据,是在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文明共享的成果。从这个方面讲,“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战略的推进,不存在自然地理和人文限制的因素,需要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集团的理解、支持与合作;需要的是依据文明共享的理念,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再次,“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持疑虑、观望态度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经济体量巨大,共建过程中利益分配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国家,和中国还有领土纠纷。但无论怎么说,在不同领域合作共赢的理念,始终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原则之一。无论是从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美国次贷危机,以及近期中国南海情况来看,中国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一带一路”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转型,经济增速从2012年的7.7%,减缓为2014年的7.4%,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率仍居世界首位,达到27.8%。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因素之一。面对这种情况,再加上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丰硕的文明成果和中国文化秉承的“和为贵”的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合作、发展、共赢有着实实在在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有着深厚的人文资源。因此,“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战略的推进,不但对中国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对沿线国家也是。“一带一路”的实践,也必然一如既往地实践并证明文明共享的正确理念。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一带一带一路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