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忠(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以尤勒滚鲁克村为例
刘建忠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尤勒滚鲁克村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村落,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毗邻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目前该村主要存在基础教育较为薄弱、土地分配不均、义务工时间长、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等问题。尤勒滚鲁克村在全地区众多村落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是喀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时期新疆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目标,为喀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尤勒滚鲁克村 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喀什地区
2014年3月初,笔者作为学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成员来到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扎结米乡尤勒滚鲁克村。住村以来,通过入户走访、深度访谈、座谈和观察,对该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宗教事务管理等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喀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尤勒滚鲁克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毗邻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乡政府驻该村,距县城中心广场4千米,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村落。全村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有耕地3 760亩,采用林棉、林粮、林瓜间作方式主要种植核桃、棉花、小麦、玉米和西瓜、甜瓜等作物;辅以刀郎羊、鸽子、鸡、鸭、鹅等特色庭院畜牧业养殖。截止2013年底,全村3个村民小组共236户、1 026人;有党员48人,设党支部1个、共有7名支部委员;有农村“四老人员”10人,其中老党员9人、老干部1人;文化室和卫生室各1所,农业科技类藏书数百册,有2名医务人员;有清真寺3座,伊玛目3人、洗尸女1人。2014年尤勒滚鲁克村人均纯收入8 300元,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有6人考入疆内大中专院校就读;在内高班上学的有2人。
1.基础教育较为薄弱,村民接受教育热情不高。实行集中办学后,村小学撤销,适龄儿童主要前往县城或邻村双语学校就读,到附近汉语学校就读的学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村双语幼儿园的学生185名、教师7名,教职工配置不足国家标准编制的一半。村民中:高中学历者8人;初中及以下占41%以上;文盲占18%,以40~50岁为主,还有相当部分是80后。据村干部介绍,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不足10人。教育落后使得村民对教育缺乏热情,适龄儿童辍学和退学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学生自身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家长期盼孩子可以早点参加劳作,减轻家庭负担。2013年,村里28名初中毕业生中只有3人上了高中,其余则流向社会,成为“升学无门路、务农无土地、经商无资金、打工无技能”的无业无出路的“社会人”。这也是造成村里早婚、高离婚率和高生育率的重要原因,不仅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还成为影响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隐患。
2.土地分配不均,人地矛盾突出。尤勒滚鲁克村人均耕地面积超过3亩,高于南疆三地州平均水平,这是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优势。但土地分配极不均衡,有的家庭有数十亩、上百亩,同时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无地可种。在入户走访、座谈和访谈中发现,全村有20%左右的家庭无地可种,以80、90后为主,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一轮土地承包以后出生的群体,且大多已独立门户,需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即使有地可种的也是分摊父母承包的土地或少量租种他人土地,成为无地农民。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可开垦土地的逐步减少,增人不增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愈演愈烈,这不仅影响农民增产增收,还会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义务工时间长,村民意见较大。尤勒滚鲁克村所在的喀什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80毫米,蒸发量则超过2 300毫米。村里农业生产用水主要由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上游来水和灌溉机井取水两部分构成。每年夏季,随着气温升高,叶尔羌河上游来水量猛增,村里都要应上级要求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参加抗洪抢险;同时,由于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加之水渠主要是未做防渗处理的土渠,泥沙淤积严重,一年需要4、5次组织村民清淤,以保证渠道的正常使用。另外,县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开展了“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组织各村农民参加植树造林,累计持续一个月左右时间。以上均为义务工或劳动积累工,每年时间长短不一。据了解,往年最多的达百天以上且多在春和秋农忙季节,对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干扰较大,农民反映较为强烈。
4.大多数村民宗教倾向正常,信仰素养偏低。
尤勒滚鲁克村宗教氛围宽松,村民宗教意识较为淡薄,对“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个人的私事”有着朴素的认同,认为社会上部分人“穿戴蓄”问题与宗教信仰关系不大,属于典型的“世俗穆斯林”。从小受家庭和周边环境影响,进清真寺礼拜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但礼拜时间与农业生产活动发生冲突时,大都选择后者,同时还非常关注生后去向——进天堂还是下火狱,符合伊斯兰教“两世并重”的基本精神。在日常交往中,村民们将品行高尚作为交友的第一标准,而不是相同的宗教信仰或属于同一民族,对此是比较理性的。受世俗教育程度对村民宗教信仰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读过《古兰经》的村民为数甚少,完整读过的更是寥寥无几,即使读过也大多对经文内容一知半解;部分受访者认为《古兰经》是不被政府允许购买和阅读的。另外,受农业生产季节性、生活阅历等多种因素影响,按时参加礼拜的多为中老年人,且呈季节性变化——农闲时人最多、农忙时则较少;此外,村民还非常看重在清真寺与村民交流的机会,使得清真寺成为一个兼具宗教活动和社会功能的场所。囿于宗教知识的缺乏,村民礼拜仅限于跟读经文,对《古兰经》的精髓、“五功”、“六大信仰”等伊斯兰教基本常识掌握非常有限,文盲、法盲和教盲“三盲”合一者较为普遍。3名伊玛目均为小学毕业,只有1人接受过专业的经文学校培训,亦教亦农亦商,生活水平在村里是属于上乘的。无论在传授宗教学识还在是引导信教群众遵纪守法方面,村民们对伊玛目都是比较认可的。
5.村民就业能力低,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全村650个劳动力中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汉语交际能力几乎为零。大多未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必要的就业能力;加之受“宁可在家里吃包谷馕,也不愿在外面喝羊肉汤”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宁愿守着一亩三分地或作无地农民受穷,也不愿外出打工。此外,外交往频率低、缺乏外出经历也影响了村民“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同时受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影响,县、乡、村各级组织对村民外出务工经商态度较为谨慎,积极性已大不如前。加之本地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外出务工又无门路,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6.党员受教育水平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全村党员平均年龄49.3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79.2%;9人为改革开放前入党;70后党员19人,占39.6%;80后党员8人,占16.6%;90后党员为0。支部成员均为70、80后,平均年龄35.5岁,均为初中文化水平。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安排部署,工作组全程参与、指导村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主测评结果显示,村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在村民和党员中的威信较高,有很强的凝聚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党员老龄化较为严重,80、90后占比过低,尤其是90后党员空缺严重,这与80、90后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受关注程度极不符合;再者,村党支部支委学历偏低,这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需要。
7.农民自觉意识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小富即安”的思想在村民中较为普遍,尤其是作为农村发展主力军的80、90后群体缺乏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经商的必要技能,且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的“啃老”现象。只要在村内富民安居房建设工程打零工赚取的现金能够维持短期的基本生活,便不会再投入更多的精力外出劳作;与同村汉族村民相比,维吾尔族村民生活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和少量的劳务收入,还有一部分村民仅可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随时可能因为天灾人祸陷入贫困。这既不利于年轻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的充分开发利用,也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8.种植结构不合理,影响持续增产增收。近年来,通过林棉、林粮间作方式种植棉花、小麦并发展特色林果业,村民增收效果明显。2014年,全村种植棉花2 500亩,其中白地种植1 020亩,其余均为林棉间作。同时,村民还承担了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任务,每年人均冬小麦种植任务1亩。与经济作物和特色林果业相比,粮食作物的平均收益最低,特色林果业的平均收益比粮食作物高数倍,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另外,林果与棉花、粮食“争地、争肥、争空间”的问题正在逐步凸显,粮棉种植面积被挤占的风险越来越大,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冲击。且随着林果的逐渐成长和挂果率的提升,林棉、林粮间的棉花及小麦的产量和收益将会持续降低。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可能会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
9.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服务水平不高。城乡公交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水、电路和富民安居房等基本惠及了全体村民。在当今信息流极速的时代,村里一直未开通有线电视、固定电话和宽带。住村期间,因为线路检修、天气和其它原因引起的停电累计超过30天;村里还有不少断头路、沙土路,通往邻村汉语学校的道路虚土最深处可以没到成人的脚踝处;在中央和山东省的大力支持援助下,每户村民可以领到2.8万元富民安居房建设补贴资金,过去的土坯房逐步由砖瓦房替代,村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还有部分村民限于经济能力,建设富民安居房的积极性不高,依然住在篱笆墙房子,居住舒适度不高,而且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10.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低,村民积极性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全面推行,为村民就医、养老和维持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情保、关系保、养老保险金收缴难和就医后费用报销难也成为村民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受传统思想和对政策了解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普遍持谨慎态度,缴纳保费热情不高。另外,工作组曾历时半年多,经过与县卫生局、民政局等部门数十次交涉无果后,最终只得求助于县主要领导方将因乡民政干事工作失误遗失住院清单、拖延2年多的村民医疗费报销问题解决。
喀什地区所辖1市、11县和2 296个行政村。无论是从人口数量、土地规模方面,还是从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角度,尤勒滚鲁克村在全地区众多村落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是喀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尤勒滚鲁克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剖析,笔者认为,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喀什地区的实际,从实现喀什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出发,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总原则。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时期新疆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目标,这也是实现喀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总钥匙。党员干部在树立法治理念、坚定法治信仰、崇尚法治权威方面要身先士卒,杜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正在进行中,县、乡政府应严格依法收押爆恐分子,防止造成新的矛盾和安全隐患。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喀什地区农村中自然形成的民、汉嵌入式居住村落(社区)较为普遍,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三个离不开”真正落实到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2.进一步理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2010年以来,喀什地区经济保持了年均15%的增长速度,人均生产总值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3.9%∶27.7%∶38.4%调整为2013年的31%∶30%∶39%。喀什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
3.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和打击犯罪,严格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宗教事务管理者和专业宗教研究者“三支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可靠、宗教造诣深厚、深受信教群众信赖的爱国宗教人士队伍,是做好宗教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资源;坚持造就一支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高素质宗教事务工作队伍,是做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关键;积极培养并支持专业研究者针对现实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提高宗教事务管理科学化水平。
4.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大力选拔和使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这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准确把握宗教活动和民族风俗习惯之间的界限,明确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农村“四老”人员可以参加诸如出生取名、割礼、结婚、葬礼等含有宗教元素的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党员干部在信教群众中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又兼顾了他们的个人感情。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喀什地区农村现有基础设施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提供优质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喀什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绿洲农业,各居民点之间相隔距离较远且多为沙漠、戈壁,加大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医疗、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集中建成一大批既惠及大众、又能有效减轻农民劳作负担的聚民心工程,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惠及基层群众,不断提升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6.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乡村喀什工作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作风优良、能力过硬、敢于担当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在增加干部配备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经济待遇、拓宽职务晋升渠道,对于增强干部的工作热情、提升基层政权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7.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打造乡村新的“增长极”。喀什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除去生产成本和基本消费以外,用于农业再生产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同时,人多地少、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将逐渐凸显,农业增收和吸纳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也不强,加之当地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大量剩余劳动力将长期游离于社会。当地村民有在庭院内养殖牛、羊、鸡、鸭、鹅和鸽子等禽畜的习惯,各县(市)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养殖业,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养殖合作社,打造绿色养殖产业链,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8.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扎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劳动技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不仅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强就业服务指导,不仅要扎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技能,而且基层干部还要积极解放思想,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该项工作作为做好扶贫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9.加快兵地融合,建设民汉“嵌入式”社区。喀什地区汉族人口主要居住在城镇,喀什市、麦盖提县占到全地区汉族人口总数的近50%,其他县分布相对较少。根据六普统计,喀什地区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其中流向外省市的为1.15万人,仅占总流出人口的5.4%;外省市流入喀什地区的人口从五普的8.55万人下降到六普的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五普的2.51%下降到六普的1.56%,且分布相对集中,流入和流出“双向互动”的减少严重影响了地区间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在推进各县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各团场融合和民汉“嵌入式”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政策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避免出现民汉群众形成独立社区的现象,建立兵地和民汉相互学习、彼此包容理解与尊重的和谐关系。
10.正确处理特色林果业发展与粮棉安全保障的关系。面对日益凸显的林粮、林棉之间的矛盾,为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必须尽早着手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一方面要加强对全区林果业种植的区域性调控,以质促产,以品促效;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粮棉单产,构建特色林果业与粮棉安全和谐发展格局。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吐尔文江·吐尔逊.南疆原教旨主义思潮调查笔记[J].中国新闻周刊,2014(19).
[3]李婷.南疆粮食安全及供需状况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4(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张新友
F127.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