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初探

2015-04-09 01:27王海飞周志太刘德贤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规律经济发展

王海飞周志太刘德贤

(1.兰州大学,兰州730000;2.淮北师范大学,淮北235000;3.湖南大学,长沙410000)

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初探

王海飞1周志太2刘德贤3

(1.兰州大学,兰州730000;2.淮北师范大学,淮北235000;3.湖南大学,长沙410000)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物价水平不稳,市场供求失衡,主观主义倾向,经济发展差异”等关键问题。新常态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出路何在”?该文试图用《资本论》等著作所揭示的“货币规律,供求规律,客观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等作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述阻碍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和原因。该文尝试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层面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规律

引言

2015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了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方向,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对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创新创造寻求新的主导产业,使中国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地发展,这也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念的亮点。公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当前,处在重大历史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也已进入攻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是进入了决胜时期。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已经脱离两位数的较高速度,2014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2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7.4%。尽管这些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息息相关,但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国内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的内在要求。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开始步入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常态”时期,种种迹象表明,经济新常态也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进行宏观调控和作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髙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所表现出的强势地位,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生产力还不发达,多种所有制并存,但是我们要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和优质发展。

一、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规律

2012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时强调,“《资本论》作为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这段讲话促使众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更加深人,同时也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1]。在《资本论》等著作中,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还阐述了人类社会的普遍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的特殊经济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石。

(一)货币规律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基础是劳动价值理论,这种规律决定着在市场中流通的实际货币需求量。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固定地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然而,货币流通恰好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因此货币的实际需求量与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数量密切相关。实现商品价格是货币的一项基本职能,货币的实际需求量与市场中流通的商品的价值总额是成正比的,并且商品的数量越多或者单价越高,也会提升货币的实际需求量。由于实体经济的不断增长,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和种类也会日益丰富,这也增加了市场中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因此,要确保货币的需求量和实体经济中所需要的商品价值总额不能脱节,如果两者之间难以达到基本的均衡状态,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更甚者说,如果这种不协调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那么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

(二)供求规律

剖析基本生产关系是研究基本经济规律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2]。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的关于商品价格的变动以及这些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商品经济的供求规律。供求关系变化存在的基本原则就是这种供求规律的表现,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往往难以达到绝对平衡,有时甚至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偏差,这种市场供求失衡所带来的结果是生产过剩或商品资源危机。此外,由于影响供求关系的各种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商品市场暂时出现平衡的状态,依然会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新的不平衡。因此,生产型企业必须时刻对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在综合分析市场供需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生产规模进行调整。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要压缩自身的产量并相应节约自身成本,或降低商品的价格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避免生产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也不能盲目地扩大生产,应当理性分析市场的缺口指数,在掌握确切的数据和全面的信息后对自身的生产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客观规律

所谓客观规律,是指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各个事物之间存在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关系,在这里我们仅仅研究经济规律。斯大林在其晚年的最后一本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虽然有力地批判了那些认为规律可以“改造”、“消灭”的错误观点,并从他切身的经验教训中承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但当他在谈到对经济规律的利用时,又不恰当地过分强调了对经济规律的种种“限制”,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方面[3]。从经济规律和它的客观性质来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和稳定的,它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中并不是偶然发生的;第二,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背后的经济规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三,经济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第四,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臆造规律或者违背规律。综上所述,人类要尊重和重视客观规律,要按照规律办事、根据规律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否则,必然遭受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指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国民经济发展应当自觉地保持各个经济部门、区域按协调的比例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以及劳动时间节约的规律,首先是由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的。在马克思关于劳动时间节约的论述中,他认为一切性质的节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时间的节约。从宏观上说,人类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包含时间在内的各种资源,只有充分发挥每一单位资源的作用,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微观上说也应如此,单位或者个人必须保证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保证生产时间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个体经济的高效发展,并进而延伸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问题

中国的经济改革正处在极其紧要的关键时期。经济改革的矛盾焦点还在复杂的变动和演进之中,我们将时时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形势。而能否抓住经济改革的矛盾焦点,对于经济改革的阶段性选择和最终成功,是至为重要的[4]。下面从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一)物价水平不稳,经济波动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格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商品价格都得到了有效合理的调整,相当一部分不合理的价格关系也得到整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市场都得到了持续繁荣的发展。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的趋势,随着旧价格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商品市场的总体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这成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人民群众影响深远;第二,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给生产型企业带来沉重打击;第三,劳动力成本也大幅提升,对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第四,公共物品和服务价格也有一定幅度上扬,近年来许多城市都相继出台政策提高了煤、电和水价。

(二)市场供求失衡,资源利用不佳

市场需求和供给脱节,可能导致一系列微观或宏观经济问题。市场经济讯息万变,其存在的条件往往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5]。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供求失衡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当市场失灵变得相当严重,相应地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状况。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上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可能会因为产品的滞销而被浪费;反之,当供不应求时,大量的资源被闲置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这时又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商品的巨大需求。其次,市场供求失衡也会相应降低经济效率。前文提到资源配置不当会影响生产过程,经济和人力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导致部分亟需生产资源的部门没有资源可用,另一部分需要缩减生产规模的部门囤积大量生产资源却不投入生产。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尊重市场规律,按供求规律这一基本原则办事[6]。

(三)主观主义倾向,形象工程普遍

众所周知,许多地方官员出于主观上对政绩的追求,往往会力推一些“重点创建项目”。然而,所谓的“重点创建项目”实质上是一种形象工程,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不利影响,也令广大人民群众不满。其危害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主观主义的形象工程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些“重点创建项目”推进期间,可能因为应付上级检查开展突击式的改造,对一些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项目做出草率的决定,大面积的改造也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其次,这种“重点创建项目”是完全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追求政绩而罔顾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只着眼于短暂的眼前利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最后,“重点创建项目”助长了主观主义倾向和形式主义的作风,在党内外形成一股不良风气,这对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的危害难以估量。形象工程无益于城市的发展,无益于城市形象的树立。这些错误发展观指导产生和蔓延的建设工程,只会对城市发展造成危害,这已是十分明显的事实[7]。

(四)部门经济不均,城乡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并未带来各个地区的同步发展[8]。尽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不均衡。目前,我国工业部门和服务行业在稳步前进,但是其他产业部门特别是农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机械化、专业化和商品化建设水平不足。此外,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发展程度还不太高,国有企业一家发展独大的情况依然存在,某些大型民营企业也近乎垄断某类商品市场,对于全面推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很不利。其次,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由于城乡居民收入上的根本性差距,相继带来教育程度、消费水平、就业质量和医疗水准等方面的差距。最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很不均衡,西部、中部城市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尽管近年来各个地区经济的综合实力都有较快提升,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地区之间较为明显的差距依然难以回避。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背景分析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其敏感程度、复杂程度也前所未有[9]。下面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一)通货膨胀与片面求增长

近年来,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这虽是由多种因素交叉引起的,但从根本上看并不在于物价自身。首先,对物价持续上涨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通货膨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两次较大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8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8%,第二次是1992年,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24%。2003年由于农产品收成下降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物价水平又再度上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到了4年来的峰值,所幸在2005年有所回落。到了2007年,物价水平又有了上扬的趋势,增长幅度达到4.8%。到了2015年上半年,物价水平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其次,对于物价上涨具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直采用单纯依靠GDP的统计方式来衡量一个省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忽视经济发展质量和损害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使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二)市场经济内在弊端突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及其根源,是市场经济的出现。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基础性方式,由此,从1992年以来,我国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市场配置的作用日趋显现[10]。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带来许多难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述的市场机制不足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危机的理论。首先,市场经济不足可能带来市场失灵。由于商品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可能导致社会生产各个环节的比例关系与实际需要脱节。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各种规律来发挥作用可能导致不想看到的后果,那就是很多生产比例关系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市场失灵并引发各种经济问题。其次,企业家为了攫取无限的经济利益,往往会最大程度地扩大再生产规模,生产出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产品,进而引起供需矛盾。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导致严重超越社会总需求的商品流入市场,这些商品难以被市场消化并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最后,市场经济自身具有客观性缺陷。由于市场偏好不合理、外部效应和人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三)忽视客观规律脱离实际

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出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简要分析:第一,不科学的发展观是最根本的原因。一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主要依靠GDP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依据,于是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终极追求。第二,部分地方官员权力过度集中且缺乏监督。这些官员在相当程度上以自我为中心,在单位大搞“一言堂”和“拍脑袋”的决策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削减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第三,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许多地方官员以及部分老百姓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事实已经证明,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多快好省”发展方式不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当下它不过是部分官员追求政绩和向上晋升的一个工具罢了。

(四)历史现实因素相互交叉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水平的不平衡状态主要根源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相互交叉。首先,就历史条件而言,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基础、区域发展环境和区域经济结构相差很大。城市和东部区域的发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并已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这是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难以比拟的。在经济结构方面,城乡以及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东部和城市基本已经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在中西部和乡镇地区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再者,从现实方面分析,由于价值判断和利益导向的影响,城乡和不同地区的制度性环境也有相当程度的差距。“孔雀东南飞”的利益导向促使人才和资金源源不断地向东部和城市流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此外,东部和许多城市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已日趋完善,而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才刚刚起步,城乡一体化与消除地区差距依旧任重而道远。

四、在马克思主义建设规律的指导下全面深化经济改革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题演讲中强调,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1]。中国经济表现出许多强劲的迹象。中国民众有文化、雄心勃勃并富有创业精神。3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并没有削弱中国社会培养能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建构起组织和网络人才的能力。整个国家现已形成共识,支持快速增长和持续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11]。

(一)适时变动货币政策,控制物价波动水平

对于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问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寻求解决途径。第一,对于通货膨胀的遏制是控制物价大幅上涨的前提。我们要对通货膨胀做出精准的定位分析,从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远措施。第二,可以适时削减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优化和调整投资结构。此外,在通货膨胀时期加强对投资规模的管控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不是盲目地减少一切产业的生产规模。第三,严格控制企业和个人信贷规模,将市场上流通的有限资金有效地利用到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对于经济过热区域必须严加控制,提高准入门槛和监督力度。第四,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同增。第五,综合治理、扩大内需和结合实际,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引导市场均衡发展

市场经济的许多问题,如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引起的,所以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均衡发展。首先,应当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和劳动力等资源进行分配,不断调整各种资源在各个部门的合理流动,协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其次,应当加强对于商品生产的引导和规划,不是说让政府完全管制企业生产,而是要以企业为主,发挥政府在政策、信息等优势下的服务功能。在市场和调控的双重引导下,生产和商品市场必然会走向协调发展,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也会逐渐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最后,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总财富增长,优化社会分配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后,购买力也相应提高,促使其对社会商品的支付能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能力相互匹配。

(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马克思的《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视角以考察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首先,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要避免主观臆断地理解。我们不能撇开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的联系,抽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般性的东西,只是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完全抽象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其次,要正确把握客观经济规律所存在的历史条件。对于经济现象的深入研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经济现象所存在的具体实际来确定各种经济决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对经济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对经济现象做出更深入地分析。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揭示出具有历史特征的客观经济规律,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后,对待经济发展规律要多视角、全方位地深入分析。这是由于经济现象的出现是纷繁复杂的,它们是由各种经济层次和各个经济形式组合而成的。

(四)合理规划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城乡一体

尊重规律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更具紧迫性的工作应该是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学会利用规律。第一,必须自觉地利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这并非要求国家制定出一个无所不包的经济发展规划,而是需从宏观上设计一条富有弹性的经济发展路线,合理地规划和调整产业结构。对于国民经济的宏观方向要做到运筹帷幄,而不是事无巨细,处处架设出条条框框。第二,自觉遵守和利用价值规律是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基础。必须将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结合起来,并依靠国家提出指导性的计划,使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的经济规划协调一致。第三,必须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政策。对于经济发展,要做到有的放失,既保持其在长期内具有高速发展的活力,又要严格管理防止经济失控。只有合理规划国民经济的空间结构和宏观体系,才能促进区域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首要的、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改革,包括城镇化的推行、土地确权、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户籍一元化等改革与发展措施。这是关系到“以人为本”原则得以贯彻的大事,也是可以带来最大的改革红利的大事[12]。

五、结论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13]。只有结合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系统研究,不断推动和深化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才能使人们坚信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趋势,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一直以来,唯物史观都把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认为经济规律,即物质生产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运动和发展,同自然界中的其他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把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经济运动和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并充分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事实上,《资本论》等著作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某些特有的经济规律,在抛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和目的以后,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和习近平同志视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研究中心时的讲话及关于“学好政治经济学”等讲话精神,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时刻警惕西方通过等各种途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破坏和瓦解,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必须深入经济现象,透过表象看本质,运用经济规律来分析当下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充分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后,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进而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各种交叉学科的层次上提出一些全新而又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1]杨静,许敏.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155-157.

[2]毛立言.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与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目的”——马克思基本经济规律理论和方法论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3):36-44.

[3]张西京.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特点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122-124.

[4]李云兰.当前经济改革的矛盾焦点及其结构性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62-64.

[5]李捷.论马克思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6):5-8.

[6]张义龙.论供求规律与经济政策的原则[J].学术界,2009(2):185-189.

[7]黄禹康.杜绝形象工程的几点思考[J].理论前沿,2005(5):29-30.

[8]洪兴建.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J].经济研究,2010(12):82-96.

[9]唐洲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5(1):102-108.

[10]韩庆祥,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2(3):4-26.

[11]托马斯·罗斯基.宫武,译.中国及其经济改革的理念[J].国外理论动态,2013(6):55-64.

[12]厉以宁.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J].求是,2013(11):63-63.

[13]孙居涛.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J].社会主义研究,2006(1):35-38.

(责任编辑:刘颖)

10.3969/J.ISSN.1672-0911.2015.06.015

F124

A

1672-0911(2015)06-0015-06

2015-11-14

王海飞(1991-),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周志太(1956-),男,淮北师范大学教授。刘德贤(1986-),男,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规律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