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女性代际教育探析

2015-04-09 00:49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凉山代际彝族

罗 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长期以来,女性被认为弱势群体来区别对待。虽然,在性别关怀下,一直呼吁男女平等,但实质上,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女性群体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对女性的教育问题上。其中凉山彝族的女性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女性的入学率不断提高,但与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比较还相对落后。凉山彝族女性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该引起各界彝族学者的关注及重视。特别是在代际教育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子女的教育水平,这是代际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代”是指世系的辈分,它是在时间刻度上对于不同时期人的一种划分。从宏观角度看,“代”主要指同一时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一般表现“代”的存在用代际间隔,即代与代之间在时间跨度上的差距来表示。[1]处于不同时期的“代”,代际间隔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十几年,有些二十年。其次,代际关系,它的定义众说纷纭。“代际”从狭义上来讲,它主要是指家庭代际关系,即家庭内部两代人或者隔代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中父母辈与子女、孙子女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代”和“代际”的界定,可以衍生出“代际教育”。代际教育主要指家庭内部具有血缘关系的两代人或者隔代人之间的教育。然而女性的代际教育,可以是母亲对女儿的教育,也可以是祖辈对孙辈的教育。本文着重于凉山彝族地区母亲对女儿的代际教育。

一、凉山彝族女性代际教育的内容

由于凉山地理条件特殊,环境恶劣,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力水平低。凉山地区民主改革前仍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民改之后从奴隶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的历史背景,致使彝族的许多观念根深蒂固。在旧社会时期,凉山的封闭状态,致使人们普遍排斥外来文化,思想观念非常保守。当时文字只能掌握在少部分人和毕摩手中,其他人都没机会接触彝族文字。更何况奴隶社会时期,盛行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女性更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彝族的父母只能通过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来教育后代子女,于是就出现了代际教育。

(一)家庭传统文化教育

解放前,彝族“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是典型的男权社会,高扬男性的地位,而抑制女性的发展。认为“儿子是家产,女儿是寄养的畜。”有机会接受教育也是儿子优先,认为女儿迟早都要嫁人,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一份子,要是培养她们接受教育,相当于帮别人家培养。受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彝族女性受教育的人数更是极其稀少。彝族女性主要的教育方式都是通过家庭代际教育,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从女子能承担家务之时起,女儿便是母亲的左右手。在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艰难旧时代,彝族女孩们从不会奢望自己要进入学堂接受教育,没有要接受教育的意识和觉悟。在母亲的指引和教导下,以彝族叙事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为教育经籍。《妈妈的女儿》中提到女儿在哪个年龄段该怎么做,各个年龄段都会有分工。当时彝族文字没有普及,彝族地区的母亲以口传的方式教育女儿。当邻里亲戚或是女儿同伴出嫁时,女儿要会吟唱《妈妈的女儿》这经典哭嫁歌。在母亲的谆谆告诫和细心教育下,大部分的彝族女子们耳濡目染。她们受母亲的影响,“姑娘十七岁,不能再居于家”的传统思想伴随而来。到了出嫁的年龄,在姑舅表优先婚的传统婚俗下,等着父母兄长来安排婚姻。即使万般无奈、委屈,为了两个家支的大局着想,只能顺从。“妈妈的女儿哟,女儿不得不走了,狂风连天也得走,暴雨滂沱也得走,大雪飘飘也得走,寒霜皑皑也得走,结冰闪闪也得走,风雨交加也得走,天地漆黑也得走,泥浆淹脚也得走,骑马九天也得走,狗跑一程也得走,蜂飞一途也得走,女儿不走不成了……”[2]这段经典句充分说明了,家庭代际教育中的传统婚俗的教育,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女性口耳相传,延续着《妈妈的女儿》中的情节,母亲经历了“不得不嫁”的境遇后又代际教育的传递,又在下一代女性中传承并传递。

母亲对女儿的家庭代际教育,除了传统习俗的教育,还包括平日里生产生活之后闲暇时的业余兴趣爱好的培养。这是在解放前没有机会接受汉文化教育的情况下,非常有意义的传统家庭代际教育。这种兴趣爱好的代际传递,前提条件是母亲一辈也得到了代际传承,否则无法完成代际教育。主要包括了手工制作方面的针线活儿,还有口弦的弹奏和月琴的弹唱。这一类技术的培养和传授也是凉山彝族地区特有的传统民间文艺。正是这些民间文艺的代际教育和培养,塑造了如今彝族姑娘的能歌善舞和秀外慧中的良好形象。

(二)家庭禁忌文化教育

在彝族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彝文的传承和发展,作为宗教仪式中祭司身份的毕摩的贡献最为突出,世系相传,把这一古老的彝族文字遗传下来。但是能接受彝文经书的教育的对象仅限于男性,作为女性不得翻阅经书,也不能传抄和背诵经文。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性别划分,哪些该男性去完成,哪些是女性不能触碰的,传统宗教仪式的传承把彝族女性排除在外,这就是禁忌文化中的其中一点。在请毕摩做仪式时,很多场合女性都要回避,在“送祖灵”仪式中就体现了性别界限划分,从毕摩手中接灵牌的时候不得让女性接,必须是男性才允许。因此,母亲会在仪式之前叮嘱女儿该遵守的禁忌,这种代际间的传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套习俗。

彝族女性在“成年礼”后就不得与家人一起从事宗教仪式。这也是母亲对女儿的禁忌教育,认为到了适婚年龄就为婆家人,已不是家庭内的成员,这种禁忌父母和女儿看来都很伤感,但只能遵守,彝族是个注重信仰禁忌文化的民族,所以,女儿们听从母亲的安排也是觉得理所当然。禁忌的教育还体现在婚前对舅舅的尊重方面,女子不得与舅舅开玩笑,彝族尔比中“世间舅舅为大”。彝族女性代际教育中认为舅舅德高望重,神圣不可侵犯。婚后嫁为人妻,遵守妇道,不得与公婆顶嘴,应该尽自己作为媳妇的义务孝敬老人家。尊重丈夫的哥哥,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嘻嘻哈哈,做出举止不雅行为让他们看见;女性不得爬上屋顶;不得跨越火塘和锅庄;不得触摸和抓挠男性的发簪;女性忌讳夜间吹口哨和梳头发等等。这些都是母亲传承给女儿的禁忌文化,这种代际传递仍然延续至今,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代际教育已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在现代社会,应该正视彝族女性的代际教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良好的具有传统彝族特色的文化传承下去,摒弃落后的、制约女性发展和进步的思想观念,让女性代际教育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二、凉山彝族女性代际教育现状

民主改革以前凉山彝区女性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只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到改革开放之后,彝区社会的转变,经济水平相比解放前有所提高,政府开始对边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关注,开始有机会接受现代学校教育,一部分彝族女性也陆续进入学校,但是总体而言,凉山彝区女性教育仍然比较薄弱。

(一)农村代际教育状况

由于凉山彝族地区解放前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教育问题意识相对还很淡薄,有些父母还停留在传统的家庭教育层面。特别是居住在高山地区的人们而言,送子女去县城念书相当困难。首先长途跋涉,交通信息闭塞,再加之父母也没有物力财力来支持子女上学。凉山州自1990年颁布实施“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以来,加大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力度。一部分彝族女童相继进入学校接受现代文化的教育。这部分女孩白天接受老师传授的学校教育,下午放学归来帮助母亲做些家务活,晚上在完成学校作业,在寒冬时节围坐在火塘边,听长辈们传授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和彝族民间神话故事等,因此农村的彝族女子接受了双重的教育,既传承了母亲传递的家庭传统文化又接受了学校教育,正是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和碰撞,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彝族女性,长大后的她们深深明白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更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明白了彝族女性作为整个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女性该恪守的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越加积极乐观的待人待物。所以,在凉山农村地区的彝族女性代际教育状况相对还是比较乐观。虽然没有民主改革之前传承得那么完整,但还是把传统的精髓部分代际传递下来,至少农村地区长大的女性在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下,即使以后学业有成留在城市里,她们也可以传递给其女儿这种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得以延续。后代们接受伦理代际教育后,将不会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而盲目跟风,而是把本民族的文化学以致用,形成民族特色,凸显了民族个性。

凉山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以来,农村地区女性的入学率有所提高,但还是不容乐观,仍然有一些地区女性失学、辍学现象非常严重。况且,农村地区母亲受教育的高低直接影响女儿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彝族女性代际教育,仍然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母亲的知识文化水平低,有些甚至文盲,因此对女儿的教育也有限,让女儿接受现代文化教育的思想意识相对薄弱。

(二)城镇代际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变迁,凉山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民主改革后彝族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摆脱家庭琐碎繁重的家务。在民主改革思潮的感染下,一批彝族女性参加革命,开始展露自己的聪慧才智。

在城镇生活的彝族女性,传统文化的代际教育意识淡薄,上一代把传统的习俗文化和禁忌文化传承了下来,但是下一代的女儿在受现代文化的洗礼之后,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认为这是对彝族女性的束缚和制约,在代际教育过程中开始有排斥思想或者左耳进右耳出。因此禁忌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代际传递在彝区城镇不是那么突出。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伦理道德教育近年来虽然没有农村地区那么重视,但是比起对禁忌和生活习俗的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在城镇地区依然显而易见。在城镇生活的彝族,如果母亲在农村长大,之后参加工作,那她的女儿在她的传统习俗代际教育下,继承这种传统习俗;如果母亲从小在城镇生活,可能知道的传统习俗相对要少,其女儿在传统文化的代际教育传递中就会减少。即使生活在城镇,母亲对女儿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会间断。彝族女性对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培养都很重视,在待客礼仪和孝道礼仪方面都很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体现了母亲的道德素质和处事待人的和谐。彝族人们认为伦理道德的教育恰当与否对女儿的道德观的培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女儿是否明白事理、善解人意的评判标准都是看母亲的道德教育水平如何。

当代有一批优秀的彝族女性,生活在城镇,接受良好的高等文化教育,不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以巴嫫姊妹为代表的彝族女性,虽然在父辈的影响下知晓彝族的传统文化,但是她们冲破彝族女性不得触碰毕摩经书等禁忌观念,走进高山彝区,调查研究毕摩经籍,还亲自参加毕摩在做仪式之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通过她们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像巴嫫姊妹一样,在城镇长大接受现代学校教育,走出彝族地区,靠自己知识文化的习得,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知识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着手从事本民族的文化研究,把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扬光大,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做贡献的彝族优秀女学者还有马林英、伍呷等。她们观察彝族女性的生活现状,关注女性的教育和发展问题,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呼吁彝族女性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保留彝族女性独有的伦理道德观念,自立自强,不再依附于男性。笔者根据观察彝区认为90年代之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城镇的彝族女性代际教育主要体现在现代文化的教育方面,而在生活习俗和禁忌文化的代际教育方面没有农村地区受重视。凉山大部分农村地区对彝族女性的教育侧重于传统习俗教育,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数依然不容乐观。

三、社会变迁对彝族女性代际教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信息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彝族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影响着凉山彝区的发展,国家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投入大量的经费,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滞后问题。凉山地区在政府的指引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下,山区的彝族孩子纷纷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教育法规的颁布实施,未成年男女孩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国家对凉山贫困彝区教育机构的扶持,增强寄宿制学校的全面建设,解决了大部分女童住宿困难的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解决了农村女孩离学校远而无法上学的困难。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凉山彝族女性的代际教育内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流变。在流变过程中,母亲与女儿的代际教育有产生正面影响的情况,也有些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积极影响

由于政府对女童教育的关注,近十几年来凉山地区的农村女性有一部分已经走出大山,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这部分女性从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受到现代文明教育,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下一代的教育奠定了基础,能够很好的继承伦理代际和传统习俗的传递。而且代际教育模式从以前的上一代对下一代女性的单向代际教育,转化为下一代也可以对上一代的先进思想观念的教育。这种代际互动形式,为彝族女性代际教育带来积极影响。她们在文化习得过程中,若是学到了先进的伦理道德文化,会以道德教育代际逆动的特殊形式来“反哺”给上一代,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达到代际间的平等教育,这种代际反哺也使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尽量缩小,让老一代母亲们在时代飞速发展中普及更多的常识和重新审视道德价值观,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赶上新步伐。

20世纪9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凉山彝族地区女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嬗变,她们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和角色差异,一部分农村女性开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经历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在传统民间技艺的代际传递后,由于家庭经济水平的限制学校教育只能坚持到初等教育水平,于是这部分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冲破女性不得涉足商业活动的禁锢,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贤惠在城镇地区进行商品交易,一针一线缝制出的彝族服饰是她们的创造成果,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她们将学过的知识文化和母亲传承下来的彝族民间技艺相结合,在城镇地区立足经商,从而摆脱了繁重的农业生产,靠自己的技术创造财富。社会角色也从家庭妇女转变为了商业女性,做到了彝族女性的人格独立,自立自强,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随时代变迁,彝族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对女性代际教育的传递和继承影响深远。

(二)消极影响

20世纪末以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的发展相比仍然缓慢和滞后,大多数彝区还存在重农轻商的现象,很多地方仍然从事原始农业,靠天吃饭。在这种背景下,开始掀起了一阵“打工潮”,陆续涌进沿海城市一带,凉山彝族地区也不例外,为了能挣到更多的钱,为了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劳作,去沿海各种玩具、电子工厂等地方轻松挣钱。农民工进城,打工潮的盛行,造成彝区许多孩子在上学中途辍学、失学现象相当严重,出现了三种情况。有些孩子在打工仔的怂恿下跟着去了沿海一带;有些孩子好奇外面的世界,再加之学习成绩差,基础跟不上自动放弃逃到沿海地区;另外有部分孩子因为家里兄弟姐妹较多,经济贫困而父母不能正常供养他们上学,导致孩子辍学,为了照顾家人牺牲自己的学习机会去沿海地区赚钱养家糊口。前两种状况,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其中有部分女孩不听母亲劝导,执意去了沿海一带,这部分女孩在代际教育中虽然冲破了传统禁锢,但是文化代际教育上造成了消极影响,不听父母言,叛逆思想在她们身上得到了体现。由于女孩们的年龄小,在陌生环境下,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处于朦胧阶段,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这些女孩在逢年过节回家时,有些女孩已经摒弃了一些传统礼仪,行为举止的教育,盲目跟风,仪容穿着的打扮违背了父母最初的教育观念,对彝族女性传统的伦理代际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是针对下一代彝族女孩在打工潮影响下没有很好的传递上一代母亲所教育的彝族传统文化而言。

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城镇的彝族女性代际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城区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有经济条件的家庭,电视等媒体已不能满足子女们,又给子女买各种先进的网络电子产品,以助于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近些年来,有了先进网络技术后,城镇的传统文化代际教育传递开始断裂,有部分母亲懂得传统习俗文化,但在监督女儿知识文化的吸收学习外,很少进行家庭传统文化的教育,因为女儿在完成学习后就借助网络媒体来过闲暇生活,与父母的沟通逐渐减少,母亲与女儿的沟通少了之后,慢慢地有了所谓的“代沟”,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开始出现分歧,不能正常的进行代际教育;有些母亲在上一代对她的教育中就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所以传统习俗教育的意识淡薄,因此,社会文化的发展,现代文化强有力的冲击,致使城镇彝族女性的代际教育出现断裂状况,网络文化的冲击对代际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凉山彝族女性的代际教育的影响之大,对农村地区和城镇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凉山彝族女性应该重视代际教育问题,传承彝族女性的优良传统文化。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镇地区的彝族女性,都应该知道女性代际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代际传递的意识,女性自身代际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后代彝族女性的形象和品质。因此,作为彝族女性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使其彝族独有的女性文化永不消逝。

[1]王树新主编.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p1-2

[2]吉格阿加翻译.妈妈的女儿[M].彝汉对照本,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p22

猜你喜欢
凉山代际彝族
彝族海菜腔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