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足迹和一个时代的侧影——《我从陇上走来》序

2015-04-09 07:03包月阳
中国发展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评判甘肃工作

包月阳

(作者系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

人与人的相识有各种缘分,我与郭姜宁先生认识,是因为他的这本书。因此,当他提出由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时,我不揣冒昧,欣然应允。

说起来,我们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年岁相当,同一年大学毕业,都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当然,我们也有许多不同。我大学毕业即分配到了新华社,在新闻行当干了27年,48岁上却转行做了出版。姜宁兄大学毕业后先是做了3年的教师工作,因考上研究生却不能就读而转行做了记者,新闻生涯已29年。

人与人的交往,外在指标上的异同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相通。当我们由共同的朋友介绍认识后,半天的谈话使我发现,姜宁兄身上具备许多我十分赞赏的优秀品质,他善良、热情、淳朴、认真、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值得我学习和作为真正的朋友交往。这也是我乐意为本书写序的原因。

我读过一些新闻作品集,像郭姜宁这样的作品集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不是简单地把近30年的作品做个分类就出版,而是在认真梳理分类编排的基础上,为每篇原作都写了一篇“自我评判”,短则百来字,长则七八百字,坦率、认真地分析作品的优劣得失,既总结经验,亦不回避失误和教训,可以说是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的新闻业务研究论文。后边又附上一篇“新闻背后的故事”,篇幅比“自我评判”更长一些,介绍新闻稿件采写的过程和背景、乃至写作此文时作者的工作状况、生存状态和思想状态。如果说“自我评判”系列可以视作作者的新闻业务评传的话,我们读罢100篇“新闻背后的故事”,则可对他最近30年的人生有一个概貌却又生动的了解:毕业不久被甘肃的高校作为人才引进,在教师岗位考上了研究生却不能上,愤而转行做记者,在甘肃科技报从实习记者一路做到总编室主任,忽然又到新华社甘肃分社工作一年,然后投奔科技日报甘肃记者站,再到科技日报总社,从记者部副主任做到报社副总编辑……书中记录了他的际遇,他的奋斗,他的思考。郭姜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陇上走来。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透过作者精选的数百篇新闻作品与“自我评判”、“新闻背后的故事”专栏的有机组合,读者可以了解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巨大变迁。作者在甘肃工作21年,采写的有关甘肃的新闻总字数150多万字,驻站期间每年见报稿件约130篇,本书编选的新闻作品绝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科技为切入视角,但反映的除了科技领域本身外,还包括与科技相关的工业、农业、林业、教育、新闻、医药卫生、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防灾减灾等众多领域的事件、人物、经验、成就、问题,是中国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组有意义的侧影。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上8岁的小选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4岁维族少年发明的可自动伸缩馕扒子、知识型农民大胆推广麦田套种黄豆、冰川冻土研究、集雨工程、地膜小麦、成功的滑坡预报、院士、科协主席、科委主任、省委书记、与总理的一稿之缘……作者报道过的一个个人物、事件,至今读来仍生动鲜活,熟悉当时新闻背景的人自可抚今追昔,发出会心一笑;不熟悉当时情况的人则可一窥中国一段当代史的烟尘。

这本书是一部极佳的大学新闻系案例教材。理由前文实际上已经说了:按逻辑梳理编选的新闻作品,一针见血分析得失的“自我评判”,另有详略得当的“新闻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全面反映一个记者成长轨迹的呕心沥血之作,实在不可多得。姜宁兄告诉我,他的儿子子承父业,也在从事新闻工作,这本书也是想留给儿子的,因此编选、写作十分认真。我觉得,打算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读一读这本书,一定大有益处。

文如其人。我非常高兴通过这本书稿了解了郭姜宁先生,更高兴以此书为缘,结识了这么一位值得交往的朋友。

一点读后感,权充序言。

2015年7月8日于北京明慧苑茶舍

猜你喜欢
评判甘肃工作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甘肃卷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