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紧紧围绕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组织特点,以现代化培训手段为依托,在借鉴国内优秀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经验基础上,主要阐述企业内部培训师体系建设的流程及主要方法,为有色金属企业内部培训师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升级,企业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从战略制定、市场开拓到内部运营,皆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战场。对于传统有色企业而言,尤其是在当前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不得不苦练内功,运用降本增效的各种措施来抵御市场下滑带来的困窘,压力骤增。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尤其是对以规模制造和人力资本为主导的有色企业来讲,其有效发挥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运营水平,应更加予以重视。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内部培训师队伍,积极推进企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复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内部运营效率,便成为有色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根本保障。
内部培训师体系的建设,应符合企业生产组织特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倍功半。对于现阶段有色企业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由于有色企业资源分布原因,且一般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基地布置在经济不发达的山区、郊区等地域,通信、交通、生活的便利性等都有局限性。
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有色企业开展培训较为困难,培训师资不足,培训开展不足。尤其是在吸引外部培训资源上更显得捉襟见肘,开展培训的成本往往远大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
(2)属于技术、人员密集型产业
有色企业一般为规模性资源开采、冶炼企业,技术相对成熟,有较多的生产、制造单元,从业人员多,同一工种员工较多。由于这些生产组织特点,熟练技术、生产操作人员对于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管理相对粗放,生产效率较低
由于企业观念、垄断等因素的存在,有色企业管理相对粗放,对于市场的反应能力有限,管理、技术创新不足,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1)内部培训师体系建设的需求分析
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建立有色企业内部培训师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原因为:
一是由于有色企业具有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组织培训难度大,培训成本高。而企业培训经费提取不足(一般为工资总额的2.5%以内),人均培训费用低,导致培训开展不足;二是人才培养周期长,一旦员工离职,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较大。而企业培训又开展不足,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严重制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由于企业观念、垄断等原因,亟需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素质,提升内部运营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2)内部培训师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经过广泛调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广泛选聘、强化培养、任用指导、考核分级、有效激励、广泛选聘等闭环管理(见图1),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有色企业的内部培训师体系,具体为:
广泛选聘:按照培训师选拔条件,广泛开展,拓宽入口。必要时可将中高层、核心技术、技能人员强制纳入;
强化培养:通过TTT三级培训认证、观摩、引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培养模式,促进队伍素质提高,使其具备内部培训师课程开发、课程讲授技巧的能力;
任用指导:加强对内训师内训工作开展的监管以及工作成果的审核、认证及推广,化与培训的匹配;
考核分级:通过定期能力评定和业绩考核,实现队伍分级动态管理,形成队伍梯队;
有效激励: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业发展等多元化激励,提高内训师工作动力和活力,不断提高公司内训质量。
培养何种讲师,讲什么的课程,都是基于公司课程体系而进行课程开发和讲师培养的。因此,应了解公司的战略、行业竞争优势、薄弱环节、主要培训需求点等,优先梳理出公司亟需开发的培训课程。针对不同的人员,可以逐步建立分能、分级的课程体系。
内培培训师队伍选拔、培养、晋升、激励等职能的发挥,需要建立内部培训师评审委员会来进行管理,保证内部培训师体系的顺利推进。一般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评审委员(专家)若干名;必要时,还可以设置内部培训师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具体执行相关决议等事项。
(1)做好动员,全员参与
做好上述两项基本工作后,可在公司进行正面、广泛的宣传,重点突出聘任为内部培训师后在公司的地位、待遇、激励等地位的提升,并向一线经理积极宣传内部培训师带来的效率提升、管理改进、技能提升等方面的优势,让一线经理积极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来。
(2)内部培训师选拔条件
基本要求:在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领域内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开放的心态和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热爱培训工作,愿意分享知识、经验、技能。
任职资格要求:为提高内部培训师分级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建议建立各级内部培训师任职资格要求。
图1 内部培训师体系建设闭关管理
选拔、聘用流程:报名:自荐人或被推荐人参照内部培训师基本要求和任职资格要求,填写《公司内部培训师申报表/推荐表》及《课程开发提纲》(1门或多门课程),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至人力资源部。培养:根据报名情况,由公司制定统一的培养计划,对申报人员进行授课、课程开发等相关技能的培训。课程开发:结合公司实际培训需求,申报人员可选择一门或多门课程进行开发。开发周期一般为30日,最多不超过60日。课程开发完毕后,由内部培训师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课件审核。试讲:课件通过审核后,申报人员参加试讲。内部培训师评审委员会按照内部培训师选拔评价标准,对申报人员进行选拔。试讲时间为30分钟,试讲内容为开发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及开发课程的特点、优势等。结果公示:选拔结果公示3-5个工作日。聘任定级:根据选拔、公示结果,对符合聘任条件的培训师统一进行聘任。分、子公司聘任结果上报公司内部培训师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内部培训师选拔出来以后,需充分调动内部培训师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三级TTT内部培训师职业技能,使其积极参与到公司内部培训师培养项目中来。通过课程开发、讲师等级认证后,内部培训师的激励便成为内部培训师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基石。因此要做好:
发放课时补贴或职位津贴。根据内部培训师年度培训任务开展情况及对讲授课程的评价,可对内部培训师发放课酬补贴或职位津贴,做到物质激励及时、到位;
在公司规定讲授课程外多开发有效课程的,应给予奖励;
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可进行如“十大优秀讲师”、“职工最喜爱的讲师”等评选活动,突出内部培训师在公司的地位,提高归属感和成就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师交流,如内部培训师沙龙等活动,进行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内部培训师队伍素质。同时,对于中级及以上内部培训师,还可通过奖励外部观摩培训等形式,拓宽中高级内训师视野,掌握行业内的高级知识。有利于提高并转化为内部知识。
总之,成熟、稳定的内部培训队伍不是一蹴而就建成的,它需要多个子体系的支撑和长期的实践,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运行状况进行不断总结和优化。希望通过对内部培训师体系建设的实践和不断探索,挖掘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度,有效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