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鸿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 作为清洗消毒、灭菌物品的生产物流中心,担负着全院的医疗用品回收、清洁、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1]。目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使用量及种类日益增长,同时,对消毒供应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物资需求资讯的准确度,节约人力及物力资源,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医疗设备一级库;集中消毒供应室;信息管理系统无菌物品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用途
在未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前,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主要靠人工进行处理。需要填写大量的各种领物发放记录、查询信息、统计工作量、计算收费、库存盘点等。总是存在人手不够或人为造成的错误。由于一次性医用物品逐渐增多,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要求我们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为此,2013年3月我院医疗设备一级库与北京东欣望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目的。采用简明的菜单设计,其中包括预警信息、采购计划、库存材料管理、帐务管理、信息维护等。集中消毒供应室物资管理系统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盘点、库存查询等。该系统的应用主要功能有:①改写了以往的手工模式,避免了记录的不准确。②设置预警信息提前告知供应室库房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库存量不足或出现临时过期物品,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模式、不再是以前每周查询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有过期物品。③供应室可直接向医疗设备一级库和财务科提出物品领购申请和计划,上报科室物资报表。④临床科室可直接向供应室提出申请所需物品,改变了以往电话预约及填写领物明细等繁锁程序,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时间。⑤对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实施质量追溯管理,⑥有利于医院经管部门或临床使用物品科室对使用情况的信息查询。⑦有利于库存管理,改变了以往储存物品的工作方法,对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规格、数量、金额、使用科室进行详细记录,便于供应室管理[1-2]。
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操作程序
2.1集中消毒供应室需准备一台打印机、二台电脑与全院联网,库管人员将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单价等内容制成表格,提交经管部门审核后将其输入基础数据库中保存。或医疗设备一级库制备完善。
2.2我们需制定领物相关程序发放到各临床科室,指导相关人员掌握网上申请物品的操作方法,具体步骤是登陆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进入库存材料管理点击出库管理,打开科室申请菜单,点击响应库房选择供应室二级库房,填写领用物品的名称或编码、数量并保存后发送。
2.3培训本科室相关人员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操作程序,并制作各种界面,如查看临床科室申请、向医疗设备一级库申请、手工记录、库存盘点、未审核状态处理、科室退库等操作流程,以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名称、编码、规格等清单,贴在电脑旁醒目的地方方便记忆和操作。
3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管理
3.1入出库流程管理 一次性无菌物品首批进入CSSD时,工作人员应详细核对医院感染办公室的相关审核资料,并根据感染办公室通知通知,方可接收。CSSD保留复印件以备查。未拆外包装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在CSSD库储存,拆外包装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储存。一次性无菌物品每批次进入CSSD库存时,库管人员必须确认一次性无菌物品有效性,主要包括:①产品检验报告,即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检测时间、监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结论;②检查每箱外包装是否完整、严密、无破损、无潮湿等,生产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期等是否合格,《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等信息是否齐全。③每箱外包装上的化学指示物变色是否合格。④抽查每批号中包装、内包装质量及有无裸眼可见的异物[3]。并详细检查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是否里外一致,逐项作好记录,以便质量检查。最后,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数量输入供应室物资管理系统,进行入库登记。
3.2存放管理 存放时按照管理要求,储存环境清洁整齐、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70%,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 cm,与地面保持一定高度可降低灰尘的污染,易于清洁整理。离墙5~10 cm的距离、避免无菌物品接触墙被污染,与天花板保持50 cm的距离[4]。供应室库房一次性无菌物品需按照不同的型号及类别分开放置,并设置标牌,并且需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避免因超量储存出现过期物品。
3.3流线管理 发放时采用流线进行管理,将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流线走向进行管理,第一条流线的信息,一次性无菌棉签、手术刀片、带线缝合针、吸氧管、导尿包、胸穿及腰穿包等至供应室库房后予分类、拆除外包装,以中包装形式传送到无菌物品存放区与复用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并记录出库物品的批号、失效期、数量、品名、规格、厂家等。每日按需发放。一次性换药包、输液器、注射器、引流袋,吸痰管,各种敷料等存放在库房内搁物架上每周按需发放[5]。第二条流线的信息由临床科室护士根据需要由科室申请输入数量自动生成,两条信息由护士长或指定人员通过规定权限在每周一、三、四登录递交,供应室发放人员根据需求信息分类、汇总、打印发放单、分科室准备,每周二、五与下送人员再次核对物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后集中下送。第三条流线的信息则通知运送队工人按基数加贮备数整包装下送[6]。
3.4记录管理 所有进出物品均需打印记录单应妥善保存,以便后期查询,具有可追溯性[3]。
4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效果
4.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保障了一次性医药无菌物品有效管理,有效地控制了耗材的浪费,降低了人员管理成本,减少了一线护士的工作量,同时,有效地控制污染,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2供应室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出错率,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和及工作人员满意度。
4.3完善了库存管理: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简化了供应室的库房管理,杜绝了物品的过期,保证了质量,减少浪费现象,使物品管理进入了良好的运转状态。同时对一次性物品的发放、申请计划起到了监督作用。
4.4统计速度准确,便于查询系统实现了同一数据1次录入后,信息可共享。可随时查询供应室的库存及消耗量,动态了解全院物品需求,避免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和浪费。
5结论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的中枢系统,其作用是其它任何管理手段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提高对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是架在供应室和临床科室的"补给线",服务于临床,将护士还给患者更好开展优质化护理。是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的目的。集中消毒供应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行,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约了人员成本,减少出错率,使医务工作人员能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服务于患者,充分体现医院以"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刘燕玲,张秀芳,吴鸿雁,等.医用无菌物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258-3260.
[2]张秀銮,李严,李爱玲,等.SMS无菌物品信息管理软件在消毒供应科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183-3184.
[3]张学瑞.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架与应用[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6.
[4]黄超霞.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年河南省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2.
[5]刘承军,郭国斌,邹佩珍,等.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11,07:48-50.
[6]王文欢.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1117.
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