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消费行为及有效对策

2015-04-08 16:12张曦月刘智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消费行为中学生

张曦月 刘智

摘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将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良好发展及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出学校应加强消费行为教育、家长应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社会应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以及学生应提升自我教育的意识等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消费行为 有效对策

消费,是商业社会人们延续生活的基础。通过消费,我们能够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满足。中学生是指11~18岁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将形成。因此,我们应当抓住中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教育。

一、中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行为的意义

1.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工业社会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促使我们反思过去的不良消费行为。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未来能否生活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主要取决于当今中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将有助于中学生践行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社会和谐良好发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有利于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社会将呈现出一种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消费风气,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良好发展。

3.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直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生理上呈现第二个发育高峰。与此同时,心理上是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自觉性和被动性交织在一起的时期。中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对于自我的控制能力不强,更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且将来会面临上大学的独立生活,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将有利于他们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中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表现

1.过分追求标新立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尤其体现在中学生身上。现如今,中学生对日常用品的购买更注重商品的包装是否精美别致,品牌是否与众不同,功能是否独树一帜。恰恰是由于包装精美、功能独特致使商品价格不菲。这与中学生的经济不独立是不相适应的。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的校服上都绘有不同的图案、文字,有的甚至在校服上粘贴装饰物。中学生正直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和增强,与众不同的校服正表明他们想充分展示自己富有个性。经过夸张装饰后的校服明显与中学生本应有的朴素不相称,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是不得体的,也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

2.盲目地从众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之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和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中学生由于没有成熟的自我意识,认识商品真正价值的能力不强,导致模仿性消费动机比较强烈。每逢开学,同学们都会结伴去书店选购图书。有些学生能够购买适合自己的图书,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于辅导书的购买是盲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选购的大量书籍,由从众心理引发的学生盲目购买图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3.不切实际地攀比

所谓攀比心理,就是刻意将自己的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由于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更多的电子产品走进了中学生的生活世界。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日常必备品之一,他们热衷于比较手机的品牌、价位及款式,并期望用款式最新、品牌最好的手机。但像手机这类的电子产品更新速度极快,而且中学生又属于没有经济来源的消费群体,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不切实际的攀比中,不仅会耽误学习,也会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对中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毫无益处。由于我国特殊的家庭观念,对于儿童的关爱过重,计划生育的政策更加重了人们对儿童的溺爱心理。种种原因无形的增加了孩子们手中的零用钱,中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这些将会导致中学生大量非理性消费。

三、中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有效对策

1.学校加强消费行为教育

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应该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长期以来,学校对中学生在消费教育方面的引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致使不少中学生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陷入误区。

道德符号理论认为,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区分那些道德实例的好与坏,指导儿童如何从实例中得出结论并且上升为一般的道德命题。由此可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与消费相关的知识讲座、报告,以此来提高学生理性消费的能力;也可以举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勤工俭学、捐助救助、义务劳动等。

2.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人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购买、消费和处置各种产品的主体。可以说,几乎所有消费者的购买模式都带有家庭影响的烙印。

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最频繁、最亲密的人,家长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因此,家长应加强自身教育,尽量减少购买决策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给孩子做好示范作用,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消费心理及行为。同时,家长也应主动去观察、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洞察孩子们的消费心理,及时纠偏。家庭中应尽量营造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氛围,使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理性的、科学的消费习惯。

3.社会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抵制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腐败之风。同时,大众传媒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公益广告等传播形式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反对只重视娱乐观、消费性消费,提倡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社区可以在公共宣传栏中张贴有关理财知识的海报,鼓励人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4.学生提升自我教育意识

中学生能否践行理性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自身是否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和需要,一旦有了理性消费的动机,才会促使他们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行为。因此,作为中学生应积极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自己的教育举措,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例如,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制定消费计划,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做到量入为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消费。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对于金钱,我们应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践行正确的消费行为,可以使中学生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卫东,刘鸽.消费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91.

[2]杜艳.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6(5):90.

[3]徐峰.中学生攀比心理成因与对策[J].心理门诊,2010,(341):87.

[4]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179-180.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消费行为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