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

2015-04-08 15:07商茹等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践考试改革

商茹等

摘要:《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文针对目前《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过程考核为引导的灵活多样化考试方式,以满足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要求,达到了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 生产运作管理 考试 改革 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面对新形势,如何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评定、区分、预测、诊断、教学反馈和激励导向等基本功能,考试结果不仅能显示教学效果,还对教学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因此,考试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一、引言

《生产运作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对生产运作系统的战略决策、设计管理、运行与维护三方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体系,掌握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方法、手段,了解现代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中所面临的新挑战,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现场管理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需要寻求与新的人才培养相切合的考试方式。笔者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作为试点,进行了考试改革实践的尝试,旨在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探索一条考试改革的新途径,让考试真正成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工具。

二、当前《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考试目的认识不一,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建立

许多高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是把考试当作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的手段;而有的教师认为考试就是给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下个结论;而学生则把考试当作获得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保送研究生和找工作的工具。这种从各自不同目的出发而进行的考试,必然导致一些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发生。

2.考试形式单一,不利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学的考试方法,应当结合各个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设计。然而据我们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考试方式上仍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考试少;理论考得多,实际应用能力考得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一考定结果多,过程考核少等问题。这种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形式,将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系统掌握。

3.考试内容片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一般是结合实际讲解理论方法,然后通过企业参观、调研、案例讨论,再结合课程设计等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但经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以传统考试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那些平时学习很努力,考试分数也很高的同学,到大四进行毕业设计或完成论文时,碰到现实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仍不知如何解决,究其原因在于平时考试出题时,很多老师都跳不出要对教材重点、难点等知识点进行考核的约束,因此,出题大都只能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来出,考查的也是学生应用少数几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片面性。

三、改革考试内容,建立科学化的《生产运作管理》考试方式

1.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核

高校考试必须打破单一考试模式的垄断局面,按不同学科的培养要求和特点设立不同的考试形式。为此,在考试形式上应该根据各门课程的情况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答辩)、大型作业、实验室操作、科研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研等形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考查他们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灵活应用既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内容多,概念多,学生对企业实际运行缺乏感性认识,考试多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为主的特点,我们在考试方式上将传统的期末闭卷笔试方式改为口试考试的方法。通过建立与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内容全面的试题库,让学生现场抽题,并准备几分钟后,当面向主考老师陈述所抽试题的内容,再由主考老师根据其回答问题情况,提出问题,让其应用相关知识做进一步的解答。该考试方式的实施,不仅杜绝了教师考前划范围、圈重点,学生考前靠突击、动歪脑肋等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了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重视过程性的考核

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理论学习枯燥、平时学习中案例讨论、企业实习、社会调研内容多的特点,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将整门课程的学习过程纳入对其成绩的评定中,形成以过程参与为引导的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成绩计算上,我们加大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将原来30%的平时成绩提高到了50%,加大了案例讨论和企业调研报告在平时成绩中的比例,并将原来期末考试成绩由70%改为50%,在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上课的出勤、案例分析、企业调研、课堂发言和课后作业五项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归纳汇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参与讨论、调研的考核,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考试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和评价教和学的效果、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改进教学工作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新的考试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新的考试模式综合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有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二是考试内容更加合理,不再完全是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简单重复,更加注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有利于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加以融会贯通;三是考试成绩构成更加多样化,将课堂出勤、课堂讨论、企业调研、课后作业融入考试成绩构成中,在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鑫,田凯,于立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7-8.

[2]张亚丽,曲明贵,杨庆祥等.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之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4):58-59.79.

[3]涂叶满,张庆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4):106-108.

[4]冯根尧.“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8-120.

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第八批一类课程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实践考试改革
改革之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二)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