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准确调查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和“不稳定耕地”的面积、类型、权属及分布情况,是目前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实施该工作的操作方法与程序。
关键词:新增耕地;“不稳定耕地”;调查
中圖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3.068
1 二次土地调查目标任务
调查在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施行后,由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未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前纳入耕地统计范围、且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新增耕地。调查处于林区、牧区、河道防洪泄洪区、湖泊水库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围内的耕地,受沙化、荒漠化等因素影响的耕地;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图斑,可以作为不稳定耕地图斑。
2 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
2.1 二次土地调查方法
以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对比199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对二次调查增加的耕地,经实地核定位置、范围、质量等级等,形成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新增加耕地面积调查结果,实现对新增耕地的上图入库,并对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利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2.2 二次土地调查程序
2.2.1 确定控制面积 按照国家下发的新增耕地面积作为控制面积上限,上图落位过程中确保新增耕地面积只减不增。
2.2.2 确定新增耕地范围 在2009年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提取耕地图斑,结合1998年以来变更调查资料,扣除二次调查前纳入变更调查的耕地图斑,扣除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的图斑,确定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新增耕地图斑范围。
2.2.3 确定新增耕地质量等级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数据库等已有调查资料,确定新增耕地的国家自然质量等级。
2.2.4 确定新增耕地类型 对于新增耕地中的国有耕地,确定为单位自行开垦的新增耕地,标注为“DWXZ”(单位新增);对于新增耕地中的集体土地、已经发包的土地,确定为个人自行开垦的新增耕地,标注为“GRXZ”(个人新增)。
3 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
3.1 “不稳定耕地”调查方法
以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国家下发的不稳定耕地面积作为底限控制,经实地核定位置、范围、质量等级、利用状况等,形成调查结果,实现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的上图入库;对“不稳定耕地”后续利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3.2 “不稳定耕地”调查程序
3.2.1 确定控制面积 以国家下发的“不稳定耕地”面积作为控制面积,上图落位过程中确保不稳定耕地只增不减。
3.2.2 确定“不稳定耕地”的范围 在2009年标准时点数据库中提取耕地图斑,扣除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耕地图斑,具体地块以清查图件上标明的耕地界线或实地踏查记录中记载的权利人、实地测量的地块长宽等资料为准。然后选取剩余耕地图斑,确定“不稳定耕地”图斑的范围。
3.2.3 确定“不稳定耕地”的类型和利用状况 按照控制面积,结合林相图、草原保护规划、江河湖泊常水位控制线、遥感影像、土地整治规划等资料,确定“不稳定耕地”类型和利用状况。
3.2.4 标注二次调查上报的“不稳定耕地”类型 位于河道防洪泄洪区内的标注为“HDBW1”(河道不稳),主要是位于河道防洪泄洪区内的耕地图斑。位于湖泊防洪泄洪区内的标注为“HPBW1”(湖泊不稳1),主要是位于湖泊水库防洪泄洪区内的耕地图斑。林区内林业职工自行开垦的标注为“LQBW1”(林区不稳1),主要是位于林相图内的不稳定耕地图斑。草原过度开垦的标注为“CYBW1”(草原不稳1), 受土地荒漠化、沙化及其他因素影响的标注为“HSBW1”(荒沙不稳1),主要是受土地荒漠化、沙化影响的耕地图斑。
3.2.5标注新增加的“不稳定耕地”类型 超出国家下达的不稳定耕地面积图斑实行专报批准后,标注为新增“不稳定”耕地。
位于河道防洪泄洪区内的标注为“HDBW2”,主要是位于河流防洪泄洪区内,且二次调查没有上报的不稳定耕地图斑。位于湖泊防洪泄洪区内的标注为“HPBW2”,主要是位于湖泊水库防洪泄洪区内,且二次调查没有上报的不稳定耕地图斑。林区内林业职工自行开垦的标注为“LQBW2”,主要是开垦林地、或者位于林区,且二次调查没有上报不稳定耕地图斑。草原过度开垦的标注为“CYBW2”,主要是开垦草原,或者位于牧区,且二次调查没有上报不稳定耕地图斑。受土地荒漠化、沙化及其他因素影响的标注为“HSBW2”,主要是受土地荒漠化、沙化影响的新增不稳定耕地图斑。
3.2.6 标注“不稳定耕地”的利用状况 不稳定耕地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但耕地质量较好、并连续多年保持稳产高产的不稳定耕地,标注为“WG”。主要是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分区中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生态用地区内,且耕地质量等级为8等以上的耕地。工程改造不稳定耕地经过一定工程措施改造后能达到常年稳定收获的不稳定耕地,标注为“GZ”,主要是耕地质量等级为8~11等的耕地,今后不准备退耕,准备进行土地整治的耕地。计划退耕不稳定耕地对于继续耕种会影响生态环境或难以保证稳定收获的不稳定耕地标注为“BW”。今后将根据国家总体安排,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水、还湿。确定不稳定耕地质量等级依据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数据库,确定“不稳定耕地”的自然质量等级。
4 数据库建设
整理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二次调查新增耕地的调查成果,以2009年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为基础,利用数据库建库软件,参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标准》,建设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综合数据库。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利用国家下发的质量检查软件进行检查,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要求,将数据库成果逐级上报。
作者简介:殷松杉,大专学历,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双阳分局,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土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