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研究

2015-04-08 03:42:51
四川水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通病公路工程现象

王 军

(松滋市交通运输局,湖北 荆州 434200)

对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研究

王 军

(松滋市交通运输局,湖北 荆州 434200)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发展迅速,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交通事业的发展前途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要高度重视公路的品质,关注混凝土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公路工程 混凝土施工质量 通病 防治

前言: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存在相对复杂性和系统性,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给整个工程结构造成影响。在此环境下,为了实现工程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形成有效的对策,及时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实现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1. 路工程混凝土质量产生的通病及其原因

①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会对整个公路建设产生较大影响,制约工程的品质。对于混凝土质量的通病,主要表现为:对结合面缺乏妥善的处理、裂缝严重、保护层厚度不达标、预应力孔道压浆存在不实的情况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了结构的品质,对安全性和使用周期产生威胁,公路的可靠性降低。

②对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包含蜂窝、露筋、麻面等,不同的质量问题源于不同的影响因素。但是,主要有: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混凝土品质控制工作不到位、混凝土配比不科学。

③对于蜂窝问题,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出现较多的石子,砂浆较少,一些位置出现松软的情况,此时引发蜂窝状的孔洞的发生,也就是蜂窝。引发这种通病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配比出现误差、材料核算不准确,使得砂浆和石子的比例不合理。如果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长,或者搅拌不均匀,在混凝土下料过程中,没有分层进行,振捣也不密实,模板的缝隙较大等,这些现象都会引发蜂窝的出现。

④对于麻面现象,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了缺浆的现象,但是,钢筋不会产生外露。这种通病的原因有:模板的表面存在杂物,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抑或是表现不细腻,十分粗糙,混凝土表现在进行拆模的时候,出现粘结的问题。模板由于连接不密实的原因,漏浆现象比较突出。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抑或是涂刷不到位,致使模板和混凝土的表面出现粘结。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存在气泡,由此形成麻点。

⑤对于露筋现象,主要是混凝土内部的筋的构造出现部分露出的现象,导致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钢筋保护层垫块出现位置的移动,甚至由于疏忽,没有放置垫块,出现钢筋外露的现象。另外,钢筋如果出现排列较为集中和密集的情况,导致结构构件的截面过小,水泥浆无法进行钢筋的完整浇灌,露筋现象发生。如果混凝土调配不合理,漏浆和缺浆的现象也会引发露筋,抑或是保护层厚度不达标。

⑥对于孔洞,要在钢筋设计相对密集的位置,灌注施工的时候要选择细石混凝土,将模板充满,以分层振捣的的方式进行处理。在预留孔洞的位置的两侧进行同时下料,加开灌注门,目的是较强对振捣的管理,防止漏振现象的发生。另外,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处理,防止杂物、泥块等物质混入混凝土,及时清理模板工具等。凿除孔洞周围的松土和软弱浆,采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在完全湿润后进行灌注,强化施工管理。

2. 何有效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混凝土通病的有效防治

2.1 重视混凝土配比的合理设计与管理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中,配比的科学性至关重要,与混凝土的品质息息相关。在进行配合比的设置的时候,要结合施工实际,依据施工特点,分析技术优势,保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使得混凝土的配比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2.1.1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配比的设定

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对于混凝土配比的标准不尽相同。在施工之前,要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科学性。另外,对于公路工程而言,还要充分考量耐久性的标准和要求。

2.1.2 对配比进行有效管理

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较高,涉及诸多添加剂和外掺料,为了实现品质提升,要做好对混凝土搅拌的过程监督。以材料配比度、材料的实际状态以及设备情况为基础,明确配合比的具体数值,保证理论与实际配合比的一致性。在确定配合比之后,拌合站需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整个配合比的正确执行。要依据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供应,在进行灌注的时候要进行试验。

2.2 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有效的组织

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而言,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内容:环境、工艺、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灌注等施工,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为此,要进行相关的组织协调。

在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中,要以项目副经理为核心,负责有关混凝土灌注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保障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遵照相关施工组织工艺,在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灌注的品质。

在混凝土进行灌注之前,要进行技术交底,主要是由总工程师组织,针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技术特点以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而副经理负责相关设备、混凝土运输等布置工作。项目的品质、技术部门负责灌注品质的控制和监督。

在项目经济部门,要针对技术、质量、物资等组织现场值班小组,负责落实混凝土相关的供应、工艺,尤其是布料的组织和施工,做好重点部分的防水。

设置专门的人员进入拌合站,针对配比进行有效监督,做好质量监控,协助和组织运输。

对于混凝土的灌注,要采取责任承包制度,作业人员同项目经理部门进行合责任合同的签订,使得混凝土品质与相关人员的利益相挂钩,形成合适额奖惩制度。

2.3 对混凝土品质的有效控制

为了实现混凝土品质的有效控制,要高度重视原材料的选择以及配比的有效设计。要利用先进、合理的试验方式,制定合理的管理度对策,有效控制混凝土自身的品质。对于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以及相应的关注,影响因素要比较多,因此,为了确保结构混凝土的品质,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

对于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首先,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领域中,要将混凝土拌和质量管理归入其中,密切配合拌合站,以质量技术性能为基础,形成相应的控制举措。其次,在进行搅拌之前,要结合材料的具体状态以及配合比例,对施工材料的用量信息精确调整,同时,接受各部门的密切监督。

针对混凝土的灌注,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形成合理的灌注计划。针对设备、人员和运输进行方案的审核和制定。混凝土灌注不是一次完成的,在每次灌注之前,要具有相应的运输计划作为支持,尤其是设备的配合,形成科学的运输线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配置内燃发电机。对于施工用的混凝土,试验人员要进行有效检测,防止不代表现象的发生,实现与施工要求的统一。一旦出现影响混凝土灌注的现象,要进行及时处理。结合项目实际,对称灌注是主要的方式。在灌注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有效供应,节省灌注时间,防止出现冷缝现象。另外,振捣操作要到位,保证振捣结实,但是,要避免超振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综上,公路工程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要重视品质,做好混凝土质量保证工作,针对通病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

[1]戚佳飞. 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研讨[J]. 山西建筑,2010,02:248-249.

[2]何明洪,关亚君.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1:106-107.

U45

B

1007-6344(2015)11-0306-01

猜你喜欢
通病公路工程现象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41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通病”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9期)2016-11-07 17:00:28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