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联合开设《静脉治疗护理》选修课程初探

2015-04-08 02:17柳春波盛芝仁周红娣马馥婵黄金银杨海萍朱峰微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专科输液静脉

柳春波 盛芝仁 周红娣 马馥婵 黄金银 杨海萍 朱峰微

(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浙江 宁波315020;2.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宁波315000)

为了加强我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化管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并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中学生只有在《护理学基础》[2]课程中获得静脉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但内容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静脉治疗护理的需求。静脉治疗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因此,在高职护理教育中需引入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课程,以提高护生静脉治疗护理知识与技能。2014年9 月,我院与高职院校联合开设了《静脉治疗护理》专科护理课程,取得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已完成《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静脉输液与输血章节的学习,具备初步的静脉输液知识。学生进入学校网站中自愿选择《静脉治疗护理》课程,每学期开设2个班,每班25人。

1.2 方法

1.2.1 制订课程标准 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研讨制订 (1)课程性质:为护理职业能力拓展选修课程。(2)学时数与教学时间安排:学时数24 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8学时,学分1.5 分。每周安排4 学时,共计6周。(3)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结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的解读要求[3]及《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4]制订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课程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概论、静脉血管解剖基本知识、静脉输液治疗的评估及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外周静脉导管操作与维护技术、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操作与维护技术、植入式输液港(PORT)维护技术、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具备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临床实践中正确选择静脉输液工具,对各类静脉导管进行有效维护,并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

1.2.2 教师选择 选择我院静脉输液小组6名核心成员及2名学校专职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其中,我院的教师已有5~8年的静脉输液专科实践,具备丰富的静脉治疗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其中3名是学校原先聘任的兼职教师。

1.2.3 教学方法与考核形式 教学场所选择在医院,有利于护生接触到真实的病人。将每班的25名护生随机分成5组,每组推选组长1名。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应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综合的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视频录像、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每次理论教学后,布置书面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检索文献完成,并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实践教学中,如留置针输液、PICC维护操作,都选择真实的病人。所有实训所需物品每位学生一套,在课堂中练习后,仍可带回学校实训中心再次练习。

1.2.4 考核形式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

1.3 评价

1.3.1 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评价 课程开设前后,分别对护生进行输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理论以《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为考核范围,总分100 分;其中客观题80%,主观题20%,分为AB 两卷。操作考核选择临床中最常用的留置针输液中封管做为考核项目。

1.3.2 护生对教学组织的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调查目的,在查阅文献[5-6]的基础上自形设计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1)护生对教学组织的满意度评价:项目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实训效果、考核形式6个方面。评分标准:“满意”计5分,“比较满意”计4分,“一般”计3分,“不太满意”计2分,“不满意”1分。(2)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评分标准:“非常同意”计5分,“同意”计4分,“不确定”计3 分,“不太同意”计2 分,“不同意”1分。课程结束后,统一发放问卷,向学生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如实填写。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比较课程开设前后理论成绩,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课程开设前后技能考核达标情况。

2 结果

教学效果评价 见表1~4。

表1 课程开设前后理论成绩比较(¯x±s)

表2 课程开设前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例(%)

表3 50名护生对教学组织的满意度评价 例(%)

表4 50名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例(%)

3 讨论

3.1 《静脉治疗护理》课程的开设提高了护生职业胜任力 静脉输液治疗已成为目前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临床护理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从事静脉输液治疗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相关,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提高静脉治疗护理的技术水平。高等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护理职业领域的胜任力,而目前高职护理教育的课程内容已跟不上静脉治疗护理实践的变革与发展。李泽辉等[11]研究发现,只经过学校基础护理学课程中输液相关知识的学习,毕业后1~2年护士的输液治疗护理知识了解程度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需要。从课程开设前后护生理论与技能考核结果中可以看出,仅仅通过《基础护理学》课程中所学的静脉输液知识及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院校联合开设静脉治疗护理课程,提高了护生的静脉治疗理论知识与技能,改变了学生以往对静脉治疗的简单认识,为进入临床后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静脉治疗护理服务提供了保障。

3.2 《静脉治疗护理》课程的开设搭建了专科护理教育的平台 我国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并逐渐发展成一门专业学科。我院于2007年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2009年开设PICC 护理门诊。承担本次课程的教学团队都是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的核心成员,从表4可见,专科护理团队的集体授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所发挥的作用,感受到临床护理专家的风范,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同时,院校联合课程的开设,搭建了高职护理学生专科护理教育的平台,为学生向专科型护士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静脉治疗护理》课程实践中的建议与思考由于首次尝试开设该课程,课程的安排存在一些局限性。为确保教学效果,只开设了2个小班,采用了选修课方式,参与的学生数量较少。同时,课程的学时数有限,理论授课中未加入职业防护知识,学生的实践时间也不够充足,对PICC、CVC以及PORT 的维护技能只有初步练习。从护生对教学组织的满意度评价显示,护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教学互动及实训安排的满意度略低。本课程教学虽然安排在医院,但部分操作示教和实训还是采用模拟教具为主,缺乏真实感,学生建议如果能安排在实际病人中操作,效果会更好。该课程实施尚在起步阶段,还需广大教学工作者以及医院管理者继续探索与实践,建议高职护理院校可充分整合当地综合性医院静脉治疗团队的资源,在不断总结和完善中,能为广大护生提供专科护理学习的平台。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4.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301.

[3] 赵林芳.注重细节管理提升静脉治疗安全性[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566-568.

[4] 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66-568.

[5] 邓辉,邓菲菲,黄小娥.校院合作模式下急救护理校内实训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4-905.

[6] 王磊,成翼娟,陈姗姗,等.灾害护理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56-457.

猜你喜欢
专科输液静脉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