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原因分析
陈丽华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肌酶谱检查,调查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的原因。结果45例患者中,12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26.67%,误诊的原因包括临床医生因素、实验室的影响因素两大方面。结论心肌酶谱检查已经成为基层医院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首选方法,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因素、实验室检查因素等影响诊断的准确率。
心肌酶谱检查;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原因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在埃克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嗜心肌病毒的影响下,出现劳累、缺氧、免疫力低下等临床症状。通过调查显示近年来儿童的发病率较高,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儿童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缺乏典型特点,同时很容易被误诊。心肌酶谱检查已经成为基层临床医生诊断的主要参考指标,但存在着误诊的现象,本组试验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诊45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通过对患者的年龄进行调查,显示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2±1.03)岁。在临床表现方面,劳累患者32例、缺氧患者28例、免疫力低下患者30例,
1.2方法
在对本组试验45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主要使用心肌酶谱检查方法,选择的仪器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择的试剂是配套生化检测剂,其中心肌酶的正常值在65-175U/L之间,同时为了配合心肌酶谱检查,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检查。
1.3观察指标
在本组试验中出现误诊现象,对误诊情况进行研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探讨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的原因。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45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卡方(χ2)检验以率[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选用(t)检验(±s),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与病理学比较,调查显示在本组45例患者中,12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26.67%,通过了解患者误诊的原因进行探讨,包括临床医生因素、实验室的影响因素,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的对比
3.1临床医生方面的因素
3.1.1 临床医生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疗经验有待提高在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临床医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临床医生的经验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缺乏儿科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医生而言,通常只可从患者表征上对儿童疾病进行诊断,并不能从儿童疾病的本质进行临床诊断,不能根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导致误诊和漏诊,大大提高了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误诊率。
3.1.2 临床医生的检查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通过对当前很多临床医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检查医学知识掌握水平较低。当前检查医学已经成为独立的一门诊断学科,其具有独立的工作方式和理论。疾病临床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且存在很多客观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如检验技术、检验过程等。在实际的标本采集过程和检验过程中,部分检验医生不能主动了解患者非病因性异常结果,并将一项或几项检测结果的异常设为诊断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由于过早诊断而误诊。
3.2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影响因素
3.2.1 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对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个体差异的患者,其免疫机能不同,在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查时,会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相同疾病患者检验结果反差较大,在本组试验中,通过对其进行心肌酶谱检查,有26例患者各类酶显著升高,但剩余19例患者各类酶升高不明显,甚至不升高,显然不能仅仅凭借检验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3.2.2 病程的不同分期检查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时期,其具有不同的时期,显然不同时期的病毒性心肌炎,其检验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心肌酶谱由多种酶组合而成,如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等等,这些酶类检查有助于提高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正确率,为其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但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中,这些酶类发生的时间、增高的程度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在疾病不同分期中不是所有酶类均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对于每一个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其在接受诊断时所处的时期不同,很可能错过优良的诊断时机,这样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3.2.3 非心肌特异性酶升高在心肌细胞中,存在大量谷草转氨酶,同时谷草转氨酶也分布于其他细胞中,如肝细胞等。研究显示乳酸脱氢酶主要分布在机体各种细胞中、组织中,酶活性较高,红细胞的含量较富。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机体骨骼肌和心肌中,还有部分分布在脑组织、平滑肌等等。如果患者由于相关疾病导致组织器官机能受损,并使上述酶类逐渐升高,甚至上升的幅度较大,可能是由于流感病毒导致感冒,或者由于腺病毒引起的胰腺炎等等,说明如果心肌酶升高,不能单纯考虑心肌炎。
3.2.4 标本采集和检测过程存在着问题通常儿童的自主行为能力较低,在对其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不能准确与医生进行沟通,不能完全配合医生进行标本采集和检验,这样很容易造成采集的标本不合格,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儿童的生理原因,标本采集具有一定的难度,会出现标本采集量过少、溶血等情况,显然其会引起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等异常升高。通常需要采集空腹标本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但在控制儿童饮食方面较困难。显然标本采集和检测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
[1]吴飞.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0(17):54-55.
[2]张乾忠,马沛然,王琍,田杰,孙锟,陈新民,汪翼,杜军保,杜忠东,李小梅,李渝芬,吴铁吉,金梅,易岂建,周同甫,桂永浩,钱永如,黄国英,韩玲.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0(10):577-596.
[3]黄康涛.1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39-40.
[4]周知子.心肌酶谱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窒息后脑损伤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5-6.
[5]翟雪玲,史玉艳.小儿轮状病毒合并心肌损害79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27-28.
陈丽华,1964年生,女,吉林扶余人,本科学历,主管技师,检验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