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沿海地区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差异与协同发展研究*

2015-04-08 03:27韩欢乐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腹地沿海地区山东省

刘 佳,李 晨,韩欢乐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省旅游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旅游经济总体规模较大。但受资源分布、区位条件、开发程度和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经济区域间不均衡发展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沿海地区与陆域腹地之间的旅游经济分异特征更为显著。2012年山东省沿海7个城市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值(327.01亿元)是陆域10个城市旅游总收入平均值(222.24亿元)的1.5倍,其中旅游总收入最高的青岛市(807.6亿 元)是最低的莱芜市(34.1亿 元)的23.7倍。当然,区域间适度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有利于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旅游产业要素的有效流动,进一步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但过度的不均衡发展会阻碍山东省旅游业整体的快速发展,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山东省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促进全省旅游经济的区域均衡和协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界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通常运用区域经济学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特征及趋势。在全国视角上,汪德根分析了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指出东部省份省内差异明显、中西部各省份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均衡[1]。郭晓冬等对中国旅游外汇收入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指出各省份的国际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且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2]。在区域视角上,靳诚等对长三角城市进行旅游规模差异研究,指出差异在波动中逐渐下降[3]。邓晨晖指出,中国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方面,国内旅游收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格局相对稳定,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及政治与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4]。曾鹏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差异进行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子[5]。在省域视角上,韩志强对福建旅游发展时空分异进行研究,指出区位交通、资源条件、产业结构是造成福建省旅游时空分异的主要原因[6]。陈智博等从时空角度对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指出国内旅游差异性是影响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7]。陈晓等对辽宁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进行分析,指出辽宁省旅游发展的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但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大,旅游集中度高[8]。卫红等对陕西旅游经济的时空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陕南与陕北地区存在差异,但差异逐渐缩小[9]。王松茂等探讨了新疆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指出资源禀赋条件、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是影响新疆旅游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10]。山东省相关研究侧重于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11]以及旅游空间结构构建[12]等方面。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关于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从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相互关系的视角,探讨滨海旅游与腹地旅游之间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分析二者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还有待深入展开。

滨海旅游已成为中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滨海旅游是内陆腹地旅游经济向海洋空间的延展和衍生,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旅游发展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是同一区域的两个部分。滨海旅游和陆域腹地旅游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滨海旅游发展离不开腹地旅游经济的支撑和协调发展,腹地旅游发展也离不开滨海旅游的带动,如果没有二者的良好互动,就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区域旅游经济不均衡增长的后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目标,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山东省是旅游资源大省,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建设的推进,蓝色经济区发挥着山东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的引擎和主力军作用。新形势下,积极落实陆海统筹战略,依托陆海经济统筹与产业强关联性,推动山东省滨海旅游和陆域腹地旅游经济优势互补和功能互动,形成区域陆海并举、陆海联动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对于推动山东省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研究区域与方法分析

(一)研究范围及指标选取

基于滨海旅游和陆域腹地旅游两大系统,本文分别选取山东省沿海地区7个城市和陆域腹地1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旅游总收入表征旅游业发展水平,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系统分析。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山东旅游统计遍览(2003-2012年)、2013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2年山东省星级饭店统计公报等。

(二)研究方法

对旅游经济差异的研究大多借鉴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指标主要有绝对差异指标(平均差、标准差、极差)和相对差异指标(极值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本文采用泰尔指数(T)测算整体差异,标准差(S)来测算绝对差异,变异系数(V)来测算相对差异,相对发展率(Nich)来测算相对发展速度。

泰尔指数是由泰尔(Theil)1967年首次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计算收入不平等的一种方法。泰尔指数的优点在于,在充分考虑人口作用的前提下,可以衡量区域内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13]。泰尔指数取值在0至1之间,指数值越大,表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越大。标准差(S)用于反映区域内个体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离散程度,本文用标准差反映沿海与陆域腹地间各自区域内城市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离散程度,S值越大,表明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越大;反之,越小。变异系数(V)是指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离散程度。本文用变异系数反映沿海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发展的离散程度,V值越大,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越大;反之,越小。相对发展率(Nich)是反映相对增长量的指标,表示各区域在一段时间内旅游收入的变化与该时期内整个区域旅游收入变化的关系。Nich值大于1,表明该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反之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计算公式如下:

泰尔指数

其中,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相对发展率

在上述公式中,T表示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总体泰尔指数,Ii表示第i个区域的旅游收入,I为全省旅游收入,Pi表示第i个区域的人口数,P为全省总人口数,Ti是未加权的区域内泰尔指数,Iij表示第i个区域内第j市的旅游收入,Pij表示第i个区域内第j市的人口数,是加权组内泰尔指数;Ymax表示研究范围内旅游总收入的最大值,Ymin表示研究范围内旅游总收入的最小值;N为研究区域的样本数量,本文中取17,Yj为第j个市的旅游总收入,¯Y为N个市的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值;Y2j和Y1j分别表示第j个市在时间2和时间1内的旅游收入,Y2和Y1分别表示全省在时间2和时间1内的旅游总收入。

二、山东省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经济差异特征分析

(一)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经济差异及其演化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大省,兼具丰富的自然滨海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早、规模较大、增长迅速较快。如图1所示,2002年以来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迅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除2003年受到SARS影响外,旅游总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截至2012年,全省旅游拥有景区547家,其中4A级景区146家,5A级景区7家,旅行社1 963家,星级饭店914家,2012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 511.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9.02%。山东省不仅是旅游大省,还是海洋资源大省。近年来,随着“海上山东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并得以实施,依托优越的海滨旅游资源,滨海旅游已成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逐步成为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主体。截至2012年,沿海7个市旅游景区有292个,占到山东省的46.2%,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分别占全省的54.2%和59.4%。总体来说,由于社会经济、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差异,山东省旅游业呈现出显著的地区不平衡性,尤其表现在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上。其中包括青岛、东营等7个沿海城市的旅游总收入占到全省17市的50%以上,济南、淄博等10个内陆腹地城市旅游总收入不足全省的一半。且从平均旅游收入上看,沿海旅游平均收入一直高于内陆腹地城市的平均值,且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图1 2002-2012年山东省及沿海与内陆腹地旅游总收入及同比增长变化图

从图2中2002-2012年山东省沿海与内陆地区旅游经济差异趋势来看,沿海与内陆腹地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标准差异除2003年外,都是逐年上升的,沿海地区的标准差由2002年的47.57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241.8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8%,内陆地区的标准差由2002年21.84亿元增加值2012年15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4.2%。表明沿海与内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都是不断加大的,且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一直大于内陆地区,并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虽然绝对差异不断加大,但沿海与内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正在缩小。由图2可知,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变化有升有降,自2002-2006年(2003年除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0.95上升至0.98,2006-2012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由0.98下降至0.74。表明自2006年以来,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的相对发展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内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差异一直呈现平稳下降趋势,由0.84下降至0.69,表明内陆地区旅游经济的相对发展差异也是逐步缩小的。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的相对发展差异一直都是高于内陆地区,且两者有逐渐接近的趋势。这都显示出,山东省沿海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两大区域间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图2 2002-2012年山东省沿海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图

(二)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经济差异分解

进一步运用泰尔指数进行区域差异分解,引入人口因素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深入反映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由图3可知,2002-2012年间山东省整体旅游经济泰尔指数呈下降趋势,由0.36下降至0.22,表明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整体差异逐渐缩小。陆域腹地城市间差异除2005-2006年间有所上升外,其他年份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06-2012年的下降趋势相对2002-2005年较为缓慢,表明陆域旅游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趋于稳定状态;沿海地区各城市之间差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2006年呈持续波动状态,保持在0.2-0.26之间,2006-2012年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幅度较大,从0.25下降至0.11,表明自2006年以来沿海地区各城市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沿海地区内部的旅游合作较好,协同发展程度较高。自2006年开始,沿海城市间的差异水平明显低于陆域城市间的水平,这是由于山东省实行“海上山东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沿海地区旅游得到大力发展,沿海地区内部旅游经济发展差异逐步缩小,旅游经济得以整体提升。

针对工业4.0,英特诺已经研发了许多解决方案,其中一项成果就是英特诺的新型控制卡MultiContro。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研发利用传感器获取与产品状态和性能相关数据的解决方案,例如可预测维修和服务措施的解决方案。

图3 2002-2012年沿海地区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泰尔指数变化图

从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来看,虽然两者都有下降趋势,但地带内差异水平明显高于地带间差异。总体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地带内差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省内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地带内差异引起的,地带内差异在全省差异中占主导地位。这也表明,虽然2002-2012年以来,沿海地区与陆域腹地旅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从全省的整体发展差异来看,地带内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地带内的差异主要是由陆域腹地城市间的差异所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开始,陆域城市间旅游发展差异水平已高于全省总体差异水平,表明陆域城市间的发展差异已成为影响全省旅游发展的显著因素,也进一步体现出沿海与内陆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三)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比较

为深入揭示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速度差异,这里引入相对发展率(Nich),从空间演化角度进一步加以分析。根据山东省旅游经济增长态势和发展特征,可以划分为3个时段(如表1所示),各时段内,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平均发展速度都高于全省水平,而陆域腹地则明显低于全省,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旅游经济相对发展率分别呈现逐渐降低和不断提高的变化态势,海陆旅游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根据Nich值大小,可划分为3个类型:0<Nich值<1为缓慢发展型,1<Nich值<1.5为稳定发展型,Nich值>1.5为快速发展型。

表1 2002-2012年山东省沿海地区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相对发展率(Nich)

进一步分析发现全省17个城市中属于快速发展型的有5个城市,其中沿海城市有3个,陆域腹地城市有2个。就沿海地区而言,青岛市Nich值(2.63)遥遥领先,发展速度始终居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首位,烟台、潍坊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仅次于青岛,这3个城市的旅游经济为快速发展型。而日照、东营和滨州的Nich值均不超过0.8,属于缓慢发展型;威海2002-2008年旅游经济的发展属于稳定发展型,但2008-2012年则属于缓慢发展型。就内陆地区而言,济南市、泰安市的旅游经济相对发展率大于1.5,属于快速发展型;淄博、济宁和临沂属于稳定发展型,莱芜、德州、聊城和菏泽市旅游经济发展率不超过0.5,属于缓慢发展型。沿海地区旅游龙头城市青岛的发展速度是陆域腹地济南的1.55倍,沿海地区整体平均发展速度是陆域腹地的1.30倍,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最慢的东营市是内陆地区发展最慢的莱芜市的2倍,这些都充分表明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高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

综上所述,由于旅游产业具有整体性、强关联性和产业分布的集群性等特点,与内陆腹地旅游发展相比较,山东沿海地区旅游开发较成熟,旅游经济水平较高,承担了全省近一半的旅游经济总量和游客规模。内陆腹地是山东省旅游产业的重要区域,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但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上滞后于沿海地区。因此,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出沿海旅游经济隆起和腹地旅游发展滞后的不均衡格局,这严重影响了山东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三、山东省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沿海地区以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独特的山海文化为依托,而内陆腹地旅游以悠久的齐鲁文化为底蕴、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依托,海陆资源禀赋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滨海旅游和陆域腹地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度较高,拥有内陆腹地不可比拟的旅游资源优势条件。截至2012年,全省共7家5A级景区,其中4家分布于沿海地区,3家分布在内陆腹地,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分布状况如图4(左)所示。沿海地区中,4A级以上景区集中分布在青岛(22家)、烟台(12家)和潍坊(13家)3个城市,优质景区集聚度较高,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较多,对游客吸引力较大,旅游经济发展较好。内陆腹地的4A级以上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沂(15家)、淄博(10家)和济南(9家),优质景区集聚度较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较低,且内陆腹地旅游资源以观光旅游景点为主,休闲度假景区较少,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消费相对较低。

(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将导致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的差异。2012年,山东省沿海7个城市的平均地区生产总值(3 610.68亿元)是内陆腹地平均地区生产总值(2 560.91亿元)的1.41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发展呈现一致性分布特征,其中沿海地区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值(327.01亿元)是内陆地区旅游总收入平均值(222.24亿元)的1.5倍。沿海城市中青岛的地区生产总值遥遥领先,内陆城市中济南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一(见图4中),整体上形成了以青岛和济南为核心的双核带动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基础和水平直接影响其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也有利于吸引更高质量的游客。

(三)国家及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

目前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受区域发展政策的变动影响较大,区域政策的大力支持将直接促进地区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反之亦然。山东省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山东省政府对滨海旅游发展相对重视。近年来,对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东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早在1998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海上山东战略”,就将滨海旅游作为四大工程之一,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发展海洋产业,作为海洋旅游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滨海旅游业,在政策支持下实现飞跃发展。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了以沿海7个城市为核心,提出建立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尽管2013年济南及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等7市纳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枣庄、济宁、临沂、聊城等城市列入“西部经济隆起带”,对内陆腹地城市的旅游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国家与区域政策对内陆地区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沿海地区,这也成为两者旅游经济差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旅游开发基础

图4 2012年山东省沿海与陆域腹地4A级以上景区(左)、地区生产总值(中)、星级饭店情况(右)

四、山东省滨海旅游与陆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沿海地区和内陆腹地旅游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必然的,沿海城市旅游带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对整个山东腹地旅游全面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腹地城市是沿海城市旅游带领先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山东省旅游业全面均衡发展的内生力量,沿海地区和内陆腹地的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是山东省旅游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核心。目前,山东省沿海旅游相对发达,腹地旅游相对滞后,沿海城市和腹地城市的协作与互动不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需要拓展。因此,亟须解决沿海城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的现实问题,探寻内陆腹地的旅游开发空间和潜力,充分发掘和利用沿海与内陆各地区的旅游产业比较优势,推动沿海城市带与整个山东腹地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形成区域间合理的旅游产业布局,实现海陆的协同联动发展,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步伐,打造海陆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

(一)点轴带动,优化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点轴带动,充分发挥山东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并利用海陆区域旅游差异,优化山东旅游海陆的开发空间格局,整体提高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发展速度,通过以点带线,最终形成全面升级的旅游经济发展综合网络体系。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是以沿海港口城市青岛和省会内陆城市济南为核心的双核增长极,充分发挥双核增长极作用,带动地区“两带”(黄金海岸旅游带和山水圣人旅游带),以及“四区”(大运河和水浒文化旅游区、黄海三角洲自然生态旅游区、沂蒙红色旅游区与齐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缩小地带内的旅游发展差异。基于区域资源和特色的差异化,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最终形成依托青岛为主,囊括烟台、威海、日照等沿海城市的滨海旅游带和以济南为首,包括曲阜、泰安等内陆城市的旅游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如沂蒙、潍坊等极具旅游发展潜力的新的旅游增长极,优化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二)海陆联动,促进跨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海陆各区域间要消除壁垒,注重加强海陆地区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协作,促进沿海地区与陆域腹地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沿海旅游带以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其特色,以休闲海滨风光为发展基础,依托其旅游资源差异,推动内陆腹地的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跨区域创新,进而形成良性竞争和区域合作。此外,应注意跨区域的旅游产业链的扩张与延伸,注重沿海城市之间、陆域腹地城市之间和海陆旅游之间跨区域旅游产业的融合和集聚发展。

沿海地区要加大旅游业与海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重点开发海岸、海滩、海岛等黄金海岸旅游资源,加大力度挖掘邮轮、游艇等高端旅游潜力,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游,形成“陆、岛、海”互动的空间格局,打造山东半岛区域滨海休闲度假带。陆域腹地城市应依托自身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重点依托泰山风景区发展体育旅游,依托曲阜“三孔”面向东南亚旅游市场发展修学旅游。济宁、枣庄、聊城和德州可依托大运河和水浒文化发展文化体验游。同时将文化创意和特色旅游紧密结合,建立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孔孟文化、齐文化的集聚区,加大旅游文化项目的吸引力。

(三)区域联合,完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

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是推动沿海地区和内陆腹地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一,建立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目的地的整体营销机制,把海陆整体形象整合推向市场,发挥协同效应的联合营销策略。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沿海和腹地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突破行政壁垒,在制度层面对旅游协同发展进行保障,实行统筹管理。同时,在保证沿海旅游优势区的发展下,加大对内陆腹地莱芜、德州、聊城、菏泽等城市的旅游政策倾斜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沿海地区和内陆腹地形成源于旅游发展驱动的、内生的互动发展格局,从整体上提高山东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二,树立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意识,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对区域间的旅游景点协同规划,开发多元的、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企业间形成旅游战略联盟,建立共同的系统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客源市场共享。各景区、旅行社和酒店之间要正确处理好利益关系,采取集团发展、强化合作、联合经营等手段,完善区域内旅游协调发展机制。

第三,充分利用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进行联合推介、捆绑营销。通过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宣传与推广,发挥沿海旅游发达地区对内陆腹地旅游滞后区的带动作用,重点对陆域腹地旅游精品项目进行整合,通过资源功效和品牌共建形成比较优势,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拓展沿海地区和内陆腹地的互动与协同发展。

[1]Wang DG,Chen T.Spatial analysis for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ourism economy in China[J].Scientific Geographic Sinica,2011,31(5):529-536.[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529-536.]

[2]Guo XD,Zhang QY,Lu XY,et al.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rovincial differences in tourism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 from 1991to 2010[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2,31(5):67-72.[郭晓东,张启媛,逯晓芸,等.1991-2010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省际差异的演变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67-72.]

[3]Jin C,Xu J,Lu YQ.Study on disparity of tourism scale for cities in Yangtze-Delta and construction for the system of rank-size distribution[J].Economic Geography,2007,27(4):676-680.[靳诚,徐菁,陆玉麒.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07,27(4):676-680.]

[4]Deng CH.Analysis on the tourism economic diversity of the Western China[J].Tourism Forum,2011,4(2):47-53.[邓晨晖.中国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分析[J].旅游论坛,2011,4(2):47-53.]

[5]Zeng P,Luo Y.The scale difference of China's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comparison of rank-size system[J].Statistics &Decision,2012,372(24):60-63.[曾鹏,罗艳.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2,372(24):60-63.]

[6]Han ZQ.The analysis of the space-time difference of Fujian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J].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Economy,2007,141(11):157-158.[韩志强.福建旅游发展时空分异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41(11):157-158.]

[7]Chen ZB,Wu XG,Tang S,et al.Spatial differences of tourism economy in Jiangsu[J].Economic Geography,2008,28(6):1064-1068.[陈 智博,吴小根,汤澍,等.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28(6):1064-1068.]

[8]Chen X,Wang D,Zhang YG,et al.The evolution analysis of the spacetime differe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tourism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2009,29(1):147-151.[陈晓,王丹,张耀光,等.辽宁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1):147-151.]

[9]Wei H,Yan Y.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ourism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4(10):178-184.[卫红,严艳.陕西旅游经济的时空发展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0):178-184.]

[10]Wang SM,Fang LY,Deng F.The evolution analysis of the space-time difference of Xinjiang Province tourism economy[J].Commercial Research,2013,434(6):195-199.[王松茂,方良彦,邓峰.新疆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商业研究,2013,434(6):195-199.]

[11]Tang SY.A study on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A case study on Shandong Province[J].Territory &Natural Resources Study,2007(2):75-77.[唐顺英.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75-77.]

[12]Qi BF,Jiang C,Liu ZD.Difference of tourism economy and spatia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n Shandong Provincw[J].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0,26(5):98-102.[齐邦锋,江冲,刘兆德.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及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5):98-102.]

[13]Yuan LY.Theil coefficient analysis on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J].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8,24(1):30-37.[苑林娅.中国收入差距不平等状况的泰尔指数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4(1):30-37.]

猜你喜欢
腹地沿海地区山东省
劳动力流动对沿海地区企业成本竞争力的影响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再见,雪姑娘
联以兴港:水陆联运与连云港经济变迁(1933—1937)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