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与团队合作相比,个体力量劣势明显.刘易斯·托马斯在《作为生物的社会》中说:“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为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一些业内人士倡导集体备课,他们同时补充了可以提高备课效率、打造质量精品、适于统筹安排、减轻教学负担、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等理由,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响应.一段时间以来,集体备课热潮涌动,各个学校每周甚至每天都进行集体备课.
在笔者看来,时下倡导的集体备课未必很成熟,仍有商榷的必要.集体备课热的背后,是不是应该有一些冷思考?
1集体备课是否会助长教师解读教材的惰性
刘易斯·托马斯说:“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的、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的.”解读教材是孤独而辛苦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有人说解读教材是真正充满趣味的工作,笔者以为这种乐趣更多的是反观过程之后的体会与收获,并不是说工作过程轻松愉悦.
关于集体备课,五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有一段精辟而中肯的阐释:“有的老师热情有余,可是本钱不够,办法不多,对课文不能透彻理解,总希望求助于人,或是请一位高明的老师给讲讲,或是靠集体备课.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功夫还是在自己.只靠从别人那里拿走,自己不下功夫或者少下功夫,是不行的.”重新审视时下的集体备课热,个中情形值得反思.
郑国民教授谈及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体会时,曾这样说,在合作讨论的小组中,如果没有基本的事先准备,个人的见解很容易被别人同化,个人的声音常常被小组领袖(指代表小组意见的言论领袖)的意见所覆盖和淹没.
解读教材是备课的重中之重,须臾不可缺少.备课的惰性大致有两种:一是中年以上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造成的主观惰性;一是年轻的教师因为经验欠缺、流程生疏而形成的客观惰性.前者表现吃老本、现炒现卖;后者表现为照搬“教学参考书”或别人的教学设计,依葫芦画瓢.
笔者认为,无论多大范围内的集体备课,首先必须有利于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教师更熟练、更成熟地实施教学课程.如果集体备课的操作性经不起推敲,可行性得不到充分保障,则很可能走向背离于目标的另一条道路——助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解读教材的惰性.他们可能会将不同意见杂糅一起,经过简单的整理甚至直接“端上”自己的课堂,这样的集体备课已然有悖于这一备课形式的初衷.
2集体备课是否会消解解读教材的个性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借鉴与吸纳的基础必须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自我”存在.如果对教材没有一个基本理解,解读教材粗疏,外在的帮助很难真正起到作用.集体备课能为参与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便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参考得当,集体备课会成为教学的助推器;处理失当,集体便会变成教学的抑制剂.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较为准确的自我定位与教学预设,否则,不同的思维可能擦出智慧的火花,也可能灼伤那些赤膊上阵的新手,使其受到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发挥各人潜能的初衷是好的,其结果都可能走向另一极端——解读教材的个性无形中被消解了.
例如:在教授《基本不等式》时,如果不能深入的解读,就不能对《基本不等式》有深刻的理解.我们知道利用基本不等式a+b≥2ab(a>0,b>0)求最值,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正数是前提条件,等号是否成立容易验证,而定值条件常常需要根据代数式进行凑配,如何凑配是关键.若在集体备课时教师照搬课本例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归纳和研讨,直接进行讲解,学生很难掌握这部分内容的精髓,应用就可想而知了.
解读教材既要教师有解决知识问题的扎实基本功,又要求教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的特点.集体备课常常忽视了前者,而重视所谓的多角度挖掘、多方位的借鉴,这些会不会消解教师独立解读教材的个性?
3集体备课是否会背离因材施教的原则
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就教育教学而言,教师“能思想”的表现之一是能在操作实践中“因材施教”.一道试题就用了十几种方法,每一种方法中蕴含的思想都不同.这就体现了教育智慧.
目前倡导的集体备课,追求荟萃“精品”,并最终形成群体的智慧,强调趋同,忽视个体的群体性,参与此类活动的教师潜意识里似乎想要找到解决某一节、某一教学单元、某一具体课型的“万用法”,甚至想找到可以直接施用的模板.这可能不同程度地挫伤“教育个性”,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相背离.
“原则可以共同研究商量,怎样适当地应用原则还是靠自己.根本之点还是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叶圣陶的话如在耳侧,决不可充耳不闻.“深处和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教师找到适合“教情”和“学情”的具体途径,在如何契合课堂教与学的实践上下功夫,是解读教学内容的着眼点和展开课堂教学的旨归.
数学课程的发展经受了改革的阵痛,在经验教训的沉淀中逐步向前.至少,新一轮课程改革“共同研究商量”的原则之一就是形成数学能力序列,分步骤培养.不过,具体的实践途径怎么展开,不同的学段怎么处理,如何衔接,区域差异如何统筹与平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如何区别对待,等等,都涉及不同的“材”,差异性的施教原则与方式复杂多样,而集体备课是理想化的,似乎很难应对.
4集体备课是否会掩盖教学艺术的真相
数学课堂的实施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经典的题目恰如一眼甘泉,始终流淌着汩汩的清流,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再精深的解读也不可能穷尽经典的魅力,其待开掘的价值是一种永恒存在.
一方面,人力和智慧都相对有限的集体备课解决不了教材所有问题.何况,社会永远是向前发展的,课程系统也在变化之中,学生的成长又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不同阶段的师生需求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吃透教材有赖于个体的钻研与跟进,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过分强调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最佳教学方案,数学课程本身反而可能会变得僵化.
不同的读者会读到不一样的哈姆莱特,不同的角度会形成不同的思想方法,只要“共同研究商量”的原则大体一致,数学教学的可能性是相当丰富的——发端于个体备课的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集体备课是一种集约化的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而理想化的集体备课很可能会掩盖这一真相.
5集体备课是否会背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新课程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受到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文化基础等多种因素制约,因此不存在对文本知识的标准化理解,也就不需要统一的备课模式.教师在备课中要依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设计教案,突出个性化的风格特色,避免格式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这就要求集体备课减少单一性和确定性,增加多元性和非确定性;其思维指向要由求同转向求异,形成多种方案.过于强调“统一”,容易强化骨干教师的权威地位,形成一人“备课”、集体模仿的局面.而且,这种受个人意见左右而形成的“统一”未必正确,即使正确也未必符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这种重“统一”轻多样,重共性轻个性的“求同”型思维模式,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关注教师教学,无视学生特点,本末倒置.它不仅使集体备课中的集体优势难以充分显现,而且压抑和束缚了教师个体作用的发挥,使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如果我们不追求“统一”,允许教师在明确统一目标、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多条路径、提出不同方案,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各有侧重、进程不一,就既能发挥集体的优势,又能彰显教师的个性和特点,从而形成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殷长征,男,1972年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连云港市首批“333工程”骨干班主任,区首席教师、高三教学能手、教研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是课堂教学与解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