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
告示语(Public Signs)与公示语、标记语、警示语等类似,均属于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是一类用以表达与生活、生产、生命、生业等相关的告示、提示、警示、标示,其用寥寥数语或用简明易解之图示,抑或图文兼用,表示引起人们的某种注意或对受众的某个要求。
告示语作为一类着眼于公众行动的语言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教育、旅游、购物等公共场所,具有知识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等功能,其文化意义包括语言知识、民族信仰、社会风俗、交往习惯、社会心理、艺术心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等。尤其是在旅游领域,告示语的文化意义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最简洁纽带之一的告示语,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从而违背了我国很多城市采用中英双语告示语来提升其亲和度、知名度、认可度的初衷,甚至不但不能为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活动提供便利,反而会引起诸多误解,损害我国国际形象。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忽视文化差异、语气不合时宜、意图易被歪曲、指令不够清楚、术语不能匹配、拼写不够规范。
1 忽视文化差异
忽视中外文化差异是告示语英译的最严重的问题所在。跨文化间的翻译若忽略文化背景、无视文化习俗而死译、胡译,不仅不能达到最佳的文化交流效果,反而可能引发文化冲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干货”(脱水食品)的英译。个别超市居然用了“Fuck Foods”!如此含有这样猥琐词汇的告示语倘若被外籍人士看到,他们对我国人民的文化素养有所怀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实,“干货”可以用Dehydrated Foods来表达,但其比较专业,很多人需借助词典才能理解,因此不妨直接用Drysaltery(干咸货)、Dry Foods(干货)等表达方式更为适宜。此外,有些建筑工地或仓库门前往往会有这样的告示牌:“警告:内有恶犬!”(Warning: Bad Dogs! / Warning: Fierce Dogs!)。先暂且不论此类告示牌是否符合语言规范,单就其对狗的态度就值得商榷。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中,很多消极的信息都与狗有关,诸如“狗腿子”、“狗咬吕洞宾”等等不胜枚举,此外狗肉也被视作一种具有温补作用的美食,甚至广西玉林还为此举办“狗肉节”以飨食客。但在宠物盛行的西方国家,狗是忠诚、可爱的象征,可以被视作朋友和家人,甚至继承主人遗产的例子也不鲜见。因此,我们只需提醒他们注意:“Caution! Beware of Dog”便可以避免引起西方爱狗人士的不快。还有,某高校内部联谊会请了来自美国的黑人留学生作为嘉宾,并计划打出“欢迎黑人朋友”的标语,用什么词汇好?“Negro”(黑鬼)显然有蔑视意;“Black People”(黑人)似乎也太直白;而现今美国媒体通用的是“African American”(非洲裔美国人)。通过上述几个常见的例子,我们就会知晓,脱离了文化背景的英译会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难以忽视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2 语气不合时宜
语气不合时宜会使告示的警示、提示作用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甚至容易引起受众的负面情绪,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语气过强、语用失误。
(1)语气过强的例子其实很多,生活中最常见的带有“No”或“Dont”的告示语都属于较强语气的范畴,往往还带有命令语气。例如,“禁止入内”(No Entry)、“游人止步”(No Visitors/ Guests Go No Further)、“禁止吸烟”(No Smoking)、“勿踏草地”(Dont Trample on Grass)等等。这些告示语虽然简明直白,但语气过于生硬,违背了语言学中的礼貌原则,人文气息自然也无从谈起,让人看了就不舒服。排除一些需要较强语气的特定场合,很多告示语还是能够遵循礼貌原则来表达我们的人文素养的。比如,“游人止步”就可译为“Staffs Only”,而“禁止吸烟”可译为“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勿踏草地”,其同目的的表述方式有很多,有些也充满的人文气息,如“爱护草地,请勿入内”、“小草青青,足下留情”等等,相对应的具有感染力的英译可以是:“The Grass So Fair, Needs Your Care” 或是:“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o Grow”,前者句尾押韵,朗朗上口,后者活用拟人,趣味盎然。
(2)语用失误涵盖范围很广,往往指不符合目的语说话习惯、文化习惯的语言错误。尤其是歧视类文字就绝不能出现在告示语中,如Chink(中国人)、Jap(日本人)、Gook(韩国人)、Kraut(德国人)、Limey(英国人)、Dago(意大利人)、Towel Head/ Sand Nigger(中东人)、Cracker/ Whitey/ Honkey(白种人)、Nigger/ Nigga/ Niggra(黑人)、Kike(犹太人)、Senile(老态龙钟的)等等。
3 意图易被歪曲
歪曲了意图的告示语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不鲜见,其直接导致了语境和告示语的真实目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困扰甚至误解。如“接待室”本可译为“Reception Room”,但不能译为“Rest Room”(厕所),虽说两者都貌似有点儿“休息室”的意思。再如“小心地滑”(Caution: Wet Floor!)就不能“直译”成“Carefully Fall Down”这样的“笑话”。“小心碰头”对应的英语告示语是“Watch Your Head/ Mind Your Head”而不是“Take Care of Your Head”。最典型的要数“游客止步”,与其用“Visitors Stop Here”这等叫外籍人士停在告示牌前不知所措的翻译方式,还不如用“No Visitors”来的更清晰明了,只不过语气有些强硬罢了。
4 指令不够清楚
告示语的指令性直接影响其标示、指示功能。如果翻译不够规范甚至含糊,就会导致整个告示语的信息不足、令人迷茫,其最重要的体现是在交通方面。众所周知,游客若想在某陌生城市顺利出行、生活,各种交通指示牌在其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街道名称翻译为例,“建国门外大街”曾经就有几种译法,纯汉语拼音式:“JIANGUOMEN WAI DAJIE”;拼音加英语式:“JIANGUOMEN Outer St./ JIANGUOMENWAI AVENUE”;简称:“JIAN WAI DAJIE”。同一条街道,如此多的译法,看起来倒像是哪个部门制作的告示牌就按哪个部门的翻译习惯,完全没有统一的交通告示牌的行文规范。此外,还有去日坛游玩的必经的“日坛路”,居然也有“RITAN LU”、“RITAN Rd.”、“Temple of Sun Rd.”等诸多译法。诸多行文不规范、指令不清,甚至混乱的交通指示牌给外籍人士的出行旅游所带来的麻烦肯定是巨大的。
5 术语不能匹配
有些告示语专业性较强,绝不能按照字面草草翻译,尤其是在医疗、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比如,医疗领域的“B超”(B-mode Ultrasound Tomography),若有谁将之用翻译软件译成“B Super”可就贻笑大方了。还有,“派出所/警务工作站”直接译为“Police Station”即可,而不能直译成“Police Affairs Station”。类似的错误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时候我们多用用专业词典就能够避免。
6 拼写不够规范
告示牌拼写不规范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其制作环节。其中缺少某些字母,或混淆某些字母情况比较常见,例如U与n,L与V,r与v等等。这就要求告示牌的制作企业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告示语英译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是其两大特征。在翻译告示语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英语语言习惯使译文规范,不生搬硬套,又要在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充分反映我们文化特征、风土人情、思维习惯等,最终达到英语告示语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卞正东.论标示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1).
[2]吕和发,单丽萍,主编.英汉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袁式亮.试论旅游景点告示语的汉英互译中文化意义的转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4]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4).
[5]王瑞珍.旅游文化差异及景点公示语的英译——以贵州旅游公示语英译为例[J].琼州学院学报,2007(1).
[6]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2).
[7]刘英杰.英语告示语的语言特色与翻译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3(5).
[责任编辑:薛俊歌]